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哈尔滨延寿地震台属单点观测,能记录到丰富的前兆信息。文章通过对几次地震前台站CZB-1型竖直摆倾斜仪记录数据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倾斜前兆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观测点周边350km范围内,延寿台竖直摆倾斜在震前有较好的短期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22.
一、充分认识宅基地问题的复杂性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现行的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出台的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基本没有区别,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环境。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23.
三峡库区上地壳S波衰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峡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2015年2月记录的1300多次ML>1.5小震事件6000多条射线的S波数据, 利用S波衰减层析成像技术获得了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上地壳QS成像分布图. 结果显示, 三峡库区上地壳QS值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沿水库近岸区主要为QS高值区, 外围NE, NW, SW和SE 等4个方向上均存在QS低值异常区, 这是由于这些异常区位于不同地层转换带, 岩层较易破碎, 易于库水渗流所致. 在巫山—秭归段剖面上, 本文QS成像结果与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基底至上地壳底部之间岩层的Q值变化形态基本一致, 前者均值比后者低, 反映了上地壳深部介质对地震波衰减特性的影响. 2013年巴东MS5.1震群活动和2014年秭归MS4.5, MS4.7震群活动均分布在QS高值与低值过渡区, 这种区域的地下介质位于“软”、 “硬”转换带上, 岩层易破碎, 应力和能量易集聚, Q值易受水的渗透引起变化, 从而降低发震断层抗剪切强度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24.
低频前驱波频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驱波是一种暂态信号,是在震源成核过程中发射出的低频波,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短临前兆信息。选取功率谱、傅里叶谱和边际谱分析方法,对黑龙江及邻区3次中强地震前,水位和竖直摆倾斜共5次低频前驱波异常进行分析,给出水位和竖直摆倾斜低频前驱波频谱特征,丰富了3种前驱波信息提取方法在黑龙江及邻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29?ε????????????????????????????36???????????????????????????????ж??????????????????????????????????????????ε?????????????????????????????????????????????????????29?ε??????????4????????????????????????????????????????????????????е??????????????  相似文献   
26.
三峡水库蓄水后,秭归盆地内部仙女山断裂北端邻近区域内发生多次3.5级以上地震,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备受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该区域秭归井动水位的变化、水化学特征以及同期GNSS形变数据,结果显示:①秭归井水位的快速变化主要受该区域构造应力变化的影响,前期以拉张应力为主,后期区域应力变为挤压状态;②GNSS应变场特征显示面膨胀率高值区位于三峡库区周边及其南部,极高值区恰好位于仙女山断裂北部,且GNSS时间序列与秭归井水位的涨落存在较好的同步性;③2020年10月初开始的震群与该地区持续6个月的挤压状态有关,表明研究区应力积累已经超过岩层抗剪强度,岩层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27.
针对煤矿井下开采中严重影响巷道布设和掘进效率的分叉煤层问题,本文借助于楔形模型和90°相位Ricker子波开展分叉煤层时间域分辨率的探讨.在上下煤层厚度小于地震子波λ/4的情况下,将Rayleigh准则和Ricker准则扩展应用到这种特殊的薄互层中,扩展后的Rayleigh准则和Ricker准则分别对应于调谐曲线中的调谐厚度点和视厚度零点,即分别指示泥岩夹层的定量和定性识别情况.利用AVF技术对泥岩夹层分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分辨率准则条件下,上下煤层厚度、泥岩夹层厚度与子波峰值频率具有反比例函数关系;定量识别泥岩夹层所基于的子波峰值频率要高于定性识别的情况;泥岩夹层分辨率极限的精准读取与识别受到地震记录信噪比的影响.综上所述,该讨论可为地震方法分辨和识别分叉煤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ú?????????????й????????????????????  相似文献   
29.
基于超声波速度测试的煤样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具有无损的特点,但究竟基于何种弹性参数计算方法效果更佳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测试10组煤样沿0°、45°和90°三个方向的纵、横波速度,基于动杨氏模量和动泊松比(动弹性参数法),以及拉梅常数(拉梅常数法)分别计算两种脆性指数(BI(Ed,υd)和BI(λ,μ))及其误差(εBI(Ed,υd)和εBI(λ,μ)),以及脆性指数各向异性值(ABI(Ed,υd)和ABI(λ,μ)).进一步从脆性表征、计算精度和各向异性刻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结算结果,分析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煤样脆性指数相关性较高,但BI(Ed,υd)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BI(λ,μ),即具有更高的离散度;计算误差εBI(Ed,υd)的均值高于εBI(λ,μ),但除了个别煤样的εBI(Ed,υd)值较大外,绝大部分煤样的εBI(Ed,υd)值较低,在可接受范围内;个别煤样的ABI(λ,μ)为显著的负值,限制了该型脆性指数计算法在煤各向异性评价方面的适用性.综合而言,除了脆性指数为相对值(0~100)外,基于动弹性参数的脆性指数计算法性能更优,能够为煤层气储层脆性评价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0.
我们首次采用JCZ-1型地震仪观测资料研究地球环型自由振荡,2011年日本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和2005年印尼8.6级地震后武汉地震台JCZ-1型地震仪观测到了其激发的环型自由振荡,我们从中检测了基振型0T2 ~0T67和一次振型1T2 ~1T50等振型的本征周期,与PREM的理论值比较,误差比小于0.5%,补充了PREM中未提到的几次振型的本征周期:0T11、0T15、0T19、1T4、1T5、1T14,并观测到了日本地震0T2、0T6、0T7 和0T8振型的多峰值现象。研究结果也表明了JCZ-1型地震仪具有良好的观测超低频长周期地球自由振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