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9篇
海洋学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地球形状理论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研究参考椭圆体的大小,它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而已,正确地说应该是研究地球的外部重力场以及地球真正的表面形状,这是大地测量中不可分割的组成之一。研究地球形状,不只是理论问题,同时和实际测量工作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叙述了顾及地球扁率平方级量解算斯托克司问题的几种方法。其次讨论了研究调整后地球形状的莫洛金斯基(1956)、莫尼(1960)和方俊(1963)公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模型上对上述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利用Engelis按SEASAT卫星测高资料得到的海面地形模型和Levitus按位水准得到的海面地形模型计算了我国沿海几个验潮站与青岛验潮站之间的海面地形,并与几何水准联测得到的这几个验潮站的平均海面的高差进行了比较。用这三种方法求得的我国大陆沿海海水面倾斜的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此外,在全球统一系统内计算大地水准面差距时,若在计算点附近(Ψ_0=10°)应用我国区域性重力异常,由于大地水准面差距零阶项N_0和海面地形的影响,可使N的误差达到0.4米,这对确定米级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差距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WZD94中国重力大地水准面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我国实测重力值计算完成了全国5'×5'格网平均空间重力异常,并结合重力场模型WDM94,利用国内外最新发展起来的快速谱算法确定了我国高分辨率5'×5'重力大地水准面WZD94。  相似文献   
15.
WDM94 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椭球谐分析和球谐分析理论,结合全球和我国30'×30'平均空间重力异常以及由卫星跟踪资料推求的GEMT2模型,确定了360阶WDM94模型。  相似文献   
16.
按克林索求和计算大地水准面差距垂线偏差及重力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克林索求和的方法,应用三个重力模型计算了东经80°~120°和北纬20°~40°之间的大地水准面差距、垂线偏差和重力异常。各模型截取到22阶次为止,并且将各模型计算的5°×5°大地水准面差距和垂线偏差平均值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模型计算的平均重力异常与实测的平均重力异常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章动和极移理论是研究地球自转方向变化规律的理论。一直是天文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新的观测手段的出现和观测精度的提高,与研究此课题有关的地球构造模型也日益复杂,不仅要考虑地球是弹性体,而且还要顾及它的液态地核等。所牵涉到的地球构造模型当然也属了于地球物理的研究范畴。随着大地测量的精度提高,这些问题在大地测量中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川西地区地势复杂,进行常规测绘工作很艰难。若采用GPS作为1:5万航测图的控制,既可以减轻大地测量工作的困难,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在高程方面,必须将GPS测定的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如此需有高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本文用平面近似的Stokes公式,并顾及Molodensky一阶项,用FFT计算了Δφ=14°Δλ=12°川西地区5′×5′的似大地水准面,结果与该区的天文重力水准及GPS水准比较,精度约为±1米,并认为顾及剩余重力异常较单纯用位系数模型的结果精度高20%。此外,还认为用0.5′×0.5′的DTM,再顾及Molodensky一阶项,精度还可提高20%。  相似文献   
19.
20.
苏联杰出的大地测量学者费奥多西·尼古拉维奇·克拉索夫斯基教授的名字是与俄国和苏联测量科学整个光辉发展的时期以及苏联测量事业辉煌成就的时期密切联系着的。杰出的成就和科学著作,表明了Φ.Н.克拉索夫斯基教授半世纪来在科学、教学、生产等多方面的活动,他的著作使得苏联测量科学在世界上占着首要的地位。Φ.Н.克拉索夫斯基教授的生平事迹,是为了伟大祖国的福利而忠诚服务的卓越的苏联学者优秀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