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汪洋  陈文化 《岩土力学》2022,(S1):267-274
高温环境下,南方地区隧道洞口段岩体温度波动剧烈,长期累积作用引起隧道热病害。针对岩体裂隙尖部热传导性质非线性,应用格林函数法和镜像法建立裂隙岩体三角形热源函数表达式,计算裂隙尖部温度场,并分析裂隙形状参数和裂隙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表明,太阳辐射时段内裂隙岩体内部较不含裂隙岩体内部温度高;相同长度的三角形裂隙,顶角越大岩体温度变化幅度越大;对于平行裂隙与共面裂隙,间距越小裂隙尖部温度场叠加效应越强,间距越大温度值越趋于单裂隙温度值。裂隙岩体比不含裂隙岩体温度传递快,温度等值线围绕裂隙呈现,裂隙周围温度明显升高。研究结果为高温环境下隧道洞口裂隙岩体热应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主要论述了BDS/GPS组合的理论,基于VC++6.0开发了BDS/GPS组合基线解算软件,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利用多组实例数据比较了单系统与双系统在伪距单点,伪距双差和载波双差方面的精度差异,全面分析了解算结果,从而验证了该软件的正确性,并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地理国情成果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质检工作中的检查重点,总结了质检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检查方法 ;并结合湖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测区的工作实践,对今后全省全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质检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4.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理统计和机器学习模型如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在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模型的建模过程往往较复杂,如在对机器学习进行训练和测试时难以选取合理的非滑坡栅格单元,而且有较多的模型参数需要确定.为提高滑坡敏感性评价建模的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敏感性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能有效计算各比较样本与参考样本之间的定量的关联度,具有建模过程简洁和评价精度高的优点,该模型目前在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足够关注且有待进一步拓展.拟将灰色关联度模型用于浙江省飞云江流域南田—雅梅图幅(南田地区)的滑坡敏感性评价,并将得到的评价结果与SVM模型的敏感性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灰色关联度模型在高和极高敏感区的滑坡预测精度优于SVM模型,而在中等敏感区的滑坡预测精度略低于SVM模型;整体而言,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整个南田地区滑坡敏感性分布的预测精度略高于SVM模型.对两个模型建模过程的对比结果显示,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模较简单,具有比SVM模型更高的建模效率,为滑坡敏感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沙丘形态监测对开展土地沙化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应用无人机,分别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7月和9月对青海湖克土沙区4个沙丘进行影像采集,借助PhotoSca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生成高分辨率的沙丘正射影像和DEM数据,使用ArcGIS软件获取沙丘形态参数并分析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影像监测沙丘形态,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正射影像精度较高,DEM数据通过校正后可正确反映沙丘形态,为逐天高精度监测变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6.
Elevated CO_2 level in the atmosphere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tree growth rates and intrinsic water-use efficiency(i WUE).Although current results inferring from tree rings found the tree growth decline in water-limited area,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spruce trees in humid southwestern China benefit from the increasing CO_2.In this study,tree-ring width data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ee radial growth rate of Chuanxi spruce(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Moreover,combining with the tree-ring carbon isotope date,we analyzed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Chuanxi spruce to rising CO_2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C_a)associated with climatic change in southwestern China.From 1851 to 2009,i WUE of Chuanxi spruce rose by approximately 30.4%,and the ratio of atmospheric CO_2 to leaf intercellular CO_2 concentration(C_i/C_a)showed no significant trend in the study area.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Chuanxi spruce used an active response strategy when C_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i WUE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n parallel with tree radial growth,indicating that the increasing i WU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radial growth.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pruce fores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have not shown declining trends under increasing C_a and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in contrast to trees growing in water-limited areas.Therefore,spruce forests benefit from the increasing CO_2 in the atmosphere in the humid areas of south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37.
滑坡作为水库库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风险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水库滑坡涌浪的产生使滑坡灾害的影响范围由滑坡源本身扩散到上下游数千米,极大地扩大了滑坡风险的承灾体类型与数量以及灾害损失程度。因涉及交叉学科领域,滑坡涌浪风险评估是滑坡风险灾害链评价的难点与前沿课题。本文综合了前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危险性、易损性以及风险3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的滑坡涌浪风险研究现状和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重点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分析,针对滑坡涌浪风险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考虑实际河道地形复杂性的试验研究、聚焦于滑坡-水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多种数值模拟方法耦合研究,以及基于多种承灾体类型的易损性评价体系等。然后对近年来三峡库区发生过的多起滑坡涌浪风险管控实例的过程与后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基于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滑坡涌浪灾害链风险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即涌浪风险应与滑坡风险评价体系相互融合,并沿着定量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8.
水库滑坡约束条件影响其运动过程的几何形态, 是滑坡涌浪预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探究约束条件对滑坡涌浪特征(波高、波幅与周期)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开展了54组滑坡涌浪室内模型试验, 并基于统计学理论对约束散体和半约束散体的涌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涌浪波周期基本不受滑体约束条件的影响; 而半约束散体模型的波高和波幅小于约束散体的波高和波幅, 半约束散体的初始涌浪波高约为约束散体的0.95倍, 半约束散体模型的最大波峰波幅约为约束散体模型的0.9倍。因此, 在开展滑坡涌浪快速预测时, 虽然滑体入水形态与破坏前形态差异巨大, 但基于滑坡初始几何形态参数对其初始涌浪波高和最大涌浪波幅的预测结果是偏安全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准确地预测水库滑坡涌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螺旋藻多糖对CD3AK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PS)对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McAb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 Cell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S浓度为2.5μg·ml^-1培养体系条件下,对CD3AK细胞具有明显的刺激细胞增殖作用(P〈0.02);对培养长达23d的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K562细胞)的活性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6.5% ̄50%)。提示PS对辐射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煤层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煤环境的关系,根据黔北煤田吴家寨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样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数据,评价了该地区晚二叠世煤的总体煤质特征,重点探讨了煤灰成分指数、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与成煤环境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灰成分指数(Fe2O3+CaO+MgO)/(SiO2+Al2O3)、SiO2+Al2O3平均028,属较强还原型;灰成分中CaO+MgO、Fe2O3+SO3、SiO2+Al2O3三个组分的百分含量中,SiO2+Al2O3含量最高,说明粘土矿物为代表的陆源矿物类型多与淡水介质注入有关。煤中灰分产率、煤灰成分指数以及灰成分三端元分析均揭示研究区的聚煤环境为:从陆源区水浅、水动力较强、还原性较强的环境向远离陆源区水深、水动力较弱而还原性较强的环境变化。研究区微量元素Sr/Ba均值为015,表明为淡水环境。研究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Eu负异常,Ce均未出现明显负异常。故研究区主要为陆相聚煤环境,成煤环境受海水影响很小。综合分析认为,吴家寨地区晚二叠世聚煤环境主要与古气候、沉积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