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王琦 《地质与资源》1992,28(5):477-481
依据对辽东湾北部表层沉积物样品化验结果,分析了工作区浅海铅元素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浅海沉积物中铅含量13.9×10-6~344×10-6,平均含量28.4×10-6.存在形态主要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分布特点为西高东低,异常突出并且集中分布于锦州湾西南部.异常源主要为锌厂排污,及其他工业生产的污水、烟尘排放所致.该异常区的环境质量属三类及超三类沉积物,面积约1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36%.通过与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导出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ERL/ERM和TEL/PEL)的比较,锦州湾有3件样品铅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大,不利生物效应可能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202.
马宗晋  王琦 《地质学报》1992,66(4):315-326
按照地震线的判定原则,利用美国大陆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的震中分布图,并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画出了美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线和地震密集带,分析了美国大陆总体的和分区的地震构造格局特征,并与中国大陆的地震构造格局作了比较。结果说明,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地壳内部活动构造的信息,大陆的地震构造格局不仅受原有构造格架和现今边界动力环境的控制,而且还可能受更高层次的全球构造动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利用2017年1月1日—7月31日陕西省十地市空气质量资料和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年1—7月陕西省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与2016年同期相比较差,1—3月全省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PM25和PM10),5—7月为臭氧。1—3月各市平均风速均在30 m/s以下且小风频率较高;全省冷空气活动较上年同期减少3次且强度偏弱;全省平均混合层高度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22 m。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增多,冷空气活动次数减少且强度偏弱,混合层高度偏低,是颗粒物污染过程增多的主要因素。5—7月臭氧质量浓度与高温显著正相关,当日平均气温≥30 ℃或日最高气温≥35 ℃时,臭氧显著超标;臭氧质量浓度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升高,日照时数≥6 h时,各市臭氧平均质量浓度均较高,日照时数≥10 h时臭氧超标率最高;臭氧质量浓度随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相对湿度<600%时,臭氧平均质量浓度超过140 μg/m3,当相对湿度≥700%时,臭氧超标率明显降低。与上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是造成臭氧超标日增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4.
利用2015—2016年西安市逐日空气质量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评价了2016年气象条件较2015年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2016年西安空气质量较2015年偏差,优良日数减少,各污染级别日数较2015年均有增加;全年降水日数、有效降水日数和年降水量都有所减少,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作用减弱;秋冬季平均风速较2015年同期明显偏小,比2016年全年平均风速也显著偏小,大气扩散能力减弱;秋冬季冷空气强度虽有所增加,但活动次数偏少,造成静稳天气增多,污染物累积效应持续增强;春夏季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增加,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大气颗粒物减少,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第一次出现的日期相比2015年提前较多,污染日数也有所增加。臭氧已经成为除颗粒物之外的第二大污染源,春末至秋初期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5.
香日德地区广泛出露的火山岩作为区域上鄂拉山组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对于认识鄂拉山岩浆岩带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通过研究香日德地区出露的鄂拉山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岩地质背景,为鄂拉山构造岩浆岩带属性认知的研究提供依据。文章研究发现,香日德地区鄂拉山组火山岩为一套准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陆相火山岩,岩石组合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等。岩石里特曼指数σ在1.67~3.23之间,属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具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高且强烈富集的特征,稀土元素C1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呈右倾较缓的平滑曲线;以MORB为标准的微量元素分布形式与钙碱性火山弧系列"三隆起"的特征型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显示弧火山岩的特点。在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等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鄂拉山组火山岩形成于活动陆缘火山弧环境。  相似文献   
206.
“蓝色能源”,即海洋能源,它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委员会已经认识到海洋能源在提高欧洲能源供应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就业机会和支持偏远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并根据欧盟成员国的自然以及气候条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和规划,并于2016年11月公布了《海洋能源战略路线图》,提出重要方案.此外,欧洲国家还建立测试场,设立补偿激励机制,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技术和经费支持,促进欧洲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欧洲国家大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值得他国借鉴.本文旨在通过浅述欧洲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为我国海洋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7.
以陕西省关中地区大气环境中SO2和PM10作为评估对象进行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基于关中5市共46个地面气象台站的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和2010—2013年污染物排放资料,采用烟云足迹分析法计算了各市2010—2013年环境容量系数A值和SO2、PM10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关中地区5市中铜川和咸阳的A值相对最大,渭南、宝鸡、西安的A值较小,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2013年关中地区SO2环境承载力已无余额,PM10环境承载力仍有余额。SO2环境承载力西安市和渭南市4年均无余额,其他市均有余额且呈逐年上升趋势;PM10环境承载力除渭南市2013年无余额外,其他市4年均有余额且年际变化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208.
法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可自生能源作为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法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措施,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了提供技术和经费支持,设立补偿激励机制,建立测试场,制定相关规划,促进法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法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为我国开展海洋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9.
王琦  石莉  万芳芳 《极地研究》2013,25(2):176-184
北极地区是俄罗斯的重要关注领域,其战略重要性正在迅速提升。俄罗斯决心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成为北极核心国家。俄政府于2008年制定了《截至2020年及之后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政策》,旨在维持俄罗斯“北极领导国家”的地位。结合俄罗斯在极地的一系列举措,从经济、法律、军事和地缘政治这几个角度分析俄罗斯北极政策中的关键内容,同时关注当前俄罗斯在极地区域的政策与2001年由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期间的海洋政策》中的北极战略中所呈现出的态度之间的差别。最后,从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两方面评估俄罗斯北极政策目标的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210.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都较弱,抗溶蚀能力都不高;铁镁暗色矿物和中基性斜长石在碎屑岩的成岩条件酸性介质中,比酸性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更易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为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空间和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