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是一个老天文爱好者,每当有机会仰望星空,大自然的壮丽、深邃和神秘,常使我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深思。德国哲人康德曾说过,天上的星空经常并且越来越使他感到惊奇和敬畏。我想,很多天文爱好者对此都会有同感。面对满天灿烂的繁星,谁能无动于衷呢?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就曾发出过天问,提出了许多疑问。宋代文豪苏轼也曾发出过“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的感慨。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想了解星空的奥秘。《天文爱好者》杂志,就是一位为广大读者解答问题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2.
时不时地会有天文爱好者来问我问题,经常把我问得很汗颜。因为他(她)所关心的往往是有关天文望远镜的问题。而我,倒是有一架望远镜,但印象中只用过一次,之后就摆在书架顶上,再也没有用过。对望远镜实在是没什么研究;更准确地讲,应该是没多少了解。这会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你怎么会不关心望远镜呢?  相似文献   

3.
致少年天文爱好者朋友们亲爱的少年天文爱好者朋友们:《天文爱好者》杂志开辟“少年天文之家”专栏,我感到特别高兴!因为这是为少年天文爱好者开辟的新的园地。是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记得当我自己也是一个少年天文爱好者的时候,一度对天文知识很着迷,可是那时条件很...  相似文献   

4.
到现在为止,每一位《天文爱好者》的读者都应该已经无数次看到“国际天文年”这个短语了。大家都看饱了吧?好的,那么这次我要说的……还是国际天文年。不过这次确实是要说点不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太阳从诞生至今已走过大约46亿年漫长的岁月,今天还是精神焕发地照耀着我们,哺育着地球上万物的生长。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诞生50周年,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天文爱好者》杂志茁壮成长,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天文爱好者读者群,也可以说《天文爱好者》杂志也是一束明媚的“阳光”,在她的哺育下,众多天文爱好者从中汲取着天文的营养,幻想着浩瀚的宇宙,从而激励着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天文爱好者》的魅力和科普的魅力。我期盼着《天文爱好者》像普照万物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地走向未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永远陪伴着天文爱好者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中旬,笔者应北京工业大学数理学院刘宇星副教授邀请,为那里天文选修课的学生讲了“恒星的起源和演化”,她在学校开办天文选修课已经好几年了,并一直担任学校的天文社团“寰宇天文社”的辅导老师。除了每周一次的天文选修课外,她还组织一些天文观测活动,经常有来自各系的百余名学生来听课。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天文爱好者和“发烧友”社团组织纷纷涌现,校园天文台四处林立,在大学里选修天文的学生也日见其多,适合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天文教材问题也就更迫切地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8.
110个梅西叶天体,是天文爱好者最乐于观测的深空天体目标。你可能观测过其中的一部分天体,但你有没有想过进行这样一个挑战:在一晚上的时闻里,观测尽量多的、甚至全部的梅西叶天体?这项观测运动,称之为梅西叶天体马拉松(下文简称“梅马”)。  相似文献   

9.
2010年初,我在《天文爱好者》杂志上看到了周波写的(2010年关注SOHO等彗星》,一下子激起了我对SOHO寻彗的兴趣。起初并没有太多的天文知识,感觉也就是“三分钟的热度”,但通过网络和书籍的了解,又让我找回了一点自信,既然别人能发现,何不自己尝试尝试呢?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情缘     
我与《天文爱好者》相知有近30年的历史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名建筑工人,当时家里订了三种杂志,《无线电》、《科学普及》和《地理知识》,其中第一种我是从来不看的,另两种会翻翻,闲来无事时,会把看来的天上地下的故事讲给师傅们听。记得那时不少工人师傅都喜欢听我神侃。恢复高考第一年,我考上了大学,选的就是地理专业,但没想到的是,从此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大学里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基础天文,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识《天文爱好者》。大学毕业后,我在学校里教书,课余时间,带着一些爱好天文的学生做观测活动,自然就订起了《天文爱好者》,而且这本杂志成了我最完整的"收藏"。20多年来,几次搬家,调动工作,家中的藏书一再精简,但《天文爱好者》一本也没舍得扔。 20多年来,《天文爱好名》已经不仅是我与人神侃的材料,她还带我步入了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位单枪匹马的小天文爱好者 ,今年 1 8岁。以前 ,重要天象来临总使我十分兴奋但又不知所措 ,因为我没有好的观天指导 ,1 994年彗木相撞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1 998年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宝坻一中之后我认识了《天文爱好者》 ,在图书馆老师的热心帮助下 ,我借阅了 1 997年合订本 ,从此眼界大开 ,对天文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了 ,一幅幅精采的天文照片吸引着了我。我更爱天文观测了。于是每到睛夜我便拿好星图找星星 ,认星座。现在 ,我可毫不费力的认出 30几个星座 ,找出几十颗亮星。对天文的爱好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 ,我还在学生会也担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文科普事业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天文这一领域了。不少天文爱好者是被那唯美的星空景色吸引而来的。的确,不论是“观天巨眼”哈勃,还是业余天文爱好者们,他们的“窥天之作”总能让我们感到兴奋,那一幅幅锐利的天体照片,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读者之声主编先生:我是一位刚刚接触贵刊的天文爱好者,但是贵刊的丰富内容使我读后就象见到老朋友一样,兴奋不已。我认为,贵刊实在是可以称得上是普及天文知识的中流砥柱。当我翻阅贵刊数逾后,发现贵刊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刊登一些各类望远镜制作材料的广告。要...  相似文献   

14.
闵乃世这个名字对天文爱好者们说来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天文科普工作者,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他都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天文科普教育的奇才!这绝非夸大其辞,他的才干,他的工作,他的作品,他的声誉充分地证明了我对他的评价。如果说要列举一些天文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那并不困难,十位二十位都容易上榜。但是想找出像闵乃世这样的人才却是极为困难的。这样的奇  相似文献   

15.
算起来,我接触天文也有10多年了,可一直没有尝试过天文摄影。在我眼里 摄影(更别说天文摄影了)是一个奢侈的爱好,总觉得复杂的摄影技巧不是我这种到20多岁都还没摸过相机的人玩得转的,昂贵的摄影器材也不是我这样的工薪一族玩得起的。想是这么想,但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到新疆伊吾观测日全食,无论如何也得给自己留下点回忆。  相似文献   

16.
小龙 《天文爱好者》2009,(10):66-68
对大多数天文爱好者来说,日全食之前的那十几天,意味着紧张、期待、兴奋。可对我来说,还意味着更多的一些东西——责任、压力、天天工作14个小时。我要干的事情很简单: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去准确“猜测”7月22日的天气。这件事完全是凭个人兴趣揽来做的,但或许也有那么几个理由:1、我经营“晴天钟”(自己开发的一个天文用途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已经有4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我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天文知识,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在学生科普教育中,比较早的开展了天文普及活动。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学校没有间断过天文选修课的设立。在初中、高中都开设了天文选修,高中的学生还自己成立了天文社团。这样课内课外相结合,为喜爱天文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08,(8):70-72
《天文爱好者》:燕玲你好。天文学给大家的印象除了神秘就是高深,大家都觉得研究天文是非常不容易的,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天文专业而且还一直坚持下来了呢?  相似文献   

19.
“当初没有想到!”──天文学公选课在南开大学晓月编者按:本刊去年第6期对当年9月8日一11日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召开的全国高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做了专题报导之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心。为此,我们特转载(中国科学报)记者晓月对南开大学天文选修课的来访报...  相似文献   

20.
记得在一个花甲子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少年天文爱好者的时候,每年的岁末总要从当时《科学大众》杂志里的“大众天文”专栏里(《天文爱好者》的创刊是后来的事),去找到来年关于行星动态和日月食的天象预报,以便进行观测。作为天文爱好者,在认识并且熟悉了一批主要星座以后,对星空的注意力就很自然地会转移到行星在黄道星座之间的运行动态上来,因为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