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测绘学   221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695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贵州凤冈-湄潭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出露良好、层序完整、沉积现象丰富,为研究沉积相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本文通过凤冈-湄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野外剖面测制、样品采集及室内测试鉴定等手段,对栖霞组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测井曲线等多种相标志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栖霞组处于局限浅海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整体处于水深数米到数十米浪基面之下,水动力条件较弱,海水欠流畅,海底贫氧或缺氧,盐度多高于正常海水的盐度。部分时段水体更深,水体环境更为闭塞、贫氧,水动力条件更低。根据水体深度和水动力条件等的物质表现,又分为潮下、台内洼地和台内滩3个亚相,以及生物碎屑滩、深水泥、静水泥3个微相。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有机碳、热解等有机地球化学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3个方面对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钻遇的九佛堂组和义县组暗色泥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秀D1井义县组上部泥岩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九佛堂组泥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义县组泥岩为低成熟-成熟阶段.该评价结果为秀水盆地下一步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3.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相标志、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梧桐沟组沉积时期,鲁克沁地区湖盆经历了由断陷湖盆向坳陷湖盆转换的过程。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东西两侧发育水下扇沉积,扇中水道形成多期叠置的厚层泥质砂砾岩沉积,砂砾岩分布面积大,物性较差。梧桐沟组二段和三段沉积时期,湖盆水体变浅,湖岸坡度变缓,研究区东西两侧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了几套厚10~15 m的砂砾岩沉积,分选性好于水下扇形成的砂砾岩,物性相对较好。相比较而言,扇三角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水下扇砂体顶部的含砾砂岩是较好的储集体。该研究成果将对鲁克沁稠油聚集带储集层预测及区带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甘肃党河南山某金矿碲化物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首次在甘肃党河南山某金矿中发现了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金矿、碲铅矿、碲铋矿等碲化物。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图像观察,发现研究区碲化物均较为细小,赋存状态多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无连生、交生现象,但空间上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多被黄铁矿包裹或产于黄铁矿、石英粒间和黄铁矿裂隙。根据不同碲化物与黄铁矿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推测其形成顺序为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银矿。依据碲化物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温度,对其形成时fTe2与fS2进行了限定,lgfTe2范围为-15.2~-11.2,lgfS2范围为-16.7~-14.4。并认为金矿中Au、Te来源与加里东期埃达克质斜长花岗岩体有较大联系,可能为俯冲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与地幔楔相互作用,将成矿元素富集后带入近地表形成含碲化物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5.
吴家楼铜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床。通过普查对吴家楼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NW向断裂控制了含铜石英脉及孔雀石化重晶石化碎裂岩的分布。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展地球物理化学勘查,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铜矿体。  相似文献   
996.
综合应用有机碳丰度、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和有机显微组分等多项指标,对松辽盆地双城凹陷下白垩统营四段烃源岩进行了分析,以揭示该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并探讨该凹陷内原油的可能来源.结果显示,营四段烃源岩有机碳(TOC)含量平均为2.97%,有机质类型为Ⅱ型,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高等植物,其次为层状藻等水生生物,镜质组反射率(Ro)为0.83%~1.10%,处于生油窗内.烃源岩甾烷分布以C27、C29重排甾烷为主,规则甾烷以C29占优势,具有高丰度重排藿烷,伴有早洗脱重排藿烷(C30D/C30H比值平均为0.68,C30E/C30H比值平均为0.32),反映沉积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的淡水半深湖-浅湖.双城凹陷原油为高蜡低硫轻质油,碳同位素平均为?29.69‰,来源于营四段烃源岩,其中登三段原油重排藿烷相对丰度较低,为烃源岩成熟度较低时生成的原油运移成藏;营四段原油重排藿烷相对丰度较高,且其与深度的变化规律与烃源岩基本一致,反映为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997.
夏强  陶迎春  张红  刘进  高文超  虞欣 《北京测绘》2018,32(1):97-102
依据国家对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成果数据提交要求,结合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的实际情况,并在分析了普查数据质量问题来源的基础上研发了"北京市地理国情质量检查软件"。文章主要介绍了此质检软件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自动质量检查项的设计开发流程、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对大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常控制做了详细说明。实践表明此软件对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的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和大数据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基岩水井压裂增水技术自研发以来取得较为良好的增产效果,但该技术目前仍存在适用性差、增产效果不确定等问题。基于压裂增水过程中流体流态和裂缝宽度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确定了提高压裂液粘度是较为经济、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开展了水井和中低温地热井清洁型凝胶压裂液配方的设计工作,进行了稠化剂、pH值调节剂、交联剂和破胶剂选配与性能实验,研发了适用于水井和中低温地热井(30~80 ℃)清洁型凝胶压裂液体系并开展现场试验。对凝胶压裂液配液应用难点与使用成本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水井压裂增水技术在压裂液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基岩复杂地层因其地层稳定性差,易出现塌孔、掉块、缩径和漏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水井钻探工程质量和钻探效率。膨胀管技术是解决复杂地层护壁技术难题的有效措施,但常规的膨胀管技术成本高、工艺复杂,不适用于水井钻探成井工作,基于此开展了封隔器式膨胀管技术研究工作。该技术使用封隔器作为膨胀机构,使薄壁金属管在目标层段胀开并紧贴井壁,达到护壁、堵漏和套管补贴的目的。本文介绍了膨胀管系统研发与施工工艺,并实施了膨胀管护壁与套管补贴修复现场试验,实现了膨胀管技术在水井钻探成井领域中的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与南海扩张运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盆地内构造变形信息对南海多期次的扩张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为研究珠江口盆地构造变形特征与白云凹陷构造演化,本文对横跨珠江口盆地的三条区域地震反射剖面及过白云凹陷沉积中心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同时对白云凹陷主控正断层系统开展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过珠江口盆地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三条区域地震反射剖面都反映“三隆夹两坳”的结构特征;剖面对比发现盆地中部吸收的累计构造变形量最大,其中白云凹陷最为突出。对白云凹陷内的控凹正断层系统展开的2D-Move几何学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凹陷主要受控于三条北倾的铲形正断层,活动时间集中于T80~T70(约38~32 Ma)。结合白云凹陷反映的强烈活动时间和沉积分布特征,我们认为白云凹陷的形成可能与南海北部早期伸展作用相关,期间可能叠加了西北次海盆的扩张作用;西北次海盆扩张作用结束后,整个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都受到了东部次海盆扩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