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国外部分国家处置库成本估算结果和成本筹措方式,据此对我国处置库的建造成本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对成本筹措和当前的投入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2.
对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自阿尔金断裂带向NW方向依次出露三危山-双塔断裂、大泉断裂和红柳河断裂.这些断裂近于平行,且同为左行走滑断裂,具有相似的展布特征,空间走向均为NE40~500°,断裂系末端均发育"树枝状"分支断层,在断层夹块之间形成"多米诺"构造,构成了北山地区主要的构造样式.断层谷地沉积物分析和断层泥ESR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三危山-双塔断裂形成于上新世(N2κ),大泉断裂形成于早更新世(1.2~1.5Ma),而北山地区分支断层和次级断层的活动在400 ka之后.对北山地区断裂构造几何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系晚新生代以来向NW方向的侧向扩展,是阿尔金走滑边界重要的生长方式.北山地区特殊的走滑构造组合样式,使该地区的构造变形难于在某条断层上聚集能量,而分散在若干条次级断层上的位移量又微乎其微,该地区成为"最稳定的活动区".  相似文献   
73.
论我国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驹 《中国地质》1998,(7):33-35
我国目前已有两座核电站,即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共有三台机组,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在“九五”期间将建造四座核电厂(秦山二期、泰山三期、岭澳核电厂和连云港核电厂),共8个机组。按我国核电发展规划,到  相似文献   
74.
由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华南元古宙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在江西南昌召开。与会代表131人,来自61个单位,大会收到论文摘要110篇和论文全文53篇。内容涉及到华南及毗邻地区的前寒武系划分、构造演化、成矿作用等方面。会议期间代表发言踊跃,讨论热烈,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普遍感到收获很大。韧性剪切带、金矿、裂谷作用这三个问题是这次会议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5.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经过30多年研究,已初步确定新场为地下实验室推荐场址。开展新场岩体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准确地表达各种地质现象,直观再现地质单元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挖掘隐含的地质信息,方便地质分析和工程决策,这在地下实验室研究阶段非常重要。在对新场已有资料综合分析和解译的基础上,建立了岩体的三维地质模型,直观地再现了新场岩体地质环境特征;并基于地质建模结果,开展了钻孔设计等工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可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后续工作中地质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东北段的古地震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危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为阿尔金断裂带的一条重要分支,研究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可为全面地把握青藏高原北缘的地震活动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在对三危山断裂东北段(十工口子西-双塔)进行遥感资料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并分析探槽内揭露的断层、地层和楔状堆积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堆积物的光释光断代研究,最终利用逐次限定法分析了古地震事件发生的年代。研究发现该断裂段上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距今最远的一次事件E1发生在约5.3万年前,接近5.3万年;第二次事件E2发生于距今约4万年之前,5.3万年之后,更接近4万年;最近的一次事件E3发生于距今7.42—2.47ka。由于晚更新世以来探槽开挖地点地层沉积的不连续,或地层沉积之后发生的侵蚀作用,导致探槽内揭露出的古地震事件存在严重缺失。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晚更新世中晚期和全新世,三危山断裂东北段上确有破裂地表的古地震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7.
在新场研究区现有资料分析和解译的基础上,对岩体单元和断裂分别进行建模,然后将两个模型合并进行插值计算,建立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新场候选场址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模型开展了一系列三维剖切、任意开挖、钻孔设计等可视化分析应用研究,全面真实地揭示了候选场址周围深部地质环境特征,并筛选出半径约1km的区域用作地下实验室的候选场址,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项目的后续工作中地质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8.
中天山东段天湖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湖花岗岩体由六个侵入体组成,按岩石谱系划分为三个岩相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其为同一次岩浆熔融事件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三次岩浆侵入活动而形成的圆形深成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天湖岩体侵位于早三叠世(241~243Ma),为印支早期的产物。来自岩体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ε_(Hf)(t)值变化于-2.6~5.5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941~1435Ma之间,表明其岩浆源区均为来源于亏损地慢的新生地壳岩石。该岩体总体富硅(SiO_2为69.14%~76.62%),富碱(K_2O+Na_2O为7.39%~8.83%),而Ti,Ca,Fe和Mg含量较低,A/CNK为0.95~1.04,(K_2O+Na_2O)/Al_2O_3为0.69~0.82,属于钙碱性花岗岩。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和高场强元素(HFSE)Ba、Th,但贫Ta、Nb、Ce、Hf、Zr、Sm、Y及Yb。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异不显著,而轻稀土分异明显,铕呈现弱负异常(δEu=0.24~0.78)。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天湖岩体形成与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使得中-新元古代新生的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有关。岩浆侵入活动的动力来源于海西晚期至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和碰撞及随后的板内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79.
总结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在系统组成、经费投入、时间跨度、功能要求、评价目标、作用营力、影响范围、工程数量、工程布局、工程逆转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有别于一般深部岩石地下工程的特点.以美国、瑞典、日本、比利时、法国的处置库概念设计为例,介绍了各国处置库的结构型式,比较了其异同点,并对我国的处置库概念设计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0.
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研究对岩石工程结构体强度及变形特征研究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评述了现有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各种测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甘肃北山花岗岩地区,用"简易纵剖面仪"进行地表岩体及钻孔岩心裂隙结构面JRC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