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试用中国清代天气记录《晴雨录》资料复原南京、苏州、杭州三地18世纪期间夏季(6—8月)和5、6、7、8各月份的逐年降水量序列。文中介绍了这份古代气象资料的特点和对它作数值编码处理的方法;详述了将这种文字记述资料换算成月降水量值的步骤及其科学依据;并对所获得的降水量序列的可信性作了初步对比与讨论。  相似文献   
52.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1989,9(2):191-194
COHMAP是美国全新世制图研究计划的缩写,其全称是CooperativeHoloceneMappingProject。这是一项由多个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的综合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复原、模拟和了解18,000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该计划主  相似文献   
53.
54.
在分布式信息环境中,元数据是描述、管理和组织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有效地查询、检索、利用元数据描述的共享资源,就存在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元数据的互操作系统实现了对元数据的检索、编辑等操作,进而加大加深数据共享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5.
缓冲区边界自动生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忠胜  李颀  张德 《海洋测绘》2002,22(6):18-21,59
缓冲区边界的自动生成与拓扑空间关系的自动构建都是GIS中的重要算法。研究发现,缓冲区边界的自动生成实质上是拓扑空间关系的自动构建,提出通过自动构建拓扑空间关系是缓冲区边界生成的一种新方法。与其它缓冲区边界自动生成算法相比,此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最后用实例证明此方法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我国历史文献中的沙尘记载,讨论历年记录地点的南部边界的变动,指出南界地带的大致分布及其随北方地区的干湿气候条件而南北变动的特点.通过历史气候记录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南界地带的沙尘天气记录对北方尘源地区干湿气候状况有指示意义.文中根据南界地带的历史降尘记录对北方地区相应年份气候干湿状况试作推断,从而为北方干旱区气候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文分析了用传统数据库管理移动对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移动对象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列举了移动对象数据库的几种应用,表明移动对象数据库在运动目标轨迹信息的存储管理与分析应用中起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58.
将秦岭淮河以北、90°E以东的广大地区呈现“多雨” 格局的年份称为“北方多雨年”,其中105°N以东地域降水偏多的年份称为“北方东部多雨年”。综合利用历史文献记录、树木年轮代用记录和降水量资料来确定近五百年间的北方多雨年份和北方东部多雨年份,并建立历史年表(1470~2007年)。指出,在过去的538年间有北方多雨年97年(发生率18.0%)和北方东部多雨年174年(发生率32.3%),二者均呈现阶段性集中出现的特点,各有6个长约 20~40年的频繁发生时段。在北半球和东亚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段内,北方多雨年和北方东部多雨年的发生频率明显地高于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段,这意味着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降水分布将可能出现北方多雨年频繁出现的情形。在最近百年的全球大范围急剧升温时段,北方多雨年的发生频率仅表现为高于冷时段而已,并未呈现随增温速率的加快而同步增高,这表明北方多雨年的发生率与温度背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9.
溶胶-凝胶法的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得到希望的化合物的新方法。简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块状、纤维、涂层和薄膜、超细粉末及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0.
常学礼  张德干  杨持 《中国沙漠》1999,19(Z1):12-17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典型景观空间格局的间隙度分析表明:放牧活动是造成该地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半固定沙丘斑块(放牧场)在整个景观中的间隙度指数增高、面积减少;相反,半流动沙丘斑块间隙度降低,面积增大。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斑块的影响要小于牧业对半固定沙丘斑块的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指出,尺度对空间格局的分析有较大的影响,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尺度来研究,可确定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景观间隙度分析,可以为研究不同的生态学过程在景观中的扩散、转移提供必备的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