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轨道站点是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线网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科学的轨道站点分类,对了解城市功能分区及评价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轨道交通站点时间序列客观记录了所观测的站点在各个时刻点的重要信息,研究其时间序列聚类,是认识和理解轨道交通站点时间序列形成本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挖掘轨道交通站点时间序列中隐含的有较高价值规律知识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北京IC卡轨道站点刷卡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描述轨道站点的4个数据集,即工作日进站数据集(WB)、工作日出站数据集(WA)、休息日进站数据集(RB)和休息日出站数据集(RA);并首次引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符号集合近似(SAX)方法)对4个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实现了高维数据的有效降维和轨道站点之间的相似性度量。采用层次聚类方法并根据聚类有效性DB指数确定将195个站点分为8类更为合理。通过分析每类站点的日客流特征和空间位置分布情况,为轨道交通站点规划设计和管理服务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微博签到是一种典型的基于位置的社交服务,反映出社交用户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海量的社交位置签到数据为城市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基于香港、深圳两个城市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时间段内的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从签到数据空间特性、旅游热点分布和居民活动空间3个方面对城市空间进行了综合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签到事件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并根据空间扫描统计结果依次标识出签到事件高值聚集区;针对旅游类签到数据分析发现两城市旅游关注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且峰值与我国假期时间分布相吻合,旅游热点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地带;以签到事件的规模、强度和集聚程度作为居民活动的表征分析城市活动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居民活动的核心圈层受到传统行政区划影响但分布已初步呈现"多心开敞"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33.
陈正洪  孟斌 《岩土力学》1995,16(3):62-69
从几十个典型事例出发,分析了我省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降雨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较好地揭示了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对10项降雨气候因子与逐月滑坡泥石流次数作逐步回归,筛选出日降雨量≥50mm(暴雨)天数为最紧密因子。  相似文献   
34.
针对项目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着重分析了2007年面上项目(原自由申请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及地区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在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2006年底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同时介绍了2006年部分学科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35.
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类型区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2010年北京市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分行业视角对北京市城区职住空间结构及其类型区特征进行详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结构均有3个主成分因子构成,其中就业空间结构包括综合服务业、流通地产服务业与二产、高科技产业等主因子,居住空间结构则由一般服务业、流通生活服务业与二产、科技和教育产业等主因子构成,且不同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主因子的空间关联强度存在差异。采用GIS分组分析方法可将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划分为5种类型区,即流通生活服务业与二产居住集中区、流通生活服务业与二产职住综合区、一般服务业职住综合区、职弱住强型科教优势区和职强住弱型科教优势区。分析发现,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结构形成主要受到历史力、市场力、政府力和个体力等因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
孟斌  张远索  王娟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9):1049-1050
<正>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互联网+"和各种传感器的不断涌现,使得通过感知技术和城市计算研究人们对文化的主观感受和认知成为可能。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为有效实现对首都北京城市文化的精准分析和刻画,同时为促进城市大数据研究在城市文化感知领域的实践应用,研讨、交流城市文化感知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探讨城市文化感知与计算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和  相似文献   
37.
孟斌 《河南地质》2008,(11):40-40
去年房地产行业风起云涌的“地王”,在低迷而暗淡的楼市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随着上海、广州、成都、重庆、长沙、武汉等城市卷入“地王退地”风波,“退地潮”开始蔓延到郑州。  相似文献   
38.
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对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打造“一流”课程、推动“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与创新、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应用型课程体系和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GIS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痛点”问题,提出了教学创新的理念及思路,提出将探究理念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融合OBE理念,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落实研究性理念,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随后,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评价和研究5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创新的方法及途径,最后总结了本课程教学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39.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26,自引:15,他引:111  
利用中国1952~2000年各省区的人口、土地利用和人均GDP等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可利用土地、人口和GDP总量的空间中心计算表明,空间中心统计是一种简单有效刻画要素空间分布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的计算,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不失为一种深入理解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的重要和有益的方法。对不同年度的Moran's I和Local Moran I的分析也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0.
构造成矿与成矿构造是2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成矿构造指的是与矿床形成及改造有关的构造,为传统的构造地质学,被应用在矿床学中。构造成矿理论的研究以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过程动力学及其它地质学科为基础,将构造活动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热动力构造—物理化学系统的综合研究。重点强调了构造不仅仅是作为控制因素,而重要的是在成矿作用的主导地位,更多地强调地壳构造活动、构造演化与成矿元素物质运动的统一和因果关系。构造成矿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区域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构造成矿定位机制、构造成矿流体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