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A型花岗岩最实质的特征是富铁贫镁,是形成于相对还原条件的一大类长英质火成岩的集合.“A型花岗岩”这一术语本身是描述性的,没有岩石成因含义.对于常见的准铝质、过铝质A型花岗岩而言,其形成需要高的地温梯度,低压不是形成这些A型花岗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2.
为了研究边缘约束构件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框架结构中一榀钢柱和组合梁作为计算对象,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混凝土翼缘板厚、横向配筋率和边梁抗侧、抗扭刚度等因素对组合梁延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进行了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的位移延性的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厚度,配筋率大小和边梁抗侧、抗扭刚度对其延性性能都有影响,其中配筋率大小的影响最大,随着配筋率的增大,延性系数呈增大的趋势;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在端部有负弯矩作用时,其抗弯承载力小于同条件下的实腹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但抗震耗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3.
汪洋 《城市地质》2005,17(2):14-19
根据东准噶尔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9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了归算。东准噶尔地区表壳在化学成份上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明显富集Na2O、MnO和As、Sb、Ag元素,略富集SiO2、TiO2、P2O5和Y,明显亏损Co、Cr、Mo、Ni、Sn、W等元素,亏损CaO、K2O、MgO和Be、La、Nb、Pb、Sr、Th、U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东准噶尔地区地区表壳的K/La、K/Th、Nb/La、Th/La、La/As、K/Na比值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比值;而La/Cr比值高于全球大陆上地壳。东准噶尔地区表壳在成分特征上与典型的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接近,但较后者略为成熟。加里东和海西期造山作用是影响和制约东准噶尔地区表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204.
初步讨论了华北地区燕山期区域变质作用与内生成矿作用的关系。指出华北地区众多内生金属矿床产于绿片岩相岩石组合中,其中包括太古宙岩石的退变质、沉积盖层和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的进变质岩石。因此,这些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区域变质作用及其相应的韧性-韧脆性变形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5.
万州西溪铺松散堆积体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勘探钻孔资料,对西溪铺一带松散堆积体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基岩面高程190m以下的斜坡与基岩面高程140~150 m平台上的粉质黏土夹碎石土层是由滑坡作用形成的(即西溪铺滑坡);分布在基岩面高程190 m以上的粉质黏土夹碎石土层是由崩积、残积及坡积作用形成的;卵石砂土层是苎溪河的冲积作用形成的.对西溪铺滑坡的形态、滑动面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形成年代等进行了论述,这些特征说明西溪铺滑坡曾发生过一次大型的堆积体滑动、多次小型的表层滑动,其是在一级阶地形成时代T1以后的几千年之内形成的.根据下伏卵石砂土层的地质结构,对西溪铺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库水位的变化对西溪铺滑坡的稳定性有巨大的影响,在滑坡的防治设计中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6.
北京市凤鸵梁-四海地区东岭台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TAS图解 ,北京市北部凤鸵梁 -四海地区东岭台组火山岩属于流纹岩 -粗面岩 -粗安岩组合。该套火山岩既不属于钾玄岩系列 ,也不是典型的高钾钙碱性系列或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 ,在总体上应属于钾质碱性系列和富钾质拉斑系列相混合的过渡岩石组合。该套火山岩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粗安岩类岩石没有负铕异常或负铕异常不明显 ,而流纹岩和粗面岩存在明显的负铕异常。凤鸵梁 -四海地区东岭台组酸性火山岩形成于造山晚期或后造山期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07.
青藏高原岩石圈不均一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论述现今高原岩石圈结构的不均一性现象, 然后通过事件性质及其序列的讨论, 推演印度-亚洲碰撞后造山过程的P-T-t轨迹及其深部过程, 由此提出青藏高原岩石圈三阶段演化的构造相模型: (1) 早期相:帕米尔型岩石圈冷根; (2) 中期相: 念青唐古拉型减薄岩石圈; (3) 晚期相: 羌塘型“热”岩石圈(由软流圈冷却而来). 最后, 讨论了羌塘地区岩石圈是厚、还是薄?  相似文献   
208.
汪洋  胡云中等 《矿物岩石》2001,21(3):200-204
根据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300余件岩石样品分析结果,我们对该地区三叠系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明显富集As,Sb和Ca元素,亏损碱金属元素K,Na,LIL元素Ba,Th以及相容元素Co,Cr,Mn,Ni,V且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在成矿元素方面,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富集Pb,Sb,且Cu,Au,Zn的丰度值明显高于华北地台表壳(出露地壳)。根据微量元素比值推断,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的物源区在地球化学成分方面较典型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209.
大地热流研究揭示的中国地壳成分横向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洋  邓亚福 《地球科学》2001,26(6):597-602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同时,根据Rudnick和Fountain(1995)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地壳SiO2质量分数。此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与基于地震波速的成分模型相符。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横向变化明显,东部地区地壳为中性成分,相对富集强不相容元素;而西北部盆地地壳成分偏于中基性。华北、扬子和塔里木地壳成分差异较大,克拉通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成分非均匀性,褶皱带地壳一般较克拉通略富长英质组分。  相似文献   
210.
汪洋  汪集旸  邓晋福 《地球化学》2001,30(2):186-193
大地热流值是大陆地壳和岩石圈U,Th,K丰度的直接约束;根据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推算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壳热流值,必定不能大于区域的平均热流值,根据700余个实测大地热流数据,对目前发表的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化学成分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多数模型不能满足大地热充约束,如黎彤等的关于中国大陆及其内部构造单元的地壳和岩石圈成分模型,倪守斌等提出的新疆北部地壳生热率模型,以及高山等提出的扬子地台北缘地壳成分模型,这些模型的U,Th,K丰度值不太可靠,其他强不相容元素的丰度值的可信程度亦值得怀疑,而迟清华,鄢明才提出的华北地台地壳成分模型和高山等建立的中国东部及华北地台和秦岭造山带的地壳成分模型通过了区域大地热流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