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3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格尔木台正在运行的地磁相对记录数字资料及模拟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数字记录资料要明显优于模拟资料,数字仪器取代模拟仪器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2.
在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中,为满足无线图传系统等通信设备在复杂地形进行大范围和远距离通信作业的需求,提出利用系留式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保障无线电(超短波)的远距离传输。目前,对该系统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尚未在地震应急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利用多次试验的数据,分析验证系留式无人机供电系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计算中继通信系统的升空效益,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实施方案。在城区、郊区以及起伏较低的山地、丘陵等地区,实现了移动图传系统在距离通信车5—10km范围内稳定、实时、快速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63.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脉冲与正弦SH波及P波垂直入射半圆弧凹陷场地时的地表位移响应,并与相应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分析。P波入射时,半圆弧凹陷场地由于P波与反射SV波的干涉产生Rayleigh波,会对场地自由表面的稳态位移响应幅值产生较大影响。凹陷内部的归一化Z向位移幅值相比没有考虑Rayleigh波生成时有较大的不同,其在凹陷边缘处没有什么变化,而在凹陷向两侧延伸的方向,会有压缩作用;归一化X向位移幅值在凹陷内部无太大变化,在凹陷向两侧延伸的方向,会有波动状的归一化X向位移幅值。  相似文献   
64.
墙体、窗户等单元构件是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精细提取其几何参数及位置信息对于完整表达建筑物整体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点云数据源无法获取建筑物单元构件相关参数并完整表达室内外模型重建问题,本文提出一整套融合室内外多源点云数据的BIM模型重建技术.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楼为实验区域...  相似文献   
65.
BP神经网络的道路场景杆状地物自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杆状地物分类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首先根据杆状地物点云特征选取10个特征值,获取杆状地物聚类单元的特征向量,构建特征矩阵;然后使用样本集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并保存该分类模型;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试验区内的杆状地物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杆状地物的分类精度可达95.34%,验证了文中所述方法对杆状地物分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三维测绘数据的共享转换与发布的基本流程:数据采集,预处理,初建模,格式转化,再加工,发布。其中原始数据的预处理是重要的一步,作者对重复点,零长度线,零面积面进行了简单删除操作,从而有利于简化数据方便后续处理与展示。最后作者利用共享数据结构对各种通用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发布,并对各种格式作了简要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67.
地震三要素对地震伤亡人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震例》中全国范围内200余次5级以上震例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是地震伤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无人区,在北京时间00~06点这一时段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时段的伤亡人数多得多;震中在城市、县城和人口密集区的地震,造成的死伤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地方的多得多;震级越大,平均伤亡人数越多;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不同的组合造成的伤亡不一样,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无伤亡,也可能伤亡很大。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学和地震科学相结合是探索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最好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地震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不但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社会学的规律,而且还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对策问题,让社会科学来为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服务,以此来不断推动地震社会学的发展和地震灾区社会调查的开展。  相似文献   
69.
通过分析当前震害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IS技术构建数字等震线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思路.通过建立云南数字等震线模型及其在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应急中的使用,检验和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灾评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以确立该模型在今后地震应急工作中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土石坝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坝震害评估经验统计模型具有概念清晰、方法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但是随着震害资料的积累以及其自身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完善.本文对袁一凡1提出的统计回归模型,补充了汶川地震土石坝震害资料,并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经验统计模型中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经验统计公式新的回归参数;此外,还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土石坝进行了分区研究,并给出了不同地区的回归统计参数,经检验本文新给出的回归系数使得经验统计模型理论上更加合理,并提高了评估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