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虾池长竹蛏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郑升阳 《台湾海峡》2001,20(Z1):57-59
本文作者于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期间,对幸福洋垦区虾池生长的长竹蛏进行了周年肥满度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竹蛏5~9月份较肥,肥满度在60%~80%之间,11月至翌年4月份较瘦,肥满度在55%~47%之间;根据肥满度的测定,长竹蛏的繁殖期为6~8月份.  相似文献   
62.
63.
陈凤娇  李迎新  高金兰  王云  朱华亮 《气象》2019,45(12):1680-1690
基于500个国家站雨量计的观测,从时空分布、不同地形条件、不同等级的降水强度及日变化角度,对比评估了2014—2016年夏季多星集成降水产品TMPA和IMERG在中国中东部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雨量计相比.TMPA和IMERG降水产品能较好地反映夏季中国中东部逐日降水量的变化规律,IMERG的平均误差更小。IMERG降水产品的日平均降水量与雨量计的相关性更高,相关系数超过0.9,而TMPA仅为0.8。在中国中东部的平原和山区,IMERG降水产品对弱降水(4 mm·d~(-1))强度和弱降水频次的表征能力,较TMPA降水产品有明显的改善;但IMERG降水产品对山区的强降水频次的探测较TMPA降水产品改进有限。从日变化来看,TMPA降水产品明显低估早晨的降水强度和降水频次,且高估了午后的降水强度和降水频次。IMERG降水产品作为高时空分辨率的准全球降水资料,在中国中东部有较高的精度,未来可应用于气象和水文模式中。  相似文献   
64.
冯杨伟  任艳  屈红军  王云  姜亭 《地质学报》2021,95(6):1935-1948
吉木乃—斋桑盆地是古亚洲洋构造域西段勘探程度较低的重要二叠系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研究尚浅.基于区域地质、地质露头、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生、储、盖、圈、运、保油气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生烃过程、排烃动力和成藏动力与方式,制作含油气系统事件表,探讨油气成藏过程与油气成藏模式.吉木乃—斋桑盆地发育两套主力二叠系烃源岩:①下二叠统卡拉岗组/阿坎赛组浅湖相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山前地区,发育于淡水湖泊轻微缺氧环境,TOC含量为0.936%;S1+S2为0.086 mg/g,Ⅱ2-Ⅲ型干酪根,Ro为1.54%,成熟—过成熟阶段;②上二叠统麦恰特组深湖-半深湖黑色油页岩、泥岩,主要分布在斋桑坳陷中部地区,发育于咸水、强还原的环境,Ⅰ型干酪根,Ro为0.68%,孢粉色变指数为2.83,处于刚进入生油窗的低成熟阶段.储集层主要为二叠系砂岩和砾岩,二叠系麦恰特组与阿考尔康组泥页岩为重要的盖层.圈闭以岩性、背斜、断鼻、断块、地垒等形式为主,发育正断层、岩浆底辟构造油气短距离垂向运移和不整合面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两类油气运移通道.主力烃源岩经历多次生排烃过程,早侏罗世达到生油高峰,古近纪达到生气高峰.油在异常过剩压力驱动下近距离进入二叠系岩性圈闭中成藏;部分通过断裂、岩浆底辟等通道垂向短距离运移,进入断背斜、底辟构造等圈闭中富集成藏;气经长距离侧向运移在古近系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面附近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65.
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观测数据的综合质量控制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京一地基微波辐射计,研究其Level-1级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提出极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辐射传输计算检查和多通道亮温交叉检查。并用实际亮温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分析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了提出的综合质量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为本资料的后续应用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6.
青海省2007年牧草长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EOS/MODIS卫星数据、地面实测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资料表明:2007年度,青海省丰年、平年和欠年年景草地分别占全省草地面积的35%、32%和33%。丰产区主要分布在海北州,海南州的同德县、兴海县,果洛州的达日县、久治县、班玛县,玉树州的称多县、杂多县、玉树县和囊谦县;减产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乡和玉树州的治多县;持平区分布在黄南州的河南县和泽库县,果洛州的甘德县,玉树州的曲麻莱县。分析气候要素对牧草长势影响,在春季牧草返青期间,大部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阶段性的旱情;6月出现阶段性的低温天气,8月下旬又出现连阴雨天气,日照偏少、气温偏低对牧草生物量的积累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67.
王云  李强 《陕西气象》2009,(3):46-4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灾害天气频发,气象短信凭借覆盖范围广、受众率高、发布及时便捷的特点,成为气象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之一,为防灾减灾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陕西短信气象服务不断拓展,气象短信用户数量大幅增加,在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68.
溶蚀作用下古岩溶盆地系统中介质场演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古岩溶盆地在溶蚀作用下碳酸盐岩油气储层介质场的演化规律,基于地下水渗流理论和碳酸盐溶蚀动力理论,用数值模型模拟了均质盆地和非均质盆地2种岩溶盆地含水系统发育过程。岩溶盆地含水系统演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裂隙差异溶蚀,不管均质盆地还是非均质盆地,都越来越非均质化,强溶蚀带集中在潜水位及优势裂隙附近,在侵蚀基准面和构造裂隙及层理等大裂隙处会形成高孔隙率、渗透率的良好储层。受介质场非均质化反作用,岩溶高地区潜水位随系统演化不断下降,潜水面处的强烈溶蚀随水位不断下切而使高地区改造成竖直裂隙发育的厚储层;坡地区水平径流活跃,易于形成水平裂隙发育的储层;平原区水位相对稳定,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大裂隙和侵蚀基准面处,但在大裂隙网内经溶蚀可形成局部高孔隙率储层。对比两子模型发现,在岩溶盆地含水系统中,主导渗流场都要经历由局部流场向二级流场、二级流场向全局流场的转变,前者发生在坡地区内部,后者发生在坡地区与平原区之间;流畅的渗流场转换更有利于介质场发育,受大裂隙网导水作用,非均质盆地比均质盆地更快捷、更顺利地实现主导流场升级,溶蚀作用更强烈,3 ka后非均质盆地比均质盆地的孔隙率增幅大34%。  相似文献   
69.
70.
辽河断陷以碳酸盐岩和砂页岩为主的古潜山地层一直全部划归中、新元古界。由于在该套地层的部分岩石薄片中发现交代残余的动物化石碎片,因此提出辽河断陷有古生界存在的新观点。通过牙形石、微古植物、动物化石和岩性组合的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建立了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层序。研究成果表明,辽河断陷存在古生界储层,古生代潜山并非单斜.而是由被断裂改造的褶皱组成的断块。这一成果为重新认识潜山的内幕构造特征和油气储层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