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常学礼  张德干  杨持 《中国沙漠》1999,19(Z1):12-17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典型景观空间格局的间隙度分析表明:放牧活动是造成该地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半固定沙丘斑块(放牧场)在整个景观中的间隙度指数增高、面积减少;相反,半流动沙丘斑块间隙度降低,面积增大。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斑块的影响要小于牧业对半固定沙丘斑块的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指出,尺度对空间格局的分析有较大的影响,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尺度来研究,可确定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景观间隙度分析,可以为研究不同的生态学过程在景观中的扩散、转移提供必备的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中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1951~2010年652站年降水资料和7种东亚夏季风和1种冬季风指数,通过多项数学统计诊断分析,来研究中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这60年间全国总平均年降水量未呈现显著的时间变化趋势,但区域间的差异大.聚类分析可提供较客观的降水分区,据554站无缺测降水资料的聚类结果,将全国分成14个主要降水区,各区之间降水变化的差异显著.由7种夏季风指数与14个区的平均年降水量(1951~2010年)的相关系数可见,其中4种夏季风指数与14个区的年降水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有3种指数只与14区中的2~3个区有显著负相关,它们并不能指示其他区域的或整个中国东部的降水变化.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降水分布与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关系十分复杂,不能仅由降水的多少来认定夏季风的强弱,更不能用任意单个地点的降水记录来表示整个中国东部的干湿状况和夏季风的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63.
64.
云南墨江金矿是一个大型金矿床,猫鼻梁子是其主要赋矿地段。金矿体分布于超基性岩体的围岩中。矿区各类岩浆岩中,超基性岩的含金量最高。文章应用XRD分析、扫描电镜、回归分析、线性相关分析等方法,发现了Au与Pt、Pb共生,并呈正消长关系;Au、Ag、Se的赋存关系十分密切,认为金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超基性岩体。  相似文献   
65.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4日杂志发表了Yancheva等10人的题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热带辐合带对东亚季风的影响)的论文[1],这是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气候动力与沉积学科的主管豪格(G.H.Haug)率领的科研小组的一项成果,认为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长期干旱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66.
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康定甲基卡锂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伟晶岩型锂矿床,目前对其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很少。本文对400多个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温实验,结果表明:CO2-NaCl-H2O包裹体和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相对数量呈渐变关系;在均一温度〈300℃时,CO2-NaCl-H2O流体的盐度低于盐水溶液的盐度,前者的压力均值高于后者。这说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CO2-NaCl-H2O流体逐步向盐水溶液演化,该过程与岩浆分异成因的阿尔泰可可托海及加拿大Tanco伟晶岩的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相似。CO2-NaCl-H2O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流体的主要成分是CO2和H2O,未测试出烃类物质,这与成矿流体属于深源流体、与岩浆活动有关相吻合;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水接近,碳同位素组成为-3.4‰~-7.3‰。此外,伟晶岩脉的形成稍晚于二云母花岗岩体。根据这些特征可推断出成矿流体源于花岗岩浆的结晶分异,晚期有少量建造水混入。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早期发表的《北京250年降水》资料进行复算,并讨论其复原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清代“晴雨录”降水资料复原方法的改进问题。试作了两种多因子回归复原方案,经对比这些方案及其试算结果,认为以8因子的逐步回归方案效果最佳。将此结果与《北京250年降水》1)及同期的器测降水量记录等进行比较,给出新的北京1724~2000年降水量复原序列。  相似文献   
68.
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李泽椿  朱蓉  何晓凤  张德 《气象学报》2007,65(5):708-717
全球性的能源危急和气候变化,驱动了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搞清风能资源是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关键步骤。文中首先回顾了近10年来开展风能资源评估的技术方法发展历程,阐述了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对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可以给出风能利用高度上的风能资源分布;可以模拟出基于气象站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无法找到的风能资源;可以弥补海上测风资料不足的缺陷,进行海上风能资源的评估。文中运用中国气象局的风能资源数值模式系统地对江苏省和青海省的风能资源分布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并采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区域风能资源的分布趋势,但在风速值大小会有系统性偏差,需要有测风塔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订正,说明了数值模拟技术与风能资源测量相结合是风能资源评估的有效技术手段。最后对中国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表明了中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主发展小尺度数值模式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9.
川北砂岩型铀成矿条件与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摘要〕张德芰,王有翔(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通过研究证实,川北地区几个已向国家提交储量的铀矿床、大量的铀矿化点及放射性异常点带,均赋存在所圈闭的某油气藏远景区内,该远景区受某油气藏构造控...  相似文献   
70.
张德  王顺金 《地球科学》1994,19(2):169-173
本文讨论了皖南锑矿辉锑矿的产形、形态、物性、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得出如下结论:辉锑矿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环境,辉锑矿的a0值与形成温度呈负相关;辉锑矿为富Se,Te辉锑矿,Se,Te有综合利用价值;皖南锑矿带很可能是Se,Te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