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尼特地区位于东昆仑阿尼玛卿成矿带,为确定该区石英闪长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笔者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间为(206.8±1.7)Ma(MSWK=0.50),属于晚三叠世。岩石SiO_2含量为57.17%~68.55%,Na_2O、K_2O含量分别为3.31%~5.39%和1.52%~3.37%,全碱ALK=5.19%~7.24%,铝饱和指数A/CNK=0.93~1.25,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具弱负Eu异常。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和不相容元素(U、Th),不同程度亏损Nb、Ta、Ti、P等元素的特征。以上特征表明,岩石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结合岩石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岩石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推测其属于东昆仑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碰撞后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52.
为了适应中文地址数据的复杂性,本文依据其中地址要素的层级关系,建立城市地址要素的树形模型,并提出基于地址树的文本自适应匹配方法,该方法根据地址数据中各部分地址信息匹配的节点评价选择最优匹配结果,通过单元最大长度匹配法获得地址树中与地址信息相匹配的节点,参照节点的层级关系构建相对独立的地址节,根据地址节中的地址信息计算权重因子,回溯评价返回最优匹配结果;本文采用深圳市518 948条建筑物地址数据构建城市地址树,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址匹配试验,达到85.6%的匹配准确率,可应用于地址标准化和地址匹配流程中。  相似文献   
53.
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将SIRT算法应用于水汽层析过程,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较好地重构水汽的空间分布,并且不受观测方程性质的影响,收敛较快,较之求逆的层析算法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位于黄土/沙漠过渡带定边地区苟池剖面的高分辨率的花粉分析,基于9个 14C年代数据重建了2400cal.aB.P.以来定边的植被与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2400~1740cal.aB.P.地带性植被为以栎为主的森林草原,气候较温暖湿润; 1740~1610cal.aB.P.森林退化,草原发育,气候变干; 1610~1240cal.aB.P.乔木成分增加,植被类型为疏林草原,气候较温和湿润; 1240~1010cal.aB.P.森林退缩,草原发育,气候变干; 1010~690cal.aB.P.草原进一步发育,气候干旱; 690~500cal.aB.P.阔叶树成分增加,气候略温湿; 500~190cal.aB.P.草原发育,气候干旱; 190~0cal.aB.P.乔木成分增加,气候变湿。本区花粉记录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可与区域的世纪初前后(秦汉)暖期、隋唐暖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等事件对比。  相似文献   
55.
人们采用天然石材或人造石材作为美化居室环境的材料,多年以来后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甚至诱发多种疾病,介绍了居室建材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其主要来源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机理以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6.
李英  王维  韩宇 《海洋工程》2023,41(4):103-113
未埋设的海底管道在高温高压运行条件下可能发生侧向屈曲,情况严重时影响海底管道的结构安全。侧向屈曲临界力作为判定海底管道发生侧向屈曲的重要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有初始缺陷、管土相互作用等。现有关于侧向屈曲临界力的公式并未考虑管土相互作用、缺陷不平直度和管道自身材料特性对侧向屈曲临界力的综合影响。建立含有通用几何初始缺陷海底管道的数值模型,使用Riks算法进行参数分析以研究极限侧向土壤阻力、管道缺陷不平直度和截面几何尺寸对海底管道侧向屈曲的具体影响。基于量纲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推导出海底管道侧向屈曲临界力关于上述3个影响参数的一般公式,并对该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文中推导的公式在参数涵盖的研究范围内有效。  相似文献   
57.
对西北强震动台网中心收集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117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进行处理和初步分析,计算出相应的仪器烈度值。将该值与岷县漳县地震烈度图(中国地震局,2013)中的烈度区值进行对比,偏差在1度以内的占台站总数的81.8%。将地震仪器烈度与强震台站周边5 km内调查点烈度对比分析,完全吻合的台站占50%,略低于芦山地震58.6%。灾害调查分析认为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建筑以土木结构和木结构为主,在相同烈度情况下,破坏比例大于其他地区。因此,虽然仪器烈度与震后宏观调查烈度不能达到完全吻合,但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震害情况,可快速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震后宏观烈度资料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平均或延伸,而强震数据只是个别点上的数据,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8.
本文联合利用甘肃及周边测震台网记录的古浪及周边地区4592次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资料和相对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古浪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波速度精细结构.结果显示,浅部P波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皇城—双塔断裂带在6 km以上深度表现为高速异常带,而在6~15 km逐渐转换为明显的低速特征,之后再次转换为高速体.震区下部在10~20 km深度有一个尺度约200 km2的低速异常体,地震发生时破裂首先在该低速体发生,与主震空间位置非常吻合.主震区的岩石结构主要由奥陶纪变质砂岩、石英岩和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等坚硬岩体组成.这种坚硬岩体对应的P波速度结构为高速体,有利于能量积累.武威盆地在20 km以上深度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在25 km深度之下,整体显示为高速体,表现出稳定块体的特征.表明武威盆地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已插入到冷龙岭隆起带之下.震区小震重新定位发现,皇城—双塔断裂带东、西两段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运动性质,西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地震主要发生在断裂的下盘.而东段地震却主要发生在上盘,断层活动以局部拉张为主.我们还首次发现在皇城—双塔断裂带的中段与主破裂呈垂直方向存在有在主震发生时新产生的一条共轭断层,基于小震的断层面参数反演显示该断裂是一高倾角运动性质以右旋为主兼具正断的断裂.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一种地震短期综合预测思路,即以虚报率较低的短期异常作为“引信”,在出现1个或数个“引信”异常后,再依据其它异常综合判定发震地点和震级,其优点是据此做出的综合预测意见的成功率较高。本文以2012年江苏高邮-宝应4.9级地震和2016年江苏射阳4.4级地震的震前实时跟踪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思路的应用,该综合预测思路对指导今后震情跟踪工作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变迁及陆表生境改变,极端天气频发且呈现出多尺度时空变异特征,对其进行预报和预警一直是气象水文领域关注的焦点。临近预报可较准确地预报未来短时间天气显著变化,是当前预报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主要手段。从基于天气雷达0~3 h外推临近预报、融合数值模式0~6 h临近预报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临近预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雷达外推算法的发展进程、雷达外推预报与数值模式预报融合技术进展,指出"取长补短"的0~6 h融合预报在提高降水预报精度、延长降水预见期等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探寻及提升融合技术是未来融合预报发展的核心。将临近预报以气象水文耦合的方式引入水文预报是从源头提高水文预报精度、保障水文预报效果的主要途径,总结了现阶段主流耦合方式、空间尺度匹配技术、水文模型不确定等陆气耦合中的关键问题,阐述了外推临近预报、融合临近预报作为水文预报输入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融合临近预报在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中存在优势,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