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367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3篇
  1938年   6篇
  1936年   12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为例,探索了城市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编写、对接、审核、发布的整体工作流程,阐述了城市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的数据基础、内容设计、制图设计等内容形式设计,并对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持续发布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差异沉降是造成路面破坏、影响行车速度和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筋土技术作为经济性良好的治理措施被广泛应用。为研究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在差异沉降下的变形规律和沉降控制性能,设计了加筋土垫层和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差异沉降对比模型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揭示了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对差异沉降控制的有益效果。试验发现:①预应力加筋垫层可以有效地降低差异沉降。②预应力加筋垫层有利于调节软硬路基交界面附近的“断崖式”差异沉降。③预应力加筋垫层对能量的耗散和传递能力更好。④附加应力从垫层传递到路基顶部时发生应力叠加,在该处呈现增大突变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加筋土结构在差异沉降频发路段的工程应用和控制性能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3.
基于野外地质露头观察、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和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沉积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石千峰组主要发育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和南部海陆过渡的潟湖、沙坝等沉积环境,石千峰期,古气候干燥炎热,沉积古地形相对平缓,物源供给充足,形成了一套紫红色、棕红色泥岩和浅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为主的地层。盆地北部三角洲规模大,以辫状河道发育沉积特征为主,砂体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而盆地南部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石千峰期,海水可能多次入侵盆地南部麟游-韩城-乡宁一带,发育海相夹层和沙坝沉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部的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  相似文献   
44.
豫西宜阳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在该组中部土门段砂泥互层中发现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和孢粉化石。文中依据孙家沟组沉积特征及孢粉组合区域对比,厘定了土门段的地质时代,并依据孢粉化石的亲缘植物关系和信息函数,结合微量元素Sr/Cu值指标,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了宜阳地区的古气候特征。结果显示: 土门段共发现52属孢粉化石,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与华北地区晚二叠世孢粉组合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其地质时代相当于晚二叠世长兴期。孢粉化石属种的植物亲缘关系与欧美镁灰岩统植物成分类似,表明整体上为较炎热的半干旱古气候。该成果可为华北地区晚二叠世晚期的陆相沉积环境、古植物背景以及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引言雷德多姆(Red Dome)金矿床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的奇拉戈(Chillagoe)附近(图1),目前由Elders矿产有限公司以露天开采方式开拓中,其地质储量有含金2g/t的矿石1380万吨。估计其它有用元素还有银4.6g/t、铜0.46%和锌1.0%。贱金属和贵金属产于斑状流纹岩墙与以碳酸盐为主的沉积岩接触处形成的矽卡岩内。既有内  相似文献   
46.
47.
引言1986年7月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在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苏联核试验场(KTS)附近建成了3个地震台站中的第一个。根据苏联科学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非利润环境组织达成的协议,这些台站的配置是满足建议的新全球地震台网的技术要求(IRIS,1984),且按设在内华达州南部的美国核试验场(NTS)附近装备着同样仪器的3个台站安装固定仪器。该联合计划搜集的数据意味着与监测和核实目前和将来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有关地震问题  相似文献   
48.
引言罗彼斯金矿床于1979—1985年间由卡拉汉采矿公司据勘探和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叙述,并由资历较深的作者对其岩石和化学分析作了补充,这些资料均作为论文部分正在编写中。有关矿床成因的解释是初步的。罗彼斯金矿床位于密执安州伊什珀明区。金矿发现于1880年,1882—1897年间已开采矿石195000吨。获得金1029公斤,银2057公斤。1935—1937年经Calumet和Hecla联合铜公司扩大地表和地下勘探圈定了以浸染黄铁矿为特征的另外1393000吨矿石,其平  相似文献   
49.
引言最近发现的世界第一流水平的赫姆洛矿床,其中的中部第三个矿床由金巨人矿床组成,它代表了产于太古宙赫姆洛-休伦湾绿岩带中唯一著名的有经济价值的金-钼矿体。赫姆洛矿床位于安大略省马拉松以东35公里的17号公路处(图1)。金巨人矿床的金和钼矿呈层状矿化体富集在两个主要矿层(主矿带和下矿带)内。这些矿层是含微斜长石的,并富集有Ba、Sb、Hg、As、V和B等元素。矿化体赋存于几个不同的变火山和变沉积片岩以及花岗变晶岩中。  相似文献   
50.
中国南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上分4个成矿带。时间上形成于元古代至新生代,燕山晚期为最盛时期。主要产于4个层位,表现为锡元素的初始富集,膏盐、有机质、火山物质发育为特征。重熔系列及交代系列花岗岩均可形成锡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性与其熔融程度和分异演化程度有关。构造对矿化的富集起到重要作用。锡多金属矿床可分三个成矿系列,多体系成矿系列最重要,矿床的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