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垃圾场填埋气近年来被开发为一种生物能资源,但开采过程填埋气的泄漏也会带来爆炸、加剧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实时监测填埋气泄漏过程对合理开采填埋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电阻率法对封场系统中填埋气的逸出过程进行监测实验,探究电阻率法对于该过程的监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对填埋气泄漏均具有较好的定性监测能力。气体泄漏区域在电阻率监测剖面中表现为高电阻率变化比区域,并且泄漏量可以根据电阻率变化幅度定性表征,该方法可大致确定气体泄漏通道位置及气体泄漏范围。电阻率法易受降雨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且对含气区域的边界界定不明显,应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进行监测,为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可与土壤剖面气体采集探针相结合。  相似文献   
42.
CCD星点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荷耦合器件CCD星敏感器的关键问题是星图识别,星图识别就是从星敏感器获得的原始星图中获取星的位置和星等信息。在介绍星敏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电荷藉合器件(CCD)天文定位的应用和优点,重点分析了Moravec算子、Frstner算子、Harris算子等几种点特征提取算子的原理和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43.
岩石峰后阶段的变形承载规律对巷道破碎区围岩的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岩石峰后阶段的破裂演化规律与承载特征,以砂质泥岩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控制应变量为峰值应变不同倍数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应用非线性分形理论阐明了峰后破裂块体的分布规律。基于试验结果,构建了峰后含贯通破裂面岩样的力学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砂质泥岩全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单峰状与多峰状两种形态的峰后应力跌落方式;(2)峰后阶段,试样破坏模式由低倍峰值应变下的张性破坏逐渐转变为高倍峰值应变下的剪切滑移破坏;(3)同应变量下试样破裂块体的分形维数内部大于外部,且二者与试样的峰后应变倍数值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4)岩石在峰后阶段的持续破坏方式与块体间接触破裂面特性有关,破裂块体仅会在一定的倾角范围内沿破裂面滑动,依据所建立的分析模型可准确解释砂质泥岩峰后阶段破裂承载特性与块体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4.
我国蒙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露天煤矿高强度开采引起地下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导致松散层水位大幅下降、地表河流流量衰减、生态环境破坏。为揭示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在截水帷幕下的松散层水位演化规律,分析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地下水分布特征和采动对松散层水位的影响,开展截水帷幕下的松散层水位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试验,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截水帷幕下内蒙古扎尼河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松散层水位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态脆弱露天矿区松散层渗透系数大、水位埋藏浅;露天开采对矿区松散层水位影响巨大,矿区周边数千米范围内的松散层水位下降数米到数十米;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发现,截水帷幕外侧松散层水位抬升幅度与帷幕长度呈正相关关系;远离帷幕的水位变化速率较为平稳,靠近帷幕附近的水位变化相对剧烈;扎尼河和元宝山露天煤矿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帷幕外侧松散层水位升高3.43~9.12 m,帷幕内侧水位降低3.21~10.15 m,外侧水位抬升幅度与截水帷幕完成率成正比。截水帷幕作用下的松散层水位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结果可指导现场工程应用,截水帷幕能够显著抬升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周边松散层水位,保护矿区松散层水资源。   相似文献   
45.
朱鹏  石丽红  焦明连  刘晓东  孙浩 《测绘科学》2021,46(11):159-165
针对互联网媒体数据中地名信息表达不规范、实体边界不清晰、地名简化表达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神经网络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通过ALBERT层学习字级别特征表达与BiLSTM层提取文本上下文语义特征,由CRF层获得全局最优标记序列,更有效地识别并提取中文地名.数据测试表明:相较于BiLSTM的地名识别模型,本文模型精确率提高12.89%,F1值提高10.83%;相较于BiLSTM-CRF的地名识别模型,本文模型精确率提高3.56%,F1值提高2.1%;相较于ALBERT-CRF的地名识别模型,本文模型精确率提高1.22%,F1值提高0.72%.  相似文献   
46.
海洋二号卫星(HY-2A)校正微波辐射计(CMR)水汽产品是全球海洋水汽探测的重要数据源,对于全球天气系统演变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ECMWF数据为参考,对2015年CMR海洋、陆地、海冰等不同标识的水汽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精度检验,分析了CMR海面水汽数据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极地海域CMR陆地+海冰异常水汽数...  相似文献   
47.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天山—内蒙海西晚期褶皱带镶黄旗复向斜内。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以及邻近的火山角砾岩脉群内,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电气石脉组成,金矿石品位较高。围岩蚀变自含金矿脉向外分别为硅化、电气石化、钾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同硅化和电气石化有关。硫、碳、氧和氢同位素数据以及黄铁矿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同斑岩体有关的金矿化和在火山角砾岩脉群中产出的金矿化是同源不周演化阶段的产物,高f_(o2)和低pH值的物理化学环境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8.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天山一内蒙海西晚期褶皱带镶黄旗复向斜内。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以及邻近的火山角砾岩脉群内,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一电气石脉组成,金矿石品位较高。围岩蚀变自含金矿脉向外分别为硅化、电气石化、钾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同硅化和电气石化有关。硫、碳、氧和氢同位素数据以及黄铁矿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同斑岩体有关的金矿化和在火山角砾岩脉群中产出的金矿化是同源不周演化阶段的产物,高fO2和低pH值的物理化学环境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9.
交叉节理普遍存在于实际岩体中,但其对岩体力学破裂特性的影响至今未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制作了含3D打印交叉节理试样,采用声发射、CT扫描技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分析手段对单轴条件下含交叉节理试样的力学及破裂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主节理倾角较小时裂隙的分形维数DB与单轴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之间的变化关系比主节理倾角较大时的一致性更好,前者破裂模式的规律性好于后者。(2)主节理倾角较大时压密和弹性阶段节理和块体之间在张拉作用下会产生聚集性微破裂声发射事件,主节理倾角较小时不会产生这种现象。DIC应变云图中裂隙扩展路径上的微应变先于宏观破裂,可通过计算压缩条件下微应变最大区域预测破裂模式。(3)主节理对起裂角和裂隙扩展模式起主要作用,且声发射和分形特性具有统一性。次节理平行最大主应力时,总损伤主要由主节理扩展造成,累积声发射事件数量AAEE和DB均最大。AAEE和DB越大,破裂模式越复杂。(4)三维破裂模式以节理端部扩展产生的2~3个张拉翼裂隙面为主,内部三维宏观裂隙面上存在由不完全张拉破裂引起的非连续结构。  相似文献   
50.
传统岩石钻孔取芯制备的试件存在同批次内部结构不明确、力学性质差异大等缺点,而插缝法制备试件存在预制节理产状不易控制、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3D打印技术克服了传统试件制备方法的不足,但试件存在强度低、塑性高的缺点。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无节理完整试件A-1-1和非贯通平行四节理试件B-1-1,并进行了真空干燥处理和单轴压缩试验,对试件B-1-1进行了CT扫描试验和内部裂隙三维重构。获得了单轴压缩后该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表观破裂模式和试件B-1-1内部裂隙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件A-1-1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未干燥试件的对比说明真空干燥可提高试件强度减小塑性变形,为3D打印试件在岩石力学领域的适用性研究提供参考;试件A-1-1的应力-应变曲线与煤岩对比,表观破裂模式与中砂岩的对比均相似,说明3D打印试件可用于类似岩石的力学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翼形扁颈漏斗状"破裂模式是使非贯通平行四节理试件失去承载能力的主要破裂模式,其裂隙产生、扩展、贯通演化规律表现为复杂的拉剪组合演化,且内部破裂模式与表观破裂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表观破裂模式不能准确表征内部破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