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21.
深海钻探揭示的古新统—始新统界线上许多全球性变化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这些变化包括:岩性上从海绿石石英砂岩变化到粘土岩、粘土矿物组合从伊利石/蒙脱石为主变化为高岭石为主、大陆植物群的绝灭和迁移、钙质超微化石物种更新速度加快、底栖有孔虫绝灭和分异度降低、碳氧同位素强烈负异常、大陆哺乳动物演化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强度减弱、海洋环流模式改变、海平面上升、海底热液活动呈1~2个数量级加强。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的地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研究,确认古新统—始新统地层界线是全球构造事件的结果,表现为全球板块边界重组、扩张中心和转换断层模式改变、海底热液活动呈1~2个数量级加强。  相似文献   
22.
质量平衡法——定量恢复新生代青藏高原造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东亚地形,水文分布,季风起源,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化学组分改变等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缺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质量平衡法的提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阐述了质量平衡法的原理,并以Metivier等对西藏高原地区,东亚,印度支那和印度板块地区的研究为例,介绍了质量平衡法的应用,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23.
西藏羌塘基底变质岩系的解体和时代厘定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分布于羌塘地块上茶布-查桑一带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变质砾岩物源分析、变质变形特征和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的综合研究表明, 除其中的硅质岩段属于三叠系外, 它的主体属于中元古界变质基底. 基底地层分别为果干加年日群和戈木日群, 它们具有不同的变质变形历史. 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指示出研究区附近可能存在太古代陆核的新线索, 在戈木日群中发现有1016~929和548~509 Ma的热事件年龄.  相似文献   
24.
岷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岷江上游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基础信息库;利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应用模糊集合综合评价法及对各土地适宜性监介指标确定和适宜性等级的划分进行了岷江上游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并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及今后改造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5.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 ,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 ,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 ,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为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 ,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 ,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床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 ,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 ,云南羊拉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矿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所形成的矿床矿物组合及成矿元素组合复杂 ,特别是矿石中钴、银元素含量较高 ,许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6.
锶同位素在沉积学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锶同位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曲线不断得以补充和修正,已建立起具有全球一致性,可对比的海水锶同位素变化曲线背景值,为锶同位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在,锶同位素不仅在示踪岩浆及成矿热液的来源和演化,计算晚期成岩改造作用的规模和程度及流体/岩石比等方面已趋于成熟,并且越来越广泛运用于海平面变化,板块活动,海底扩张,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一些热点研究上,如全球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也逐步显现出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基底和层序充填特性;研制了M判别图解,研究了沉积盆地的性质,认为盆地基底具有三分性,盆地层序充填具有阶段性和分区性,沉积盆地主体具有克拉通盆地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28.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将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大洋缺氧事件—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和机制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重点追溯东特提斯洋和我国大陆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探讨这些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的正/负反馈机制。项目将充分利用中国大陆发育完好的白垩纪海相、陆相地层及古生物记录,通过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全岩芯取样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途径,着眼于厘定反映地质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层位及标志和时间格架,解决高分辨率海、陆相沉积事件的精确对比,分析地层记录中气候标志和古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集中研究陆地和海洋环境对同一事件的响应机制,重溯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过程及成因,探究陆相烃源岩大规模形成、陆地生物群更替与温室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和机制等科学问题,为预测全球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全球气候变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系统科学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自然协调的系统,涉及地圈、气圈、水圈和生物圈(Johnson,2000)。其基本方法强调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和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在地球长期的演化中,气候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本文旨在通过对大气中CO2和构造事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讨论,初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趋势。1 CO2对气候的影响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对地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这种已经出现的全球变化将可能对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带…  相似文献   
30.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