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为此,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明确指示,湖北城乡建设应彰显本地特色和荆楚文化。在此背景下,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南建  相似文献   
82.
青河县哈腊苏铜矿床Ⅰ号矿化带位于准噶尔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铜矿化主要呈不均匀团块、细脉或细脉浸染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及玄武岩、辉斑玄武岩围岩中。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划分为H_2O-NaCl型和H_2O-CO_2(±CH_4/N_2)-NaCl型。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431℃,峰值在390、290和190℃。成矿流体盐度(w(NaCl_(eqv)))变化于0.53%~66.76%,峰值在19.5%、12.5%、9.5%和1.5%。密度为0.55~1.11 g/cm~3。矿脉中石英和方解石的δ~(18)O_(SMOW)值为2.9‰~12.3‰,δ~(18)O_(H_2O)值为—5.81‰~4.83‰,δD_(SMOW)为-129‰~-80‰,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和混合大气降水。方解石的δ~(13)C_(PDB)变化于-2.4‰~-1.4‰,δ~(18)O_(SMOW)为8.3‰~9.2‰,表明流体中的碳来自岩浆。对辉钼矿石英脉中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78.3±5.6)Ma,与花岗闪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381~37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早期成矿作用发生在中泥盆世,与斑岩有关,晚期叠加成矿作用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与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3.
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剑明  张兆干  王祥  申屏 《中国岩溶》1996,15(3):246-252
根据大量的裂隙统计、水动态资料及时间序列分析,对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不同地段,其喀斯特的发育程度、地下空间类型和组合有明显的差异。据此把研究区划为五个不同的地下空间结构地块单元。在流域的上游地区,表现为管道结构和快速径流地带,储蓄和调节能力差,以与地表垂直的垂直管道—溶道双重介质为主。下游地区表现为网状裂隙_管道型的含水空间结构,储存效应和调节能力强,主要的储水空间为溶隙。   相似文献   
84.
随着三维地图在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伴随着技术迭代,传统的三维模型构建和地图生产模式也正在发生改变,充分发挥三维与制图相关领域技术方法和数据资源的优势并有机结合,能在现阶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成果质量和表达效果。研究基于ArcGIS Pro结合三维建模和平面设计软件开展三维街区地图生产的技术方法,并通过南通市轨道交通站点街区图的生产实践,分析总结该项工作中的三维模型生产、多源三维模型格式转换、三维可视化效果以及地图艺术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和问题解决思路,为三维街区地图的设计生产和基于GIS技术的三维模型集成展示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5.
宋捷  郭艳青  王祥  丁宏林  黄锐 《海洋学报》2010,32(10):7378-7382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高氢稀释条件下,研究不同激发频率对纳米晶硅薄膜生长特性的影响.剖面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激发频率下制备的纳米晶硅薄膜晶化区均呈锥状结构生长,但13.56 MHz激发频率下制备的纳米晶硅薄膜最初生长阶段存在非晶态孵化层,即纳米晶硅薄膜的形成经历了由非晶态孵化层到晶态结构层的转变.而高激发频率(40.68 MHz)下硅纳米晶则能直接在非晶态衬底上生长形成.Raman谱和红外吸收谱测量结果表明高激发频率(40.68 MHz)下制备的纳米晶硅薄膜不但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