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655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黄土堆积过程中元素的演化与古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化学元素在地层内的演化能反映出自然条件的历史规律。而元素的演变又标志着地球的演变。黄土中元素的分布和集散规律, 既可借以说明黄土形成时的古地理、古气候环境, 又能反映黄土形成后的环境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2.
1966年邢台大震后,在山西地震带内共记录到各类震群及序列活动三十余次。本文应用刘正荣 h 值的方法,对其中的一部分地震序列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长江西陵峡新滩滑坡地震记录较之通常滑坡记录有其一般特征,也有其典型性,记录波形中出现一组非常尖锐的清晰震相。本文通过滑坡附近10个地震台记录该震相的走时和衰减分析,以及震中距小于50公里的5个台站记录的波谱分析,确认它是整个滑坡过程中一次较强位错源辐射的直达S波震相,强度相当于一次M_L=2.0级地震。本文同时分析了其与通常滑坡记录具有共性的波形,解释结果认为,滑波记录仅是滑坡过程中一系列较强位错源的辐射波,它是以S波为主的体波迭加结果。最后指出这次滑坡的形式可能不完全是重力作用的结果,不能排除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冬半年北部湾海面常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出现6级以上偏北强风,它对海上作业船只影响甚大,也是我区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随着港航部门、渔业生产、石油开发、远航船只的需要,目前的24小时预报已不能满足服务单位的需要,他们要求我们能做出时效更长的预报。为此,本文试用我国B模式500hpa48小时预报图,作为强风预报  相似文献   
85.
余志庆  黄越 《地质与资源》1995,4(3):193-201
九瑞地区是江西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区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区内找矿科研工作的资料;划分了区内金矿的类型、成矿序列;简述了主要类型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及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指出工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为金矿成矿的预基期,侏罗纪、白垩纪为主导期,第四纪为改造期,以及在各个时期金的成矿作用各具特色、渐次叠加发展、富集的规律。  相似文献   
86.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热带区红土的分期及其时间序列和红土中的古环境记录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是华南第四纪研究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多旋回的红土-沉积系列和红土-火山岩系列的时代及其环境记录所反映的华南气候、构造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并指出红土系列也是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华南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与黄土-古土壤系列、冰碛系列以及河-湖相系列所记录的全球变化的多旋回性振荡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准周期为0.8Ma、0.4Ma、0.1-0.08Ma和0.04-0.02Ma的环境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87.
华南晚前寒武纪硅铁建造的层位、类型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布于华南诸省的晚前寒武纪条带状变质铁矿,1957年首先发现于江西新余地区,被命名为“新余式铁矿”,后又相继在湘中、闽北、桂北等地被发现。由于此类铁矿分布广泛,层位稳定,不仅是南方重要的铁矿资源,而且对我国南方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对比,澄江—加里东地槽的形成演化,以及变质铁矿的成因研究等,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因而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在系统研究江西新余式铁矿,并实地考察华南诸省铁矿的基础上,综合前  相似文献   
88.
1986年11月7日山西运城出现了一次震群活动.至1987年2月1日共发生地震801次.最大地震为4.7(M_L),位于东经111°03′、北纬35°11.5′,震源深度5.5公里,震中烈度达5度强.由于运城震群的震源较浅,3.0级以上地震在震区普遍有感,甚至2.0级左右或2.0至2.9级间的地震也不同程度地有感.因此,这次震群活动对当地群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9.
1973年由中央气象局组织,委托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持,在南京大学气象系、中科院大气所及广西、云南、福建省气象局协作下,成立了热带天气科研协作组及领导小组。以后,该协作组下设四大课题组,其中之一就是“热带环流和系统课题组”,主要由南大气象系负责。参加单位除  相似文献   
90.
广东大亚湾石珊瑚群落的分布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6月对位于南海北部亚热带的大亚湾和大鹏湾石珊瑚群落的分布、种类和覆盖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亚湾共有石珊瑚24种,以秘密角蜂巢珊瑚(Favites abdita)为优势种,总覆盖率为20%,大鹏湾有石珊瑚21种,以精巧扁脑珊瑚(Platygyra daedalea)为优势种,总覆盖率为7.9%。大亚湾石珊瑚群落健康状况良好,但生长稀疏,群落密度低,空间结构简单,生长带窄;与1964年、1983年、1984年和199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覆盖率从76.6%下降到20%,优势种从枝状的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转变成块状或皮壳状的秘密角蜂巢珊瑚,群落生态退化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破坏活动对珊瑚本身以及生长环境造成的压力所致,包括过度捕捞、盗采珊瑚、沿岸施工和水体污染等,建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