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艾比湖湖相沉积物粒度的分维特征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艾比湖为一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封闭型湖泊,其沉积和粒度是反映湖面消长和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很好记录。对该湖Ash孔湖相沉积粒度分维值的研究表明:沉积物的粒度具有分形性,与传统的粒度参数相比较,分形的定量指标——分维值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能很好地揭示本地区环境变化的规律性。分维研究在粒度分析中的应用为以后的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52.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的8.1级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的一条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上,从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断裂。断裂沿北西西向的河谷北岸发育,是阿尔喀山的南缘断裂,断裂构造地貌非常清楚,是一条可以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裂。从运动学背景看,本次地震的主动盘为断裂的南缘,且地震破裂自西向东发展,震源深度较浅,所以位于断裂北盘和西侧的新疆且末、若羌等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地震的震感反映并不明显;而震中东侧的格尔木和南侧地区的震感反映较强。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运动学背景和现有的地震参数分析,这次东昆仑8.1级地震发生在巨大的东昆仑断裂西段,由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块体向东逃逸和旋转运动,造成断裂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3.
雅丹地貌因其多样形态类型长期以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对其形态特征描述也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雅丹地貌形态最早命名地,罗布泊地区雅丹因其形态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闻名,然而对该地区雅丹形态特征和发育演化过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本文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和UAV(小型无人机)所摄地景影像,采用地形数字化方法提取地貌原始数据,选定形态参数后识别测量得到雅丹形态参数数据,基于以上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尝试描述罗布泊地区雅丹形态特征并对该地区雅丹演化过程进行讨论。主要结论有:① 罗布泊地区雅丹长度集中分布在20 m以下,少有长度> 160 m,宽度集中分布在8 m以下,高度多2 m以下,表明区内雅丹个体规模总体较小,低矮雅丹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雅丹长宽比值呈现连续增加的变化过程,伴随高度的增加长宽比值迅速增大,由2∶1逐步增大到4∶1,并持续升至10∶1以上,走向分布集中于22.5°~67.5°,与主风向相类似,雅丹个体平面形态呈现连续变化过程;雅丹的相邻雅丹数值集中分布在3~4个,平均顶间距分布在< 20 m和40~80 m区间,显示罗布泊地区雅丹空间特征的多样性。在个体雅丹形态以外,初成雅丹和雅丹共基座现象是罗布泊地区主要存在的2种复杂化雅丹形态表现。② 罗布泊地区雅丹理想演化模式经历初成期、青年期、成熟期和衰亡期4个阶段,由于存在地层岩性、风力剥蚀、流水作用等控制因素影响,造就了类型复杂、变化多样的罗布泊地区雅丹形态现状。③ 罗布泊地区雅丹发育具有多期性,第四纪以来主要存在晚更新世、早全新世、晚全新世和小冰期等4个发育期,结合形态特征和环境演化情况推测龙城和白龙堆雅丹形成于晚更新世,楼兰北部高大雅丹形成于早全新世,楼兰中北部雅丹多数形成于晚全新世,而楼兰地区的低矮雅丹形成于小冰期;依据地层年代和雅丹高度数据,计算得到0.5 ka B.P.后楼兰遗址附近平均风蚀速率为6.2 mm a-1。精确描述罗布泊地区雅丹形态特征并探讨其演化过程,对于了解雅丹形态控制因素影响程度,深入分析区域风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浅论3维GIS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正朝着网络化、分布式、真3维和时空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主要阐述了目前研究和开发3维 GIS 的思路以及3维 GIS 的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55.
喀左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喀左日光温室大棚内气温连续监测的气象资料,对棚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空总云量、日照时数、3级以上的风力和降雪是影响棚内气温日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时数是影响棚内气温月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依据分析结果,在实际中可用于日光温室大棚气温预报,为棚户生产提供实用的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56.
天山山区近40年秋季气候变化特征与南、北疆比较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秋季温度降水资料,分析天山山区近40年来秋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所得结果如下: (1) 天山山区秋季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但其秋季降水在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南、北疆不同。 (2) 秋季温度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北疆为最好,南疆最差,天山山区居中。秋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南疆最好,天山山区最差,北疆居中。 (3) 20世纪60~90年代,天山山区表现为波动升温,而南疆和北疆表现为持续增温,均以90年代温度最高,80年代是三大区域秋季降水最多的年代。60,70及90年代,三大区域的秋季降水均低于30年均值。  相似文献   
57.
在GPS定位中,需要对GPD基线进行结算,如果用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时对基线长度有着较高要求,而Bernese精密软件则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基线解算.所以在文章中针对两个软件TGO和Bernese对基线处理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8.
气象应用于电力运行中的目的是减少损失和浪费,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德州电业局与气象局订立服务合同以后,气象服务为电力科学调度与合理生产提供了有效依据。德州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大幅提高,年负荷预测准确率由96.76%提高到98.06%,提高了1.3个百分点(此结论由德州电力公司提供)。同时,某些气象因子达到一定量级后对电力运行的破坏也是显著的。本文重点就德州电业局电力调度中心提供的11年电力障碍资料,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出雷电、大风≥17.0m/s及日降水量≥10.0mm风雨天气(此三种气象因子年出现日数之和用x表示并称之为气象综合因子)对电力运行造成的损害,从而得出电力障碍(y)与气象综合因子(x)之间的初步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9.
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单管通信铁塔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特性,针对不同高度和不同圆形外平台数量进行大量参数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参数下单管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并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出估算单管通信铁塔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实用计算公式,对实际工程的抗震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