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研制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系统结构、基本模块和扩展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ARC/INFO功能强大,内容涵盖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个方面,可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交易运输、测绘、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22.
为了提高MODIS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本文对常用的HIS变换法、主成份分析法、简单乘积法、Brovey图像融合算法和假彩色合成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EOS/MODIS遥感图像特点,对融合后图像进行了简单评价,最终认为使用主成份分析法的融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HDF5文件和风云三号卫星实时遥感数据结构和特点,采用HDF5文件最新的
C++Classes开发包、V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风云三号卫星实时遥感数据
提取方法,并介绍合成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真彩色图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GLOPEM 和MOD17A3NPP产品广泛用于分析全球和区域碳循环与碳扰动、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管理等研究工作中,但这两种NPP产品存在明显不同。为了了解这两种产品的差异,以陕西省为例,对2000年的GLOPEM 与MOD17A3的NP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GLOPEM NPP和MOD17A3NPP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均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趋势;(2)GLOPEM NPP普遍高于MOD17A3NPP,GLOPEM NPP是MOD17A3NPP的1.95倍;(3)两种产品的高值区出现的区域不同;(4)GLOPEM NPP的值域比MOD17A3NPP大,频率分布都呈现双峰型; (5)仅草甸植被的两种NPP比较接近,其他植被类型GLOPEM NPP是MOD17A3NPP的1.5~2.81倍。本研究结果为了解陕西省NPP状况丰富了数据信息和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25.
EOS/MODIS遥感数据的接收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在短期内也许是易事,而要长期保持高质量的地面测报工作则决非易事。我经过8年的地面测报值班工作(从观测员到预审员再到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初步摸索出5点体会。1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每一个观测员都知道测报工作的宗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地面观测规范》中的内容是什么,但如果不把这些落实在行动上,于是,迟测、早测者有之;涂改伪造者有之;天气现场不连续观测随便记录者有之;冬季不溶冰观测者有之等。因此所获得的资料也就失去其真实性。如果每个观测员都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正…  相似文献   
26.
秦岭主脊区年降水量空间插值最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静  朱延年 《干旱区地理》2017,40(3):555-563
利用ARCGIS软件,以研究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数据源,开展以下研究:(1)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普通(泛)克里金法、样条函数法和趋势面法进行直接内插。(2)利用降水量随海拔递增率,再次利用以上方法进行插值。(3)分析站点数量的变化对插值精度的影响。(4)分析插值空间尺度变化对插值精度的影响。针对插值结果,使用交叉验证法来评估插值方法的优劣,旨在找出研究区年降水量空间插值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1)研究区多年降水量与纬度呈现出很好的负相关,与其他各地理环境因子相关性很差或无相关性。(2)考虑降水随海拔的递增率后,研究区南坡西段和研究区海拔<600 m和>800 m的大部分观测站的空间内插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其它区域以及其它海拔区间的插值精度反而降低,因此使用单一线性数据作为整个研究区降水随海拔的变化率不够科学和严谨。(3)在缺少研究区不同剖面降水观测资料的情况下,权重为0.001 的正规则样条函数法是最优插值方法。(4)像元尺度在50~1 000 m间的变化对降水插值的不确定影响甚微;插值精度与选取的插值点个数无明显相关性,当站点个数为20个时,插值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27.
农业统计、景观、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是面向农业气候区划的专题服务数据库,不仅工作量大、繁琐,而且数据信息多样。建立完整、规范、实用的背景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是农业区划工作的坚实基础,也是建立农业气候区划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1 数据库设计原则信息量庞大、数据多样,是背景数据库的一大特点,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显得特别重要。农业气候区划试点省(市)包括黑龙江、北京、陕西、河南、江西、湖南、贵州等7个省市,项目完成后还要向全国推广。所面向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区域不同,数据项、内容也会有不同。作为背景数据库,…  相似文献   
28.
基于遥感资料的陕北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土高原的典型区域--陕北作为监测区域,以MODIS和TM资料作为主要数据源,从可业务化的角度采用植被指数法进行了植被覆盖率的遥感反演,对4种生态气候区植被覆盖率季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陕北生态环境治理前后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态治理后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正增长,各生态气候区植被覆盖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态治理效果最明显的区域在陕北南部.  相似文献   
29.
基于植被生长规律的陕西省植被遥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登科  郭铌 《高原气象》2008,27(1):215-221
植被类型的差异除了可表现为光谱差异外,还可表现为植被生长规律的差异。植被生长以年为周期,在这个生长周期内不同植被类型有着各自的生繁衰枯的物候节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植被生长状况的敏感指示器,一年内的NDVI所构成的NDVI的时间序列曲线是表征植被生长规律的理想方法,因此利用NDVI时间序列进行植被分类是完全可行的。利用2004年全年的MODIS资料,选取距离星下点周围1000 km以内完全包含陕西省行政区域的晴空(包括部分晴空)250 m分辨率资料计算NDVI,采用NDVI多时相最大值合成法(MVC),生成了一年的月合成NDVI数据集产品,应用ISODATA算法进行非监督动态聚类。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以往的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种植制度区划、电子地图等辅助地理信息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解译和验证,并分析了各类植被类型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表明分类结果能客观地反映植被分布的地域性;各类NDVI曲线之间差别显著,有着明显的可分性,它们如实地刻画了各种植被的生长规律,并能区分植被生长规律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30.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红碱淖水面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登科  卓静  王钊 《冰川冻土》2009,31(6):1110-1115
红碱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 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对该地区水面面积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TM、 中巴资源卫星影像对红碱淖水面面积进行解译,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红碱淖水面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 分析了引起红碱淖水面面积急剧萎缩的原因. 结果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碱淖水面面积在大幅度萎缩, 水位急剧下降. 红碱淖水面面积急剧萎缩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能的影响因素有气候变化、灌溉用水、生态环境建设、煤矿开采用水排水和水源地开采等5个方面, 其中上游河流截流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