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徐晗  徐建刚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2):33-38,92
基于多层次GIS空间分析模型技术,系统地建立了从流域雨洪过程相关影响因子栅格化处理到产汇流过程模型的集成化模拟方法,首次实现了对流域内任意栅格单元内河道断面的径流过程线的可视化测算。同时还对于模型中单元水流长度与河道单元流速率定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更为严谨、参数设置更为科学,改进的技术方法对于福建汀江十年一遇洪水场次的模拟结果精度有明显提高,能够满足相关海绵城市规划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2.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可达性空间划分是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分析其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借助GIS 软件平台,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全国县 (市、区) 域单元的空间可达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中国大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揭示不同交通条件和不同区域类型中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内在机制,为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和中国人口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可以实现空间可达性概念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的精确转换;②中国县域可达性以低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反自然梯度"空间结构,"黑河-腾冲"线为明显分界线;③中国大陆分为3大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又可分为东南诸省亚区、陕甘宁晋亚区、吉林亚区;可达性低值区分为云川渝亚区、蒙黑亚区、新疆亚区、青藏亚区;④国家区域范围内县域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5小时圈是目前中国可达性与人口集聚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中国县域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可达性对人口集聚产生作用圈就越大,而可达性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越小,说明交通条件对落后地区人口集聚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23.
基于ESDA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实证,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ESDA方法应用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等指标和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研究了城市社会空间主因子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各主因子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呈现趋同集聚,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因子和居住条件因子的相关性明显强于其他因子,相近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条件的社会群体在空间上的集聚对形成城市社会空间的作用更为显著;各主因子都存在不同于全局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存在显著的"热点"和"冷点"地区,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因子和居住条件因子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热点"和"冷点",具有显著的"同质集聚、异质隔离"特征。相关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典型案例选择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淮河流域35个地市2010年社会经济、网络调查和水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系统的构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流域各市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的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 ① 淮河流域各地市水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且呈现显著空间差异性,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整体呈现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梯级趋势;② 流域经济发达地区防治能力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防治能力远高于普通地级市;③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能力空间分布与流域实测水质空间分布高度契合,即防治能力较高地区水质普遍较高,防治能力较低地区水质则较差。  相似文献   
25.
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目前主要运用距离度量法、拓扑度量法、重力度量法、累积机会法等传统度量方法,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领域当中.该研究以ArcGIS Desktop 9.2平台为技术支撑,通过对影像数据、图形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等属性数据进行整理来构建矢量数据库(geodatabase),运用GIS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模块,采用时间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扬中市过江通道建成前后的可达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描述性研究,通过进行等时圈分析可以得到节点城市影响腹地的范围,并且可以精确统计出通勤覆盖范围的地域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为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城市商业土地级差地租的GIS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徐建刚  屠帆 《地理科学》1996,16(2):176-183
本文尝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商业土地级差地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土地、效能和人口等空间数据库,分别对商业区位,交通和人口三个评价因子定量化,并采用地理环境2辨识模型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来进行城市商业地租的等级划分。本文同时还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讨论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进行数据提取的一系列方法,最后,建立了该区土地等级空间数据库,并根据输出的土地等级分布图初步分析了土地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27.
小城镇信息图谱初探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周俊  徐建刚 《地理科学》2002,22(3):324-330
小城镇建设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为了引导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小城镇演变的内在规律作深入研究。运用“图谱”的表达方式和GIS分析工具,从小城镇图谱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对小城镇的群体空间、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并以泰州市城镇群、兰溪市永昌镇为例,作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图谱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对城镇发展进行了历史总结、规律挖掘,客观地把握城镇的发展阶段,从而了解不同时期城镇工作的重点,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部署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28.
MapInfo中的坐标系与地图数据的转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就MapInfo系统中地图投影坐标系和有关GIS数据的转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并就目前比较多的各种地图数据转换成经纬度投影坐标(例如:WGS84投影坐标)进行了尝试和研究,以供各位读者参考,也希望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能给予纠正及补充。  相似文献   
2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一种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线,以周边大中城市与城镇群为依托,不断集聚和扩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带状空间经济综合体——交通经济带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模式,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经济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沪宁杭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例,运用GIS专题地图叠加、缓冲区等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一种界定交通经济带空间边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在长江黄金水道研究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具有长期的科研与业务积累,包括丰富的河道历史地形资料、水文测验数据以及物理模型和数值分析模型经验。为实现这些资料的管理与共享,提高资料利用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围绕黄金水道时空数据库、河床演变分析、水文分析、物模与数模集成、潮汐预报分析等方面内容开展工作,建立了长江黄金水道水文综合信息管理与分析平台,进一步提升了长江黄金水道水文综合信息化建设层次,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