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4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根据近 2 0余年来四川地震、石油部门积累的四川盆地及邻区的地震地质调查、强震及中强地震震例总结、成都凹陷人工地震勘探普查与详查的工作成果 ,一方面研究了所揭示的成都凹陷及邻区的隐伏构造类型与展布范围 ,尤其是对成都—德阳间是否存在“隐伏断裂”作了详细的厘定 ,资料表明NE向的新津断裂向北消止于双流县彭镇以南 ;另一方面研究了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的成生关系及相应的活动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浅表断裂和深层地腹型断裂加以明确的区分和圈定 ,提出了5种发震断裂类型。综合上述认识 ,划出了成都凹陷强震潜在震源区。研究认为 :成都—德阳一线两侧宽 4 0km、长百余公里的地带 ,具有稳定的地震地质环境和良好的工程地震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块断构造观点出发,研究了四川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规律性。结果表明,四川强震活动具明显的块体性,在发震时间上具有“成对性”和“趋短性”。同时,对1900年以来四川地震活动的周期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这对中长期地震趋势的估计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1982年6月28至30日,温江地区行暑召开建筑抗震座谈会。有关各县的付县长、地办主任(或科委主任)、部分地属以上厂矿负责任人、驻军部队和地直各单位的同志等80余人出席会议。温江地区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1967~1982年川西地区17次小震活动“空区”,对“空区”分布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空区”的出现与区域地震活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