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22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471.
初始场和长波辐射对气候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CCM2 (T42L18) 模式运行10次,每次初始状态稍微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了CCM2模式对初始场的响应,10次运行长波辐射(LWR)加热率的标准差在全球许多地方和谱的许多尺度上超过10%。相似的结果也可以从云和温度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从CCM2算法的10次运行和应用CCM2、MOR和NMC三种不同的LWR算法的3次运行的试验比较中发现,不同LWR算法模式运行之间的变率比没有LWR算法变化的初始场作用大得多。在CCM2模式中,比较应用CCM2、MOR和NMC三种不同的LWR算法的气候模拟,我们发现CCM2和MOR的算法比较接近,而和NMC的差别较大。但三种不同的LWR算法3次运行积分结果的平均值和不同算法间的绝对差值在全球许多地方和不同尺度上的差别都超过10%,远远大于初始场对气候模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2.
不确定性信息下的河流纳污能力计算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在考虑参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中有关盲数理论对不确定性信息下河流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实际水体为例,求得相应可信度水平下纳污能力的未确知期望值.研究表明,运用未确知数学计算不确定信息下河流纳污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为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3.
Visual Basic及Excel在水文频率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频率计算是工程水文计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皮尔逊Ⅲ型水文频率曲线在工程水文中应用最为广泛。经验频率计算和参数估计是确定设计值的核心,通过分析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频率计算、绘制成果图表的方法。并在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利用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和Excel模块,研制了相应的软件,用以解决频率计算中的数据输入输出、参数计算、交互适线、成果合成、图表输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74.
非饱和土壤溶质迁移转化模型参数优化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超  顾斌杰 《水科学进展》2002,13(2):184-190
在分析非饱和土壤中水分和溶质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与坐标网格相适应的分块连续作用的水动力函数,研究模型参数最优化估算技术.运用Gauss-Newton最小化计算的Levenberg-Marquardt修正法来实现反求模型的迭代问题.该方法被应用于估算一维土柱和二维土槽试验研究模型的参数,探讨了参数给定与估算数量对参数的置信区间和预测效果的影响.经验证表明,参数优化估算技术是可行的,以此参数进行模型预测,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75.
污染河道对沿岸地下水环境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超  李勇  包振琪 《水科学进展》2002,13(5):535-541
以江苏奎河为例,观测研究奎河污染物CODCr、NH4+-N、NO3--N、Cl-入渗进入地下水中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河道沿岸土壤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河床的土壤对污染物CODCr具有很高的去除率,对NH4+-N亦有较高的去除率.河道中的NO3--N在入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去除率,但由于NH4+-N、NO2--N等污染因子转化成NO3--N,因此该浓度不一定会明显降低.Cl-是保守性污染因子,入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去除率,但仍对沿岸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当污染河道中污染因子是保守性物质时,必须考虑对沿岸地下水源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6.
一、调查的目的和地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广阔的平原,有湿润的海洋和干旱的沙漠。大气环流在我国受到一定影响。由于这些复杂性,如何考虑地形对天气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数值天气预报的一个难题。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用一般的方法考虑地形有不少问题,预报效果不是失之过大就  相似文献   
477.
1990 年春季两次沙尘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讨论了1990年4月发生的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沙尘暴的轨迹和在榆林、延安、太原、呼和浩特和北京等地采集的沙尘气溶胶样品的一些物理化学特征,追溯了沙尘的源地。得出沙尘气溶胶的TSP浓度在沙尘暴期间比无沙尘暴时要高数倍至一个量级左右。沙尘气溶胶中以地壳元素为主,主要存在于大粒子(d<2.1μm)中。一些人为排放污染元素主要分布在小粒子(d<2.1μm)中,在沙尘暴期间富集程度大大下降。沙尘气溶胶中的元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源。  相似文献   
478.
An improved method of PCR in which the small segment of conchocelis is amplified directly without DNA extraction was used to amplify a RUBISCO intergenic spacer DNA fragment from nine species of red algal genus Porphyra(Bangiales,Rhodophyta),including Porphyra yezoensis(Jiangsu,China),P.haitanensis(Fujian,China),P.oligospermatangia(Qingdao,China),P.katadai(Qingdao,China),P.tenera(Qingdao,China),P.suborboculata(Fujian,China),P.pseudolinearis(Kogendo,Korea),P.linearis(Devon,England),and P.fallax(Seattle,USA)....  相似文献   
479.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西藏人口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乡镇尺度下厘清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对在生态脆弱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2010年西藏自治区的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提取人口密度和空间因子,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口分布的疏密特征和集聚特征,对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探索该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西藏乡镇人口密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衡性,其总体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高密度区与大江大河及主要交通干线具有较强的空间耦合性;② 大致以波绒乡(聂拉木县)—岗尼乡(安多县)为西藏的人口分界线,人口集聚的“核心—边缘”特征明显;③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中,人造地表指数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程度最大,随后依次为夜间灯光指数和路网密度;④ 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的人口密度预测比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精度高,可以用来对影响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排序在前六位的影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夜间灯光指数、人造地表指数、路网密度、工业总产值、GDP和多年平均气温,它们与人口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地形地貌要素中以海拔和坡度的贡献率最大且与人口密度均呈负相关关系;⑤ 西藏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河谷是西藏地区人口的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拉萨河谷、年楚河谷以及三江河谷;⑥ 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可以利用概念模型来表达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将主导因素概括为土地利用结构、道路通达度及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480.
隶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宁镇中段地区,以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铜多金属矿化为主要矿化类型。发生矿化蚀变的矿物中生成的特征离子或基团的诊断性波谱特征是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信息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利用比值计算、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光谱角填图(SAM)的方法进行了蚀变遥感信息增强和提取,最后结合地质信息进行综合解译,建立了遥感成矿预测单元,为研究区找矿靶区的确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