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黔中-黔东南地区广泛分布着非常规铀资源,其样品具有组成复杂、疑难程度高的黑色岩系矿床样品特点,利用MUA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优越性,采用标准加入法,对黔中一黔东南地区非常规铀进行测量,其结果与ICP—MS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92.
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床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 是世界最大第四纪干盐湖之一。自中更新世以来, 罗布泊北部受到新构造运动影响, 一方面, 发生抬升活动; 另一方面, 产生地堑式断裂及次级盆地(凹地)。调查发现罗布泊的次级凹地及断陷带内蕴藏有钾盐矿床, 主要是卤水钾盐矿床; 这些钾盐矿床(或成钾凹地)的分布具有方向性和一定等间距性。罗布泊卤水钾矿, 除在罗北凹地外, 在其外围的较小凹地内也有分布, 表现为“卫星式”分布模式; 而在地堑式断裂带延伸的范围区内也出现卤水, 其分布表现为“含水墙”状模式。固体钾盐沉积于罗北凹地中心区及外围断陷带内, 其形态与展布方向也受到地堑式断裂控制, 其沉积模式有“浓缩中心式”和“构造洼地式”两种, 前者钾盐沉积区面积均较大, 钾矿面积占凹地面积近1/4, 而后者沉积区面积很小, 钾盐沉积基本分布于整个洼地内; 固体钾盐分布区形态主要呈“条带状”模式, 其长宽比值平均为3.58。除了构造应力作用外, 罗布泊凹陷的几何形态、面积与补给来源方向等亦对罗布泊钾盐矿床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掌握罗布泊钾盐矿床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对于古代钾盐勘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3.
额济纳绿洲位于我国极端干旱区,该地额济纳剖面(41°46.36'N,101°09.26'E)的地层含1层现代流动沙丘、8层古流动沙丘、18层古半固定沙丘、14层古固定沙丘、2层沙质弱成土和2层沙黄土-亚沙土。根据对该剖面11个14C年代样品测试和263个粒度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确定了这套以沙丘沙沉积为主的沉积序列主要是2.5 ka BP以来气候一风沙地貌过程的产物,并详细讨论了自那时以来不同沉积类型的粒度及其Mz、σ和SC/D等分布规律和成因问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①额济纳剖面古流动沙丘沙、古半固定沙丘沙和古固定沙丘沙无论在粒度组成还是在Mz、σ分布上,都分别与现代流动沙丘沙、半固定沙丘沙和固定沙丘沙颇为相似,这为该剖面沙丘类型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对这三类沙丘沙而言,沙黄土-亚沙土和沙质弱成土的沙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而粉沙和粘土含量明显增高,显示出沙丘嗣后的较强的成土作用和一定的土壤化过程。②该剖面古流动沙丘沙或古半固定沙丘沙与上覆的古固定沙丘或沙黄土-亚沙土或者是沙质弱成土可以构成11.5个沉积旋回,其每一个旋回又表现为颗粒由粗变细,Mz(Φ)、SC/D由小到大和σ显示的由分选好到变差的粒度旋回变化,代表了一个“沙漠化”时期被嗣后的“绿洲化”时期替代的正逆交替变化过程。③2.5 ka BP以来额济纳绿洲经历了11.5个旋回的“沙漠化”与“绿洲化”的生态环境变迁,在时间上具有若干百年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其驱动因子主要与自那时以来东亚冬夏季风交替演变有关。  相似文献   
594.
四川屏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该煤系地层含煤层及煤线共有10余层,其中多数地段可采煤层3层,局部可采煤层2层。晚二叠世的南屏山地区,气候温湿,植物茂盛,为成煤提供了大量物源,加之地处这种海陆过渡的滨海-泻湖沉积环境,所以形成的煤层稳定性比较好,加之地壳小幅振荡频繁,因而沉积了多层的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595.
探索全站仪的综合误差规律,在相同时段和相似的环境中,利用曲线拟合高程的方法,通过插值,获得其在任意距离测量的高差改正值.适用于经常需要重复观测的高程点,例如高速公路、机场的测量和竣工高程的验收.  相似文献   
596.
北京野鸭湖湿地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湿地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湿地景观巨大变化,不仅仅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功能,而且对湿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基于RS、GIS技术,通过对北京野鸭湖湿地的Landsat-TM影像和印度IRS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辨率高的多光谱图像。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运用ArcGIS9.0进行矢量化、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功能,并统计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1998~2004年野鸭湖湿地资源变化特征。在上述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域的湿地变化特征,最后应用累积效应的原理和方法,对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7.
在快速城市化区域,村镇的布局与形态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张是城市区域对周边乡村聚落空间的倾入过程,也是周边村镇空间演变的过程。曲靖市麒麟区是云南省曲靖市中心城区所在地,以麒麟区行政范围内的镇、乡、行政村及自然村为对象,实证分析麒麟区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村镇空间布局与形态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村镇布局形态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关系,提出村镇形态发展的建议,为西部地区的区域城市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8.
研究震灾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为降低灾害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新疆的喀什、乌鲁木齐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影响公众的临震心理、风险估计、地震知识水平、防震意愿及行为等震灾风险认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房屋结构、居住区危险性等;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与风险认知因子形成正、负反馈链,其中收入水平影响了风险感知是否能转化为防减灾的积极行为.并在灾害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9.
Selecting three half orbits near the epicenter of Pu’er earthquake, we analyzed the Ne data recorded in their revis-ited orbits during a year before this earthquake, and extracted Ne precur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There are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Ne in night time, which exhibit different shapes respectively in four seasons; ② There are three main shapes of Ne: single-peak, saddle-shaped and even-shaped, all of which may oc-cur in four seasons, but each season with its typical shape relatively; ③ Spatial images of Ne showed high values near the epicenter in 30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anomaly and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in space and time, which reflects that these spatial anomalies were indeed concerned with the earthquake; ④There shows a certain similarity of the Ne curves among revisited orbits, which can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distinguish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ismic anomaly.  相似文献   
600.
Selecting three half orbits near the epicenter of Pu'er earthquake, we analyzed the Ne data recorded in their revis-ited orbits during a year before this earthquake, and extracted Ne precur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There are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Ne in night time, which exhibit different shapes respectively in four seasons; ② There are three main shapes of Ne: single-peak, saddle-shaped and even-shaped, all of which may oc-cur in four seasons, but each season with its typical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