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本文利用Madrigal数据库的TEC数据对2001—2010年间的156次单主相型磁暴事件,统计分析了欧洲扇区从赤道到极光带共5个纬度区域的电离层暴特征,结果表明:(1)电离层暴有明显的纬度分布特征,正负暴出现次数的比例随纬度的降低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夏季赤道地区趋势相反,正负暴比例比更高纬度的反而降低;(2)与主相相比,恢复相期间大部分纬度地区正暴数量减少,负暴数量增加,但赤道地区恢复相期间正暴数量反而增加;(3)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暴随磁暴MPO地方时分布特征明显,正暴所对应的MPO主要分布在白天,而MPO发生在夜间容易引起负暴;(4)电离层负暴主要发生在夜间,中、高纬地区负暴的开始时间存在‘时间禁区’,但不同纬度‘时间禁区’的地方时分布有一定差异,正暴分布则相对分散.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9年CHAMP卫星朗缪尔探针实地测量的电子密度数据,分析了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地磁平静期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随磁地方时和经度变化;(2)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对地理经度的依赖表现为西半球槽的位置高于东半球;(3)AE指数和SYM-H指数与槽的位置变化显著相关,表明极光电集流和环电流是中纬槽位置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4)太阳风电场晨-昏分量的量值变化显著影响中纬槽位置,而其极性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对中纬槽建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研究α2,8-唾液酸转移酶VI(Sixth type of α2,8-sialyltransferase, ST8Sia VI) 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ST8Sia VI过表达前后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利用PathwayExplorer分析ST8Sia VI过表达前后对基因网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T8Sia VI过表达引起201个基因表达有差异,其中22个基因与肿瘤细胞的黏附、生长、运动、免疫和周期有关.另外,PathwayExplorer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最显著变化的基因网络是"依赖β-arrestin 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证明该通路下游Raf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ST8Sia VI过表达细胞显著升高.上述结果为ST8Sia VI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北半球的超级双极光雷达网数据,考察了一次行星际磁场南向突变时高纬电离层对流的响应特征,着重分析了响应的时间尺度. 对所研究的事件,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在1.5 min内从+7 nT突变到-8 nT,而在突变前后约40 min内都保持相对稳定. 结果表明,电离层对流的初始响应发生在磁正午附近,相对于行星际磁场突变到达磁层顶的时间有大约3 min的滞后;响应与磁地方时有明显依赖关系,离磁正午越远,响应的滞后时间越长,晨昏两侧的对流响应比磁正午滞后约6 min,磁午夜的对流响应比磁正午滞后约12 min;对流重新趋于稳定的时间与磁地方时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该时间尺度约为10~14 min.  相似文献   
36.
赤道电离层R-T不稳定性发展的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质量和电荷守恒方程出发,分析了控制电离层等离子体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的各种因素,重点研究了热层风和背景电场的空间梯度对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层风场和背景电场两者的空间梯度对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对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依赖热层风场和背景电场及其空间梯度的方向;对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影响的显著程度主要依赖于热层风场和背景电场两者空间梯度的大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典型的背景电离层条件,磁力线顶点高度为330 km时,对线性增长率的影响最高达到120%.  相似文献   
37.
38.
39.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分测试技术,结合埋藏史和古地温史,研究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该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油气运移成藏期和一次弱成藏期:第一次油气成藏期对应的古地温为80~100℃,期内发生嫩江末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次油气成藏期对应的古地温为120~140℃,由于在明水末期研究区的构造基本定型,为油气成藏提供了圈闭条件,因此这次成藏是现存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弱成藏期无论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较小,对应的古地温为150~170℃,推测由断裂沟通深部烃源所造成。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粉喷桩在软弱地层中进行基坑支护的优点,并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粉喷桩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运用“m”法设计了阶梯形挡土墙,有效地防止了挡土墙的整体滑移和基坑隆起;在搅拌、喷粉的基础上进行了复喷、复搅,提高了挡土墙的支护能力和止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