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刚  俞锦标  朱诚  吴承照 《中国岩溶》2001,20(4):253-258
连城赖源洞穴系统发育于分布面积不及2km2、厚度不足100m 的二叠系下统夹有燧石层的栖霞组灰岩中,洞穴形态不同于单一通道、树枝状通道、侧羽状通道形态特征,也与迷宫状洞穴系统以及成层状洞穴系统存在差异,是介于迷宫状和楼层状之间的类迷宫状洞穴系统。研究表明,该洞穴系统是一种处于有序动态变化的三维空间地域系统,既有空间展布形态和边界形态,又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化。洞穴系统水动力具有溶蚀作用、混合溶蚀作用、侵蚀作用的特征。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经历了数次间歇性抬升,赖源洞穴最终发育为类迷宫状洞穴系统。该洞穴景观独特,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2.
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溪河东坝北岸7508钻孔柱状剖面中-3.7~-5.8 m深处2 m厚的砂夹泥砾土层和东坝至下坝间的8179号孔下部存在4.5 m厚的中、粗、细粒砂层表明,在春秋吴国开凿胥溪运河之前,该处就存在规模较大的天然河流;胥溪河沿岸薛城遗址、朝墩头遗址和下家宕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以及胥溪河两岸1 km范围内地表数米之下厚达数十米的淤泥层更是古中江在胥溪河一带存在的重要证据。目前胥溪河东坝所建的船闸不利于水阳江和太湖水系的沟通,也不利于发挥胥溪河流域灌溉和航运的应有作用。若能及早开发芜 (湖) -太 (湖) 运河,即进一步拓宽芜湖→固城湖→胥溪河→东坝→溧阳→宜兴→太湖的水运航道,清除水阳江和太湖水系之间由坡积物构成的分水岭岗地堆积物,不仅可缩短长江入太湖的水上航线,还可分流长江航运船只、保证安全通航率、开发古河道砂砾石资源、稳固长江堤防,解决长江下游灌溉、分洪、排涝和冲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推动胥溪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3.
顾维玮  朱诚 《地理科学》2005,25(2):239-243
苏北地区7000-6500aB.P.青莲岗文化时期重要新石器遗址有18处,主要分布在苏北废黄河泗阳至涟水段南北两岸。6000-5200aB.P.刘林文化时期重要遗址有9处,主要分布在涟水、邳县和高邮等地。6300-4400aB.P.大汶口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8处,4100-3800aB.P.龙山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23处,这两个时期遗址主要分布于连云港-沭阳-泗洪一线以西。以上遗址分布与气候和海面变化密切相关:7000aB.P.前的全新世最大海侵使江苏沿海普遍遭到海侵,故本区未发现7000aB.P.前的新石器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多分布在基本未受海侵影响的陆相环境区;刘林文化遗址的锐减预示着5500aB.P.前后苏北全新世高海面的到来;龙山文化时期苏北大部分成陆,使得遗址数量增加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4.
吴立  李枫  朱诚 《地理学报》2011,66(11):1582-1583
为促进海峡两岸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教育与科研的进一步互动与交流,由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地理学系、高雄市台湾地理学会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2011年地形与第四纪环境教育研讨会"于2011年9月16日至17日在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海峡两岸地形与第四纪环境教育与普及。1会议概况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大陆方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55.
TheQuaternalypaleo--environmentoftheLushan,HuangshanandTianmumountainsisasignificantacademicproblemtowhichmuchattentionhasbeenpaidbymanyresearchersingeosciencecircle.Manyscholarshavestudiedtheproblemandgotalotofachivementsoverthepastyears(Lee,1933;Lee,1936;Lee,1947;Ren,1953;Huang,1963;Li,1974;Shi,1989).HOWever,identicalviewsandconclusionshavenotbeenreachedyetuptillnow,especiallylackingofcomprehensivestudyforsedimentsintheseregions.Inrecentyears,applyingsedimentalcomprehensiveindexgotfromv…  相似文献   
56.
菲尔德斯半岛冰缘地貌分布特征及其与冰川侵蚀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诚  崔之久 《地理科学》1991,11(4):336-342
  相似文献   
57.
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遗址孢粉记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遗址两个剖面的55个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对比Rb/Sr,结果表明:1)龙山文化出现之前,银杏科、胡桃科、榆属、常绿栎属、桑属百分含量高,松属、云杉属少,莎草科含量很高,藜、蒿花粉含量很低,植被特征以落叶阔叶树为主。2)龙山文化早期,木本花粉含量逐渐降低直至处于低谷期,草本花粉逐渐占主导。胡桃、枫杨、落叶栎、桑等阔叶树数量显著减少,松的数量显著增加,草本花粉中藜科、蒿属含量少,莎草科、香蒲属数量仍较高,此时植被特征为含少量针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林下草本植物繁盛。Rb/Sr较低,推测该阶段可能存在显著的降温;草本花粉中,禾本科花粉占主导地位,说明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木本花粉百分含量、Rb/Sr变化波动较大,可能存在气候突变事件。3)在龙山文化之间的自然沉积层,乔木和灌木数量增加,草本数量减少,木本植物占优势。落叶栎、栗、榆、桑含量高,出现常绿栎,莎草科数量很低,水龙骨数量多,此时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树为主的植被特征。4)龙山文化晚期,木本植物占优势。在乔木和灌木植物中,榆属、常绿栎属、落叶栎属、枫杨属数量较高,含少量的银杏科、松属;草本植物中,藜科、蒿属植物数量少,莎草科植物含量高,反映了含常绿成分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此时,Rb/Sr值较高,因此推测此时的气候较温暖湿润。5)藤花落遗址地层记录了4500~4000aB.P.植被与气候环境信息,响应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中晚全新世转型期间由暖湿转向温凉干燥的气候环境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58.
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隆升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心源  朱诚 《地理研究》1997,16(3):75-81
文中确定了黄山三级古剥蚀面的年龄,得到了自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三次隆升的幅度。其隆升的序次与周边板块作用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论证了黄山慈光阁U形谷实际上是发育于早第三纪当时古侵蚀基准面上的壮年期河谷。  相似文献   
59.
李开封  朱诚 《地理学报》2013,68(1):137-139
为推动海峡两岸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2012 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于2012 年11 月22 日至24 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议题是:海峡两岸高校及科研院所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教育与普及、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中华文明探源、地貌与地表过程、资源环境保育与治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60.
根据对贵州230 处遗址的时空变化分析发现, 贵州旧石器时代遗址集中分布在中部、西北部和黔西南等喀斯特发育的高海拔区域。至新石器时代, 遗址仍集中分布在中部、西北部和黔西南地区, 但南部、东部等沿河地带和中西部的山间坝子开始有遗址分布。到商周时期, 遗址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和山间坝子里。其中, 东部和南部海拔低于1000 m的地区遗址多分布在沿河地带, 而西部和北部海拔高于1000 m的地区遗址则分布在山间坝子。贵州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环境的冷暖干湿波动对从事渔猎、采集及原始农业生产的古人类影响不大, 人类居住空间变化更多的与贵州特殊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及适宜农业生产地方的空间差异, 对贵州旧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址分布影响显著。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临近水源的天然溶洞是人类居住的首选。随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便于农耕的沿河地带和山间坝子成为人类的生活居住地。故新石器时代, 贵州先民居住呈现洞穴和河流阶地或山间坝子并存;至商周时期, 农业成为人类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 人类主要居住在沿河地带和山间坝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