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1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巴什布拉克铀矿区褪色蚀变Quickbird高分图像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新疆塔里盆地西北缘的巴什布拉克铀矿床是与油气还原褪色蚀变密切相关的铀矿床,但有关油气还原褪色蚀变的依据大多是地质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微观依据。本文在分析巴什布拉克铀矿化褪色蚀变岩石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开展了数据的增强处理,进一步提高了Quickbird数据对褪色蚀变岩石的分析和解译能力,并利用经过增强的Quickbird数据,对铀矿区出露的油气还原褪色蚀变岩石的空间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1)从铀矿区及周围地区的较大视野,分析了油气还原褪色蚀变岩石的总体分布特征;(2)从整个铀矿区的尺度,分析了未发生褪色蚀变的紫红色砂岩残留体的形态特点、空间展布特征等;(3)从东矿区段更大尺度,分析了处于大片未蚀变紫红色砂岩内部的灰黄色褪色蚀变砂岩的形态特点和空间展布特征。上述分析,从正反两个方面,为铀矿化褪色砂岩的油气还原成因提供了大尺度的宏观依据,并为外围找矿提供了重要信息,充分展示出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在铀矿找矿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2.
巴什布拉克铀矿区遥感油气还原蚀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巴什布拉克铀矿床油气还原蚀变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入手,开展了基于ETM数据的白垩系油气还原蚀变信息的反向增强和 基于ASTER数据的直接增强技术研究。通过对增强的油气还原蚀变信息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矿床所在的北西西向狭长的白垩系出 露范围内,西段的油气还原蚀变强烈,中段和东段的蚀变弱,从而为矿区外围铀矿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3.
新型遥感技术数据的铀资源勘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系列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成功发射,新型传感器相继问世,不断增添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更多极化方式的新型遥感数据源。这些数据源正以传统遥感数据源不具有的优势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取得了许多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从新型多光谱遥感、高空间分辨率遥感、高光谱遥感、雷达遥感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新型遥感数据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  相似文献   
74.
文章回顾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铀矿地质遥感发展的创新历程,论述了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推动了铀矿地质研究的科技进步,探讨了未来如何持续发展铀矿地质遥感,使其在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5.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地质遥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数据处理、矿物填图、模型构建等方面,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较少。然而,要解决好高光谱遥感找矿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特别是找矿方向和有利的找矿区段,否则构建的找矿模型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装备的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取的可见光-近红外(CASI),短波红外(SASI)高光谱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矿物填图方法所填的区域矿物分布图,探讨了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成矿条件,厘定了找矿要素,构建了区域成矿构造格架,分析了区域已知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索了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和最佳找矿地段。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方法,新发现了7处找矿靶区,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该成果不仅对指导柳园—方山口地区进一步找矿有重要作用,而且提出的一套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对其他地区的高光谱遥感地质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6.
通过图像显示系统,实现了铀资源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的综合处理,其内容包括资料的输入处理、资料配准和插值处理以及地学信息的增强、分解、提取、分类、叠合、复合等处理。以盛源盆地为样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利用图像的信息增强、叠合技术,研究了试验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利用图像信息的分解、叠合技术、分析了铀、钍、钾的分布格局及其地质意义;通过矿床找矿判据的复合、提取,进行了找矿靶区的初选;采用信息的分类技术,进行了盛源盆地地区铀资源的总体评价。通过上述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这个研究程度较高的老矿区,在某些重要地质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并经野外检验,预测了六片成远景地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铀资料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77.
本文运用伸展构造理论,通过野外实地观察结合遥感影像判读和室内综合研究,提出了桃村断裂为一条拆离断层。并进一步剖析了与其伴生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拆离断层和变质核杂岩的影像特点;探索了它与该区成矿作用的关系。这对认识我国东部普遍存在的先压后张断层的成因和演化,了解我国东部与铀矿及其它矿产有关的区域拉张构造背景的关系,开拓新的找矿思路是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78.
下庄铀矿田控矿因素光-能谱融合图像解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能谱融合图像处理、解译与部分野外验证,对下庄铀矿田发育的钾化蚀变带和低钍补体进行了识别与提取,指出铀成矿与钾化蚀变断裂带及低钍补体具有密切的成因与空间联系。另外,以能谱图像上发现的环状影像为线索,通过对岩体主体固结成岩后穹状构造隆升事件的研究,认为本区曾存在地幔柱,地幔柱作用引发了多种地质事件(或作用),这是形成铀矿田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9.
江西相山矿田西北部与东南部矿床侵蚀程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江西相山铀矿田是我国赣杭成矿带西段火山岩系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矿床产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内部及外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东南部矿床较少,西北部矿床无论是数量还是品位都明显好于东南部。文章通过相山矿田西北部与东南部地貌形态、花岗斑岩产状、碎斑熔岩物化性质、成矿类型的对比分析,认为这种不均衡的矿床产出规律,不是成矿地质结构差异引起的,而是侵蚀程度不同所致。从矿田西北部到东南部,矿床侵蚀深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80.
高光谱遥感技术找矿应用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光谱遥感地质找矿项目,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的国内唯一一台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地区,共采集了3500km2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光谱重建和蚀变矿物填图,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固体矿产的探测研究。从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新角度,研究了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成矿背景,构建了研究区成矿构造格架(非构造格架),提出黑石山-花牛山深大断裂带为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控矿断裂,其呈EW向区段为该区最佳找矿地段的新认识。探讨了固体矿产高光谱遥感矿床定位模型的建模思路、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金属矿产的矿床定位系列模型。强调模式找矿是高光谱遥感找矿的有效途径,在研究区开展了模式找矿的示范应用,发现了7处找矿靶区,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实践表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是可快速、大面积地提取蚀变矿物,特别是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米级)的高光谱遥感数据,从而可以识别规模小的近矿围岩蚀变,找矿实际上就是找近矿围岩蚀变,从这层意义上讲,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直接找矿的效果。航空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大面积地提取蚀变矿物的技术优势是迄今为止其他地质勘查方法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地质找矿中应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