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21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81.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的变化对束缚水饱和度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不同煤阶煤储层的煤样进行覆压低场核磁共振系列实验,采用谱图形态经验判定法对核磁T2截止值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煤阶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对保德和韩城区块的束缚水饱和度开展了动态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并且在有效应力增加初期变化最为强烈;由于孔隙结构的差异,这种应力敏感性在保德区块表现得更为强烈。动态预测结果表明:由于保德区块储层埋深变化范围较小,其初始束缚水饱和度受埋深影响的总变化量小于韩城区块;埋深较浅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应力敏感性更强,但开发过程进行到末期后,束缚水饱和度总的增加幅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82.
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是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最常用的一种图件。通过对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所展示的复杂地质构造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三维可视化查询和显示,可以有效地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重点海域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及可视化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模型构建流程,基于Open Inventor平台开发了地质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软件,结合实际海洋地质地震勘探解释成果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模型构建方法可以有效地建立地质体三维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3.
为弄清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及应用,系统分析了水合物油气系统发展历程和技术特色,总结了该技术在墨西哥湾、水合物脊、阿拉斯加北坡及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认为: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是在研究类似含油气系统中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逸散模拟基础上,对地质模型网格和地质时代进行细化设置,达到对不同地质时期水合物的分布、热成因/生物成因甲烷气的运移、稳定带内水合物形成时期和资源量进行模拟的目的。系统的模拟可以证实含气流体的运移是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可以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空间分布、地质演化,热成因气和生物成因气生成、运移、聚集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过程,还可以定量计算水合物资源量。目前,中国对于该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深入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大力推广,以提高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理论研究及勘探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884.
885.
广东新洲-河台金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U-Pb法、Pb-Pb法、Rb-Sr法和K-Ar法测定了新洲矿区合矿围岩的时代,结果表明,金矿围岩形成于688Ma前,之后至少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铅、硫、碳、氢和氧等稳定同位素数据证明,新洲等金矿成矿物质来自围岩,成矿溶液为变质热液,由新洲向西或沿西南方向有岩浆热液加入。从英德到高要沿吴川-四会断裂带铅同位素组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与矿床规模和金品位之间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找矿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86.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results, two higher accuracy explicit solutions to the dispersion equation for wave length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se two solutions have an accuracy of 0.1% over all wave lengths, which is sufficiently complet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several previous explicit solutions also have been reviewed and compared herein. In comparison with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two solutions are as good as Wu and Thornton's solution (which has a good accuracy over all wave lengths, but its calculation formula is so complex that it is hard to be used with a hand calculator), and are better than the other solutions, they may be rather useful in practical calculation with a hand calculator or computer.  相似文献   
887.
大通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总土地面积309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78km2,占总面积的64%,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88.
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其复杂的微观分布特征,现有考虑单一赋存形态的岩石物理模型无法对其进行精确表征.此外,水合物饱和度和赋存形态的耦合影响,导致水合物地层弹性响应机理不明和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精度偏低.本文依据不同赋存形态水合物与沉积物颗粒的作用机制,结合Voigt-Reuss-Hill平均、SCA-DEM模型、广义有效介质模型、Wood公式、Gassmann方程、Hill方程和Backus平均等建立了同时含六种赋存形态的水合物地层岩石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不同赋存形态水合物地层弹性参数对水合物饱和度敏感性不同,可以为水合物赋存形态识别和饱和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捕捉不同实验方法测量的声学响应并揭示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及其演化机制.Mackenzie三角洲Mallik 2L-38井的应用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一赋存形态,考虑多重赋存形态建模可以有效提高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精度.最后,利用Nankai海槽AT1-MC井和Hikurangi陆缘U1518B井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数据开展了水合物饱和度和多重赋存形态百分比同步量化表征,结果表明预测的水合物饱和度与电阻率或核磁...  相似文献   
889.
准确、快速计算水平层状VTI(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ic)介质的走时和射线路径是实现VTI介质地震叠前时间偏移和微地震监测速度建模的基础.水平层状VTI介质射线追踪的常用算法包括打靶法和最短路径法.打靶法原理简单、实现容易,但在长偏移距时存在微小初射角度变化导致射线路径巨大扰动的问题;最短路径法原理直观,但需要沿射线群速度方向(群角)计算走时,计算特定群角对应的群速度值需要先搜索对应的相速度角度(相角),显著降低了计算效率.本文综合打靶法和最短路径法的优点,从震源同时出射一系列射线,以这些射线到达界面的交点构成稀疏的网格节点,自适应加密实现检波点周围网格节点间距高于精度要求,采用插值算法获得检波点的走时和动态网格方法获得不位于网格节点上的检波点的射线路径.本文方法严格计算已知相角对应的群角和群速度,未使用弱各向异性群速度近似公式,适用于任意强度各向异性VTI介质qP、qSV和qSH直达波和反射波射线追踪;以相角确定震源出射射线,不用遍历群角和群速度对应关系.同传统最短路径方法的数值实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效性,非常适合于需要多次正演计算的地震叠...  相似文献   
890.
义敦岩浆弧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由甘孜—理塘古特提斯洋在晚三叠世向西俯冲形成。由于缺乏对区内前寒武系变质岩石的研究,制约了对该岩浆弧构造演化过程和大地构造属性的深入认识。义敦岩浆弧前寒武系变质岩中发育大量的绿泥石,通过详细的镜下鉴定工作,并利用电子探针对该套变质岩中的绿泥石进行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变质岩中的绿泥石均为富铁种属的蠕绿泥石,其化学成分主要受泥质岩类控制,暗示其形成于相对还原的环境;绿泥石四面体位置置换类型为Al IV对Si的替换,八面体位置置换类型以Fe对Mg的置换为主,以Al VI对Mg的置换为辅,反映其形成于相对酸性的环境;绿泥石具有较低的Si含量,较高的Fe、Mg和Al IV含量,且成分中Al IV与Al VI含量相近,说明该绿泥石为变质成因,主要由黑云母发生水解作用形成;绿泥石温度计估算其形成的温度范围为352℃~443℃,平均值为404℃,与其共生的多硅白云母指示其形成压力为0.57~0.90GPa,平均值为0.73GPa,说明义敦岩浆弧变质基底经历了中压型变质作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义敦岩浆弧具有扬子地块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