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81.
云南马头湾透辉石花岗斑岩锆石SHRIMPU-Pb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英  夏斌  张玉泉 《地球学报》2003,24(6):552-554
位于云南省西部鹤庆县北衙Pb、Au等矿区西边的马头湾透辉石花岗斑岩锆石SHRIMPU—Pb年龄为34Ma,反映该岩体的岩浆在上侵定位时的结晶时间或成岩时间,相当于渐新世,属于喜马拉雅期;成岩时间还表明:控岩的哀牢山-金沙江走滑拉分的深断裂带受控于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的碰撞(45Ma左右),其年龄基本相当或略晚于前者,表明其成因与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2.
旅游信息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信息依赖型产业,旅游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和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旅游者和旅游规划管理部门的需求出发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使旅游者和旅游规划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和检索自己所需要的旅游信息,而且能够促进旅游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旅游信息的共享,打破对旅游信息的封锁;旅游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从整体上对旅游业进行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有利于旅游业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滇中地区砂岩铜矿矿物分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中地区砂岩铜矿形成于紫色层向浅色层过渡的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矿体具明显的矿物分带,从紫色层向浅色层,金属矿物依次按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变化,这种分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顺层分带,另一种为垂直分带,引起矿物分带的原因是由于具氧化性的含铜卤水和具还原性的含硫溶液相互反应,造成了不同矿物的先后沉淀。  相似文献   
84.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形成于白垩系高峰寺组凹地苴段、马头山组六苴段和大村段,以六苴、郝家河及大村铜矿床为代表。不论是硫同位素,还是氢氧同位素、铅同位素,六苴铜矿床和郝家河铜矿床均不相同。六苴铜矿硫化物中的硫以来自围岩为主,成矿溶液来自上部天水和建造水,成矿金属物质来自围岩,推测成岩成矿作用是主要矿化机制。而郝家河铜矿,成矿物质更多的是来自地下深处,与深部地下水循环作用有关,表明郝家河铜矿床以改造成矿为主。  相似文献   
85.
根据前人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地质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指出新生代的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处于张性应力场中,应力场是控制该区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采用Maxwell粘弹性模型,对新生代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瓯江运动期,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右旋拉张环境;玉泉期的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弱拉张环境。研究表明丽水西次凹LS36-1-1井以西,MYF-1井以南的缓坡带是比较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灵峰凸起带因为应力值偏高有可能导致运移到此处的油气已经沿断层逸散或者被破坏。  相似文献   
86.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深水油气资源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浅海油气苗调查及浅井钻探以来,南海北部边缘盆地迄今在陆架浅水区已勘探发现多个油气田,建成了一定储量规模的油气产能,基本构成了南海北部油气富集区的格[JP2]局。然而,如何保持油气可持续发展,尽快寻找油气储量接替的新领域,这是该区油气勘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与世界深水盆地一样,颇具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近期LW311深水探井钻探的新发现表明,其应是该区油气资源接替非常现实的战略选区和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中国东部陆上及海域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重点对CO2成因及运聚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利CO2分布区进行了初步预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陆上诸断陷盆地与东南沿海海域的东海盆地及南海北部大陆架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CO2气藏及高含CO2油气藏中,CO2均属典型的火山幔源型成因,其运聚富集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导气配置作用,CO2气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幔源火山活动伴生的大量CO2;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莺歌海盆地CO2气藏及含CO2油气藏中的CO2,属于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成因,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的局部上侵活动与沉积巨厚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作用,其运聚分布具多期和分层分区的特点。因此,根据不同成因类型CO2运聚成藏规律,可以追踪气源,分析和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的运聚分布,评价其资源潜力,为天然气勘探部署及决策提供依据,降低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88.
吕宝凤  李文铅  夏斌 《新疆地质》2005,23(4):391-395
柴窝堡凹陷位于博格达山和伊连哈比尔尕山之间,是在海西早期褶皱岩系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山间盆地.经历了裂谷与前陆盆地、坳陷型盆地和再生前陆盆地等几个不同类型原型盆地的叠合,上二叠统一中生界以陆相沉积为主,生、储、盖、输导、圈闭等基本成藏要素都具备,诸成藏要素综合配套的结果,形成以次生、混源、复合型的油气藏为主,上二叠统自生、自储、自盖型组合最有意义,中部的柴窝堡褶皱构造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9.
湘东地区板杉铺加里东期岩体是一套具埃达克岩性质的花岗闪长岩。该岩石具有高的SiO2(~70%)和Al2O3(~16.5%)、中等高的Na2O/K2O比值(普遍大于1.0,可达1.4)和低但可变的Mg质指数(Mg#= 37-59)。相对高的Sr(均值: 520 ppm)和Ba(1052~1502 ppm)以及低的Y(<12 ppm)和Yb(<1 ppm)丰度,导致该岩石具有低的Rb/Sr(0.17~0.42)、高的Sr/Y(34~64)比值,以及LREE强烈富集[(La/Yb)N= 27 ~ 71]而铕弱负异常(Eu/Eu*= 0.76 ~ 0.91)的稀土配分模式。因此,板杉铺岩体源区岩可能为石榴角闪岩或石榴角闪岩-角闪榴辉岩过渡相。但低Nd和高Sr同位素组成[?Nd(t)= -6.7 ~ -8.4],(87Sr/86Sr)i= 0.7078 ~ 0.7140]说明它们并不来源于俯冲的玄武质洋壳或亏损地幔;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i=18.22~18.78]、高微量元素比值(如Ba/La=~15-28、Th/Ce=0.29-0.36)暗示深海沉积物及再循环的陆源沉积物可能已卷入这些岩石的成因。结合区域地质、地层和构造事件,我们认为,早古生代可能的陆-弧-陆碰撞是导致研究区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产生的重要机制,而源于先前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则诱导了加厚的中酸性弧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可能经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过程最终形成了板杉铺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华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厘定不仅揭示早古生代时期华南地区经历了地壳增生事件,对正确理解华南、特别是扬子板块东南缘Au-Sb-W-Cu等多金属成矿作用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南海火山玻璃的分布特征、化学成分及源区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南海火山玻璃的分布特征、化学成分及源区,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火山玻璃含量基本呈南北向分布,由北部、西部、南部大陆架分别向中部、东部深海盆逐渐增加;柱样沉积物中的火山玻璃在深海盆出现的层数多、含量大.火山玻璃化学组分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表层沉积物中的火山玻璃属于安山岩,柱样沉积物中的火山玻璃的岩石类型广泛,主要属于安山岩和流纹岩.菲律宾岛弧火山带、南海深海盆火山喷发以及印尼岛弧火山带是南海火山玻璃主要源区,火山玻璃搬运和沉积主要受台风、越赤道气流和环流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