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k阶数据场的城镇土地定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k阶数据场的城镇土地定级模型.在要素分层上,模型提供了更灵活的分层策略,解决了不同类要素之间空间分布关联关系的表达,并且提供了灵活的权重归一化处理机制;在作用域的分割上,以k阶Voronoi多边形"最近邻近"划分构建了k元影响环境作用域;在评估点作用分的演算方面,提出了与k元影响环境相适应的多要素分值演算策略,其中主要以三种情形的拟合来说明作用分的演算,模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更多形式的多要素演算规则.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海鳐”波浪滑翔机 2019 年在南海中东部海域协同组网海上试验的情况,包括试验对象、 试验海区、试验步骤和试验数据分析。本次试验最大航程 3 069.3 km,连续航行时间 94 d。3 级海况下航速大于 1 kn,定点位置保持半径精度小于 150 m。经历多次台风考验,验证了波浪滑翔机在恶劣海况下的生存能力。 开展了多台波浪滑翔机的编队走航和定点位置保持试验,并且与国内相关单位的波浪滑翔机进行了性能比测。 本次海上试验为波浪滑翔机产品设计定型和示范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能够完全借助自然能源长周期运行的小型水面无人航行器,具有超强的续航能力和一定的控位能力,能够执行长时间、大范围、持续的海洋环境观测,水面水下目标探测,跨域通信及信息传递等任务。在国家“863 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领域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研制的“海鳐”波浪滑翔器在平台技术及应用研究上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先进,为在我国军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同时,波浪滑翔器仍是一种有限能力的小型无人航行器,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介绍了“海鳐”波浪滑翔器的最新研制进展,总结了研制过程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并根据波浪滑翔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
Research into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In this paper,we reveal the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based on the intensity index of the urban expansion,the differentiation index of the urban expansion,the fractal dimension index,the land urbanization rate,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model,by tak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Jing-Jin-Ji)urban agglomeration as an example.We then build the center of gravity-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model by coupl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model with the GTWR model.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and by us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GTWR model,we analyze the driving forces of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summarize the dominant development modes and core driving forces of the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Between 1990 and 2015,the expansion intensity of the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 showed a down-up-down trend,and the peak period was in 2005-2010.Before 2005,high-speed development took place in Beijing,Tianjin,Baoding,and Langfang;after 2005,rapid development was seen in Xingtai and Handan.2)Although the barycenter of cities in the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shown a divergent trend,the lo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ities has been enhanced,and the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have shown a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spillover.3)The spatial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changed from a dual-core development mode to a multi-core development mode,which is made up of three functional cores:the transportation core in the northern part,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e in the central part,and the investment core in the southern part.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between each functional core has led to the multi-core development mode.4)The center of gravity-GTWR model combines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nonstationarity with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and analyzes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as a space-time dynamic system.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model is a feasible approach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相似文献   
95.
水物质辐射效应对卫星观测模拟误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军  周睿  严冬  傅蓉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1):57-62,F0003
受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同化应用,对于进一步改善数值预报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工作的开展要求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各种水物质的辐射效应。使用美国卫星资料同化联合中心新近开发的快速辐射传输模式CRTM,通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预报输出提供其水物质输入,试验分析了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水物质效应对卫星观测模拟计算的影响。在WRF模式预报水物质分布与天气系统配置合理并符合云物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水物质辐射效应的考虑极大地改善了卫星观测模拟的效果。结合卫星各通道探测特性,进一步分析了各种水物质粒子对NOAA16AMSUA/B各通道卫星亮温模拟的影响和物理机理,定量统计了各类水物质对各卫星观测通道亮温计算偏差和水物质对各通道偏差贡献的权重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水物质效应的考虑为数值天气预报中云雨区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6.
两种湿球温度估计方法比较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海军 《气象》2011,37(4):497-502
由于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自动化,停止了湿球温度要素观测.为解决无湿球温度资料给工程设计带来的问题,分别设计了逼近法和多元回归法估计湿球温度.逼近法利用湿球温度与气压、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并通过数值求解方法实现;多元回归法以气压、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压等要素为因子,建立估计湿球温度回归方程.基于全国134个基准气象站...  相似文献   
97.
近海海床表层多为软黏土或淤泥质土,为探究海床表层软土对海上风电宽浅式筒型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以中国广东某海域风电场为背景,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竖向、水平、弯矩荷载作用下软土层厚度和土体强度对基础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以及筒基土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软土层厚度小于H/2(H为筒裙高度)时,单向荷载作用下宽浅式筒型基础极限承载力随软土层厚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的趋势;当软土层厚度大于H/2后,承载力降低速率逐渐增大。表层软土的存在,使得塑性区范围缩小,软土层内土体塑性破坏更加明显。竖向荷载作用下,随软土层厚度的增大,筒顶承载先减小后增大,筒内侧摩阻力先增大后减小;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筒侧被动土压力的降低是引起软土覆盖地基中基础承载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背景下,城市扩展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当前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城市扩展模拟对城市空间多尺度邻域效应解析不足,且在转换规则中对城市长时间演变过程的时间依赖性影响表达不够完善,简化了城市扩展的时空依赖性,无法真实模拟推演未来规划实施情景以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兼顾空间多尺度邻域效应(3DCNN)和时间依赖性(ConvLSTM)的城市扩展深度学习CA模型(下文称“Deep-CA”)。首先通过组合普通卷积和空洞卷积的3DCNN来提取城市空间多尺度邻域效应,再利用ConvLSTM神经网络将历史信息同化,考虑长时间序列的时间依赖性,从而得到城市扩展的适宜性概率。北京市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其驱动因素数据用于验证所提CA模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1995—2010年数据用于模型训练,模拟2015年的城市范围。同时将模拟结果精度与ANN-CA、LR-CA和ME-CA 3种传统方法进行对比。与传统CA模型相比,Deep-CA的北京市2015年模拟FoM指数提高了4%左右,且对于城市全局和局部形态模拟效果较好,斑块破碎度低...  相似文献   
99.
河冰是陆地冰冻圈的重要组成要素,在生消演变过程中影响水流运动规律,受冰凌影响河流流态可分为明流、完全冰封和部分冰封。为探究冰盖下水流的紊动特性,采用声学多普勒三维测速仪测量3种流态的恒定均匀流场,对比分析纵向时均流速、雷诺应力和紊动强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完全冰封流纵向时均流速垂向上呈不对称“■”型分布,雷诺应力在垂向上线性分布,紊动强度在基于双层假定划分的冰盖层和床面层均符合指数分布律;部分冰封流纵向时均流速垂向分布兼具明流和完全冰封流的特性,存在横向动量交换,导致冰盖区、明流区和过渡区的雷诺应力和紊动强度在水深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试验结果可为冰凌灾害防治和供水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区植被长势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问题,本文基于MODIS遥感数据构建植被长势指数(GI)模型,结合研究区气温降水数据,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该区植被长势对不同气候因子响应的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近17a生长季植被GI整体呈上升趋势,森林生态区和草原生态区植被长势平稳,荒漠草原生态区植被长势较好;生长季植被GI均值在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植被长势整体由好到差表现为荒漠草原生态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植被长势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森林生态区植被长势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草原生态区和荒漠草原生态区植被长势主要受降水影响;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受非气候因子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