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31.
陈侠仁  王俊锋 《地球》2010,(6):32-34
在全球变暖,传统能源价格高涨的今天,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被众多国家列入发展计划,中国政府更是在政策、资金各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持风电的发展。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一,抢占了世界风电行业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132.
陈侠仁 《地球》2010,(6):21-21
一条全长近1000公里,面积达27000平方公里的“经济圈”,有望在北京周边出现。  相似文献   
133.
地震电离层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7年即将发射的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将填补地震电离层立体监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空白区域,也将为天地一体化地震电磁对比校验及圈层耦合机理认识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针对近期地震电离层立体监测体系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用于地震研究的地基及空基电离层探测技术,包括电离层垂测/斜测、甚低频(VLF)电波观测、舒曼谐振观测、GPS及空间卫星电磁等,并总结了各种探测技术在国内外地震应用研究中的进展; 最后结合不同探测手段的优势,探讨了地震电磁立体探测系统的构建,并就未来的多手段综合应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4.
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思考地理空间数据在网格计算环境下的表示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空间信息表示新方法——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SpatialInformationMulti-Grid)。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概念和核心思想,重点阐述了SIMG的三大功能,并展望了SIMG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从阿拉善盟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现状入手,总结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主要类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实施差别化政策,为未利用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介绍了用日产 Bronika SQ- A1 2 0型非量测相机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 1 :40 0 0 0摄影比例尺小像幅航片进行加密的情况。通过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制的联合平差程序 Wu CAPS软件的带附加参数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获得了实地上平面± 2 .82 9m,高程± 4.973 m的加密精度。文中还分析了若干精度问题 ,所得结论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7.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航道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现有极区单台站短波通信易受极区恶劣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可通率不高,无法对北极航道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针对北极航道短波通信保障需求,搭建基于确定性模型的短波通信覆盖区评估理论框架,探究复折射指数射线追踪功率计算方法,进而评估北极航道短波组网通信效应,同时开展了高能粒子沉降等极区电离层扰动对北极航道短波传播效应影响的研究,旨在为短波组网北极航道通信效能评估与站网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比研究华北地区部分中强以上地震震前地震非均匀度异常与区域地震前兆观测群体异常的变化过程, 发现两者在地震前的异常时空演化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时间上, 部分地震震前的地震非均匀度异常出现后, 半年左右前兆观测异常在数量上将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增加; 在空间上, 前兆异常展布范围与地震非均匀度异常范围大体一致。 研究结果表明, 地震非均匀度(GL值)在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从震例的角度, 表明可能与局部应力场变化有关。 地震非均匀度和前兆群体异常的这种准同步变化, 可能对判定地震孕育进入中短期阶段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徐彬  王康柱  李宁 《岩土力学》2007,28(Z1):437-442
积石峡水电站泄洪洞与导流洞交叉段形成了跨度为28 m,高度为22 m类似城门洞形的大断面洞室,该洞段围岩呈层状分布,且有一软弱夹层穿过拱顶,对洞室稳定极为不利。针对这一实际工程问题,确定了开挖方案和支护措施,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了该处的围岩应力和变形随开挖进行的变化和围岩的稳定性,并考虑了位于拱顶的软弱夹层对交叉段洞室开挖围岩稳定的影响,对于其他类似工程,其结果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0.
沉积过程的三维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拟沉积、剥蚀和搬运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基本算法,开发了模拟软件SSSP(simulating system of sedimentary processes)。该软件能够进行主要沉积环境的大规模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的复杂模拟,并可控制各种参数实时显示模拟结果,包括剖面图、沉积相图、等值线图、网格图和速度矢量图等。在已知沉积环境参数的情况下,利用SSSP再现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沉积构型和沉积相分布,并给出了三角洲、河道和水下台阶沉积环境模拟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