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637篇
测绘学   297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349篇
地质学   993篇
海洋学   25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圆特征的地图要素自动综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地图综合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情况,介绍了“优胜劣汰”思想,分析对比出自然界“优胜劣汰”基本思想和地图制图综合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的相似之处,从而尝试把它运用到地图制图综合中来,并结合Circle技术及其基本特点,提出了基于Circle原理和“优胜劣汰”思想的地图综合新算法,在地图综合的选取、化简、合并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相应的例子在文中详细地进行了列举。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论述应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图档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够较好解决图档的版本化管理问题,便于各种层次的管理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膨胀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让清  刘波 《安徽地质》2008,18(2):151-157
主要介绍合肥市二环路用生石灰,石膏改良膨胀土的室内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资料说明生石灰、石膏改良膨胀土的效果。同时提出一种用生石灰一石膏改良合肥膨胀土的最佳配方。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该配方改良后的膨胀土其单轴抗压强度,水中稳定性、耐久性都有显著提高。经十几年来在合肥市二环路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主要叙述1:10 000矢量地形数据(DLG)在采集、编辑过程中如何控制质量,针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思茅坳陷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年奕 《云南地质》2009,28(2):103-112
思茅坳陷存在古生界和中一新生界两套沉积盖层,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以二叠系、三叠系为主力烃源岩,储层低孔低渗,侏罗系一白垩系“红层”组成区域盖层。思茅坳陷气水同喷、原油显示表明,该区海相地层仍有油气勘探前景,以存在K3-N区域盖层、断裂改造较弱、源岩成熟度较低、构造发育的英德一景谷、勐腊一勐满含油气保存单元为首选靶区,具有一定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不同类型土壤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由粉粒和砂粒组成,从喀尔里克山北坡、中部地区到淖毛湖盆地,土壤粒度平均值逐渐变大,颗粒分选性差,偏度多属极正偏或正偏,峰态集中在宽、中等和窄3个等级,表明其成土母质较粗、来源相对复杂.土壤的粒度参数Mz、σ、SK和KG值很好地表征了不同土地类型和植被类型及盖度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土壤粒度分维值呈现出随海拔降低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分维值与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喀尔里克山北坡土壤中粘粒的含量高于中部地区和淖毛湖盆地的土壤,反映出不同地区土壤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带土壤概率累积曲线的空间变化及综合参数特征表现出地形和气候对颗粒运动形式有一定影响,并且不同地区土壤在成因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气象学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分高原天气学、高原气候学、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以及高原数值预报和模拟四方面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兼及国外)青藏高原气象学的主要进展,也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In this study, long-term (1777–1997) precipitation data for Seoul, Korea, wetness indices from eastern China, and modern observations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i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 over the last 220 year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two long-term timescales of dry–wet transitions for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and quasi-40-and quasi-60-year timescales are dominant in the 220-year precipitation data of Seoul, as well as in the wetness indices over China....  相似文献   
9.
Through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on major/trace elements, nitrite, hydrogen-oxygen isotopes,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that there are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groundwater systems (cool water and hot water), and the 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hot/cool waters are described. The cool water system is relatively enriched in Ca2 , Mg2 and HCO3-. Its TDS is relatively low, about 1400–1800 mg/L. The hot water system is relatively enriched in K , Na , Cl- and SO42-. Its TDS is relatively high, about 2200–2300 mg/L. The cool water system is enriched in Ba, Ga, Cd, and the hot water system is enriched in B, Ti, Cr, Ni, Cu, Mo, Rb, and Cs, relatively. Especially, the contents of Rb and Cs in the hot water system are more than five times as high as those in the cool water system. The NO3- contents of cool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gold mine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ose of hot water are extremely low. The δD and δ18O values follow an increasing order of surface water>mine cool water>mine hot water. The cool water comes mainly from the lateral supply of phreatic water, while the hot water comes mainly from the vertical supply of deeply circulating structure-fracture water. The ratio of cool water over hot water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1:1 by a water quality model..  相似文献   
10.
星载InSAR立体基线定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用的星载InSAR系统中,基线矢量精度是影响地面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定标能有效提高目定标位的精度。目前,基线定标方法多采用简化的二维平面模型,该模型忽略了顺轨基线分量,导致其定标精度不高。针对此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符合星载InSAR工作特点的立体基线模型,通过建立局部移动坐标系,简化定标参数,优化处理过程。仿真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完成高精度InSAR基线矢量定标,可为星载InSAR系统定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