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商圈惠顾行为的空间衰减:幂律模式还是指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丽莹  李山  李开明  张颖  刘杰 《地理科学》2021,41(3):446-453
以上海市商业中心为例,基于匿名手机信令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对商圈惠顾行为的衰减模式及其系数进行了验证与对比。结果表明,① 对于商圈惠顾行为,最常用的2种距离衰减函数均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幂律函数稍优于指数函数;② 总体来看,距离仍是影响城市居民商圈惠顾行为的关键因素,距离衰减效应呈现出随商业中心等级增大而减弱的梯度特征,幂律型衰减系数取值1~3不等,采用既定系数1或2会过高/低估计商圈辐射能力;③ 不可忽视闲暇时间对商圈惠顾行为的约束作用,与周末相比,工作日的距离衰减系数较大,且商业中心等级越低,商圈惠顾行为的衰减性越显著。  相似文献   
62.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佩汝  汪侠  闫艺涵  张颖 《地理学报》2021,76(10):2551-2567
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未来,相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儿童群体更易陷入严重的多维贫困状态,因此探讨儿童多维贫困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使用A-F法从住房、照料、教育、健康、营养维度对2010—2016年中国儿童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2010—2016年中国东中西部儿童多维贫困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儿童多维贫困在住房、照料、教育、健康、营养各维度均得到有效改善;② 2010—2016年中国儿童多维贫困、各维度贫困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呈现“东—中—西”部儿童多维贫困指数阶梯式递增的空间特征;③ 2010—2016年中国城市、农村儿童多维贫困情况均得到改善,空间分布向着“东—中—西”贫困指数阶梯式递增的格局转变,但农村儿童多维贫困指数始终远高于城市;④ 家庭情况、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儿童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抚养能力、经济水平、教育环境是影响儿童多维贫困的次要因素。综合来看,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远超过单因素,教育环境与抚养能力、城镇化水平与医疗资源、家庭情况与抚养能力为影响儿童多维贫困的主导交互因素。  相似文献   
63.
64.
东北第五地震活跃期结束时间及最大地震强度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在以往对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的背景上,基于1900年以来东北地区地震目录资料,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该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认为,东北第五地震活跃期约到2008年结束,本活跃期最大地震强度为6级左右。  相似文献   
65.
邸曼  张明  夏大维  张颖 《气象科技》2007,35(Z1):52-56
对雷击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方法及提取部位进行了论述.根据火灾现场雷击痕迹物证的特点,应采用剩磁检测和金相分析的方法进行雷击火灾的技术鉴定,结合实际火灾案例论述了对利用剩磁检测方法和应用金相分析方法鉴别雷击火灾痕迹物证的原理和判据;分析了雷电的种类及引发火灾的机理,归纳总结了雷击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雷击火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成立于1999年4月,承担南起福建诏安头、北至江苏连云港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洋监察执法任务。每次的维权执法任务,东海总队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体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7.
先锋北山金矿区内侵入脉岩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钙和贫镁等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明显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富碱、富镁和贫磷等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闪长玢岩的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28.3±2.6 Ma和113.2±1.7 Ma,为早白垩世。结合完达山地区地质资料,认为先锋北山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是古太平洋板块构造体制由挤压变为伸展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8.
定居是人类从高度移动的游猎生活发展到全年固定于一处居住的漫长过程。定居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技术演化和文明起源具有深远影响,而定居的产生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资源压力、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是研究人类适应和定居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理想区域,对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的定居过程关注较多亦争议颇多。通过梳理已发表的考古学、地理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文献,发现目前对于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研究,侧重于讨论低海拔人群或者农作物扩散的影响,对动物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则关注较少,定居高原的年代和驱动机制仍存在争议。遗址使用的季节性分析,是判断古人是否全年定居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遗存因地制宜进行遗址季节性分析以及建立高原遗址动物资源利用时间表的方法。本文认为,开展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定居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首先,应全面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现生动物骨骼形态、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数据库,为考古遗址动物遗存物种鉴定提供基础;其次,在物种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评估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季节性以及动物资源在人类定居青藏高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根据自动气象站雨量观测原理,以分钟雨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SQL数据库技术和企信通短信报警技术,依托滑动1 h累积雨量算法,实现了时间间隔为5 min的滑动1 h累积雨量的监测和报警。相较于以小时雨量数据为数据源的报警,报警时间明显提前、间隔更短、准确性和时效性更高,有效避免了因数据被整点分割造成的漏报,且报警雨量数据更能反映降水实况。另根据相同站点不同时刻的报警雨量大小,可判断该站点雨势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0.
岩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岩溶含水介质的不均一性导致岩溶地下水流动、溶质运移和热量迁移的数学模拟研究成为地下水模拟的难点。本文综述了岩溶区地下水流模拟的几种方法,重点阐述了等效多孔介质法、双重连续介质法和三重介质法的定义、发展过程和适用范围,并回顾了这几种方法的研究成果。从等效多孔介质法到三重介质法,模拟精度不断提高,适用范围也逐渐由大区域实际问题向小区域理论研究过渡。介绍了溶质运移模拟和热迁移模拟的研究方法及实例。溶质运移模拟以对流弥散方程为基础,其中尺度效应是溶质运移模拟的重点研究问题;热量迁移模拟应考虑地下热水密度变化对地下热水运动的影响。溶质运移模拟和热量迁移模拟往往是将迁移模型和已经调试成功的地下水流动模型相耦合,从而达到模拟溶质及热量迁移的目的。由于溶质运移和热量迁移的复杂性,现阶段水流模型多数处于等效多孔介质模型阶段。综合理论及实际应用,指出精确刻画裂隙及管道和注重基础数学算法是岩溶水数值模拟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