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451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列出了在1984年5月25日到6月7日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利用Sirio-1卫星进行双向法卫星时钟同步试验期间,国内参加台站的主钟之间进行多种手段比对的统计结果,作了分析比较,并列出了最后采用的UTC(BAO)—UTC(i)逐日相位差表。中意卫星地面站工作钟之间的比对结果和意方台站钟之间的比对结果将另文刊载。根据本文及以上资料将很容易得出任何国内参加台站之间和国外参加台站之间的时钟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2.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覆水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相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BAI  Yu-chuan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4):483-498
The Haihe cohesive sediment, which is typical in China, i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for its basic physical and incipientmotion properties. Following the requirements of dredging works in the Haihe Estuary, cohesive sediment samples weretaken from three location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sam-ples and to examine the incipient motion of the cohesive sed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cohesive sediment has an obviousyield stress τb, which increases with the mud density in a manner of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and so does the viscosityparameter η. The cohesive sediment behaves like a Bingham fluid when its density is below 1.38 ~ 1.40 g/cm3, andwhen denser than these values, it may become a power-law fluid. The incipient motion experiment also revealed that theincipient velocity of the cohesive sediment increases with the density in an exponential manner. Therefore, the incipientmotion is 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densit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for non-cohesive sediment in which the incipi-ent mo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iameter of sand particles instead. The incipient motion occurs in two different ways de-pending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ud in the bottom. For sufficiently fine particles and a concentration lower than1.20 g/cm3, the cohesive sediment appears as fluidized mud, and the incipient motion is in the form of instability of aninternal wave. For a higher concentration, the cohesive sediment appears as general quasi-solid-mud, and the incipientmo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 series of extended Shields curves each with a different porosity for newly deposited alluvial mud.  相似文献   
4.
5.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不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地。  相似文献   
6.
7.
利用 1 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 DY95 - 8航次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东、西两小区用多管取样器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东、西两小区共有 1 6个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 ,其中线虫类占居显著优势 ,在东、西两小区各占总栖息密度的 71 %和 6 4 %,其次为猛水蚤类和蜱螨类。 (2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 3 2 .47ind/1 0 cm2 和 1 8.0 5 ind/1 0 cm2 ,东小区高于西小区。小区各站位间的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差异显著。 (3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明显 ,由表层向底层 ,栖息密度逐渐降低。 (4)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底质沉积物、结核覆盖率和底层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底质较硬、结核覆盖率较高以及底层流较强都不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锆的分布特点和迁移方式的研究,探讨南海北部锆石砂矿的形成过程和富集规律,及锆的地球化学分布与古海岸线的相互关系。 研究区的范围,东起台湾浅滩,西至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南沿岸的陆架、陆坡区(110°—120°E)及东沙群岛以南部分海域(17°50′N以北)。样品多数采自大陆架和陆坡区,少数采自海盆,最大的采样深度达3800m。全区共选出1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X光、萤光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矿物显微镜下鉴定等。  相似文献   
9.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资源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十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在1992年研究基础上,于2003年度再赴南麂列岛对岩、沙相贝类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鉴定出贝类105种,其中岩相93种、沙相12种,6种为南麂列岛新记录种,对岩相、沙相贝类组合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相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1.25~2.20和0.54~0.70)高于沙相的(0.23~0.95和0.17~0.94).岩相贝类数量为3025.70g/m2和2660个/m2,生物量垂直分布为低潮区最高(6471.99g/m2),中潮区居中(3772.09g/m2),高潮区最小(78.35g/m2),栖息密度为中潮区最大(4245个/m2),低潮区居中(2973个/m2),高潮区最小(439个/m2).沙相贝类数量为16.81g/m2和11个/m2,低潮区(29.43g/m2和11个/m2)大于中潮区(14.01g/m2和10个/m2).通过与以往资料比对发现,岩礁贝类数量有所增加,沙滩贝类数量则明显下降,监控区贝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区域,对贝类资源变化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南海小棒短指软珊瑚的酒精提取物的药理实验,发现它具有抗菌、抗肿瘤、降血压、舒张血管、减慢心率、增加脑组织和心肌血流量、抗心律失常、使离体回肠平滑肌舒张及对实验动物具有耐缺氧的一系列生理活性,预示这种软珊瑚有希望开发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药物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