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GPS测定正常高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应用GPS技术测定正常高的方法,应用GPS代替传统的几何水准方法测定正常高,具有全天候、快速、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这种方法在工程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推导了板块的弹性运动方程.根据太平洋板块(PCFC)上空间大地测量的观测结果,建立了PCFC的弹性运动模型,该模型与板块实际运动状态的符合程度明显地优于刚体运动模型.研究表明:PCFC现今旋转的角速度比过去3Ma的平均值大0037°/Ma;在PCFC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平形变,在15°S以北和2045°E以西地区存在一致的向西形变,北西与南西方向的形变速率分别为08~35 mm/a与10~34 mm/a;在板块的东南区存在一致的向东形变,北东与南东方向的形变速率分别为15~18 mm/a与28~91 mm/a.PCFC内部水平应变场的空间变化是有规律的,在PCFC的西北部,主压应变轴为NW-SE方向,主压应变率大于主张应变率;在PCFC的东南部,主压应变轴为NE-SW方向,主张应变率大于主压应变率;PCFC的东南边界是扩张边界,边界附近的主张应变率最大(平均为151×10-9/a),主张应变轴基本上与洋中脊的扩张方向一致;PCFC的西北边界是俯冲边界,边界附近的主压应变率最大(平均为075×10-9/a),主压应变轴基本上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03.
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调查了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湖、阿拉善高原居延泽及民勤盆地猪野泽等北方众多的现代干枯湖泊,重点分析了干枯湖床沉积物粒度组成。干枯的玛纳斯湖、古居延泽以及民勤盆地古猪野泽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干枯湖床的地表湖相沉积物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占60%以上,干涸湖床上沙质草原地表也含有大量小于10μm的粘土颗粒,含量接近50%;而弃荒土地地表细颗粒物质散失迅速,民勤盆地弃荒土地地表粘土含量仅存不到13.9%。中国西北地区活动沙丘粒度组成小于63μm粒径的颗粒很少,小于10μm的颗粒微乎其微。因此西北沙漠地区活动沙丘沙对华北或华东地区影响相对较小。认为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虽然多发生于中国西部沙漠、阿拉善高原沙区、河西走廊北部沙区以及蒙古东部、中部地区,但由于粗颗粒沙扬起高度与搬运距离有限,真正影响整个华北、华东地区的沙尘物质是小于63μm的粉砂级别的颗粒,特别是小于10μm的粉尘。认为影响东亚地区的粉尘天气物源不仅是中国西部的内陆沙漠、沙地,更重要的是干枯的湖泊、弃耕的荒地与裸露的沙砾草场。  相似文献   
104.
105.
白建科  李智佩  徐学义  茹艳娇  李婷 《地质通报》2011,30(10):1557-1562
在西天山伊犁地块北缘琼阿希河谷中首次发现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地层中腕足、珊瑚化石的鉴定结果,将地层的时代定为早石炭世维宪期,因此该硅化木的产出层位为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硅化木产于阿克沙克组底部黑色薄层状泥岩、粉砂岩中,这套岩性组合形成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伊犁地块北缘阿克沙克组底部扇三角洲沉积环境的确定和硅化木化石的发现说明:研究区早石炭世维宪期不是一套连续的海相沉积,而是陆相—海陆过渡相沉积,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古陆地不远。这一发现对于重新认识伊犁地块早石炭世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轻小型无人机遥感组网飞行的高程安全要求,本文设计了基于INS/GPS/气压计的多源信息冗余容错测量方案。通过分析轻小型无人机遥感组网应用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对可靠性与容错能力的要求,采用了联邦滤波算法进行多传感器冗余信息融合。本文分析了联邦滤波结构及算法,通过计算得出了系统容错性好以及滤波精度高的信息分配系数取值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特征信息熵的Pignistic概率转换容错信息分配方法。该算法可得到清晰准确的故障概率分布,根据此概率分布运用信息熵来确定系统故障概率,进而结合信息分配系数的取值原则得出组合测量系统各个子系统的权重比。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不同信息分配系数主要影响子系统的估计误差和容错性能,而对联邦主滤波器的融合估计误差影响较小,说明了本文的容错信息分配方法能够为各子系统分量提供可靠的分配系数。在旋翼无人机平台上的定高悬停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将无人机高程误差减小为传统联邦滤波算法的四分之一,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能提高无人机高程安全监测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  相似文献   
107.
“数字油田”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数字地球在油气勘探开发和油田管理决策中的具体应用--数字油田 ,并详细分析了数字油田的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8.
裂缝是控制煤层渗透性的关键因素,关乎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败。为此,聚焦HTI型煤层裂缝参数的地震AVOA响应机制开展研究。依次采用Mori-Tanaka模型和Brown-Korringa各向异性流体替换理论模型,计算含垂向干裂缝和流体饱和裂缝煤层的等效弹性模量。基于煤层裂缝的岩石物理表征和HTI型煤层模型的正演模拟,分析裂缝参数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裂缝密度变化引起水平向纵、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系数,以及煤层顶界面各向异性梯度项变化显著;水平向纵波速度、各向异性系数ε((v))主要受裂缝孔隙度控制和影响,而横波速度、各向异性系数γ((v))、δ((v))以及煤层顶界面各向异性梯度项对裂缝孔隙度和纵横比变化均敏感;入射角大于0时,随着入射角或裂缝密度增大,煤层顶界面P-P波反射系数和煤层反射复合波最大正振幅方位各向异性增强,且当方位角为0时,裂缝密度变化引起的P-P波反射系数和煤层反射复合波最大正振幅变化显著。因此,分析并厘清HTI型煤层裂缝参数地震AVOA响应机制有助于为煤层裂缝的地震探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9.
以中华秋沙鸭重要越冬地——桃源沅水湿地为例,分析了桃源沅水湿地现状,研究了其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旨在保护中华秋沙鸭重要栖息地、水鸟与鱼类生境,保护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并提出了生态恢复方案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吉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堆积物体积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梯形法、对数坐标直线交叉法、厚度对数-面积平方根法对吉林龙岗金龙顶子火山四海期空降堆积物的体积进行了估算,结果分别为0.096 km3,0.138 km3,0.109 5 km3,与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开发的火山喷发模拟软件模拟的结果(0.105 km3)相近。对比分析认为;梯形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略了最后一条等厚线与零点等厚线间的体积,从而低估了实际喷出量;对数直线交叉法虽然减少了厚度与面积间的非线性相关性,但获得的两条直线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厚度对数-面积平方根法是在空降堆积物随着远离火山口呈指数性减薄的事实基础上提出的,是比较准确的体积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