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马振骅  刘国胜  刘炜 《大气科学》1983,7(4):419-426
推导了调频脉冲雷达和调频连续波霍达的雨回波功率计算公式.结果指出,如果选择中心波长在1.1—1.2厘米间的大频率跨度调频脉冲波或连续波,可以使回波平均功率唯一确定地、线性地正比于降雨率,而不论雨滴谱的形式如何.这样,就为精确遥感降雨率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中利用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和微波成像仪探测结果,研究了1998年7月20日21时(世界时)和1999年6月9日21时发生在武汉地区附近和皖南地区的两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以及TMI微波亮温对降水强弱和分布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中对流降水所占面积比层云降水面积小,但对流降水具有很强的降水率,它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超过了层云降水。降水水平结构表明,两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由多个强雨团或雨带组成,它们均属于对流性降水;降水垂直结构分析表明,强对流降水的雨顶高度可达15km,强对流降水主体中存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非均匀降水率分布区,层云降水有清晰的亮度带,层云降水的上方存在多层云系结构。降水廓线分布表明:对流降水廓线与层云降水廓线有明显的区别,并且降水廓线清晰地反映了降水微物理过程的垂直分布。整个中尺度强降水系统中对流降水与层云降水的区别还反映在标准化的总降水率随高度的分布。微波信号分析表明:TMI85 GHz极化修正亮温,19.4与37.0,19.4与85.5,37.0与85.5 GHz的垂直极化亮温差均能较好地指示陆面附近的降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