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队所使用的200/40泥浆泵,在清水钻进中水量基本上合乎要求。但以泥浆钻进,则送水量很难达到要求。根据我们在现场试验多次,有效水量只占额定水量的3/5强。最大为130公升/分钟~140公升/分钟。尤其在处理孔内坍塌、漏水、掉圤、钻进流砂层等,使用特种种泥浆时,水泵的工作有时竟会停止。这就严重的影响了钻孔的正常钻进;有时会造成严重的事故。为此,我们对水泵的几个部件,作了不同的改进。经我们雨三年的使用,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作一简单介绍,供各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
煤炭部东北煤田勘探一局104队,由于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在1957年曾出现“月进千米”三次,共中500-74号钻机于1957年10月份创台月1356公尺的全国岩心钻探纪录。该队平庄工区平均台月进尺由56年的370公尺提高到近500公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全体职工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劳动热情空前高涨的结果,同时还由于较积极认真的学习和推广了各兄弟局、队的先进经验,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机场的设备工具也做了切实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KAM-500型钻机原配立轴是以一长条滑键经立轴斜齿轮、主轴导管而使立轴迴转。立轴在迴转中,通过长条键在导管内作上下直线运动。使用证明,以长键作为传动媒介,很不坚固,经常出现跑键、滚键等机械事故。尤其在钻粒钻进和较硬的砾岩层钻进中,由于钻具的不时  相似文献   
4.
我队朝阳勘探区内的地层,上部为白垩纪,下部为上侏罗纪。二者以很厚的不整合带接触,中间夹有Ⅶ~Ⅸ级的矽质石英砂岩,岩层倾斜70度,并且岩石破碎,钻进中经常有掉块和局部坍塌现象。  相似文献   
5.
地质勘探过程中经常遇到坍塌十分严重而又涌水的流砂层,尤其是在冲积层的普查钻孔,遇到流砂层的机会就更多了。在北票勘采区内,扎兰、黑水、东元宝山、平庄都有流砂层分布。其深度由30—80公尺之间,性质是河成细沙较多,但分选不好,有卵石成分,尤其在下部几乎是纯的砾石层;风成的细沙分选较好,粒度均匀在1—5公厘之间。水位一般的距地表1—10公尺。由于过去只是用黄泥跟套管法钻进70公尺厚的流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系地层被火成岩后期侵入,钻进中,在煤层顶、底板及夹层中经常遇到流纹岩,斑岩、石英岩、硅化砂岩等。这些岩层最厚有15~20米,薄的小于1米。岩石的可钻性级别多为8~10级,有的可达11级。为了防止打丢、打薄煤层,保证煤心采取和控制见煤,在煤层的顶、底板多用硬合金钻头钻进。使用普通合金钻头钻进上述岩层,时效仅达0.08~0.12米/时,  相似文献   
7.
合金鑽头的镶焊,尤其是其中切制水口,在地质勘探的机修工作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过去镶嵌合金,其切口均以鋼鋸鋸,每鋸一个合金切口需2~3分钟。为此,我們用旧料装配一架铣切合金口和水口的銑口机来切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減輕了体力劳动,由过去2分鐘縮短到3—5秒钟,銑切一个110毫米的合金鑽头,計六个切口並包括輔助时间共只需4~5分鐘,且此机构造簡单,制作容易,一般的修配间均可配制。一、铣口机簡单构造銑口机主要由底座、皮带輪、主轴和工作台等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队巳开始在B—3型、RAM—500型、KA—2M—300型钻机使用自动拧管机、自动提引器等自动化设备。上下钻具塔土无须人,每班只要三人操作,減轻了笨重的体力劳动。现将我队使用中发现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煤田钻探超千米孔钻进,出现打丢、打薄煤层时,为了保证勘探质量,不至影响采样化验和对井田的评价,终孔后也要补打斜孔。超千米孔打斜孔,是一件技术复杂、施工又很困难的工作。因此选择的工具、操作方法要得当,应一次打成功。以井田D30号孔为例:该孔终孔深度1303.15米,由1096.98~1283.43米共见可采煤层四层,总煤厚5.76米,采长2.39米,采取率仅达42%。特别是第三层煤于1261.47~1263.60米见2.8米厚的煤层,采长0.7米,采取率只达25%,且煤心污染,结构不清。经研究决定,在124  相似文献   
10.
在冲积层较厚的流砂砾石层中钻进,因为流砂层不稳定,穿透后必须下入套管保全孔壁。一般在流砂层的底部硬盘较少,多为风化页岩及较硬的红黄土层。套管下入这类岩层后,由于钻具(?)转击打孔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