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邓岑  方标 《贵州气象》2016,(4):86-88
自动气象站是无人操作的,能够定时对周围气象要素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能够向控制中心发送观测数据和预测结果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天气监测和气象服务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贵州省江口县64个区域自动站运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区域站管理和维护方法的建议与思考,以便更好地保障区域自动站的稳定、可靠运行,从而更好地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回波演变、回波垂直结构和回波速度产品4个方面对2014年5月24日—25日贵州省铜仁市致灾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 h Pa高层副热带高压持续,贵州北部处于副高外围,配合中低空低涡切变及低空急流,地面抬升,产生了铜仁自西向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2混合型降水回波内部有多个尺度不等的对流回波形成"列车效应",造成持续性暴雨,而对流单体在较短时间内消失则造成了短时强降水。3VIL数值大的区域出现大的降水过程的可能性较大。4PPI径向图像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风场配置,有利于降水持续或加强。短历时强降水出现在逆风区边缘地带、径向速度辐合最大的区域。5风廓线(VWP)产品不同时期特殊结构特征对降水的前夕、发展及降水末期均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使用铜仁本地CINRAD—CD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6月3日傍晚至6月4日发生在铜仁市的特大暴雨进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降水回波的"准静止状态"和回波有组织地排列形成"列车效应"是产生此次特大暴雨最直观的特征;最强暴雨落区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上β中尺度逆风区附近;正负速度区的变化及逆风区附近强对流多单体的持续影响常常会产生局地暴雨;暴雨回波的强回波核总是位于云体的中下部是暴雨回波的典型特征;特殊的地形条件也是产生此次大暴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