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西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区位特殊性和生态重要性使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支撑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本文的出发点。多目标遗传算法和FLUS模型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数量结构、空间布局、综合效益)完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本文选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FLUS模型对该区域进行20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通过设置自然发展、生态保护优先、经济发展优先、生态-经济均衡4种情景,探讨了如何在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基于生态-经济均衡情景下的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其综合效益优于另外3种情景。该情景在合理限制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使生态建设获得稳定发展,其经济效益较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下增长了8.96%,生态效益较经济发展优先情景下增长了0.77%,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2种目标之间达到平衡,为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土地“闸门”把紧、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空问受阻等相对不利形势下转变观念、创新有为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我们认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操作方式,建立新的机制、走出新的路子、开创新的局面。本文通过对绍兴市近几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工作的调查和梳理,同时结合现实需要和今后走势分析,提出一些看法以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目标任务,对地质生态调查的内容、方法及成果提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人类经济技术活动对地质生态的影响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并以地质生态填图和多S技术为主要方法手段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长江流域国土安全、水安全以及生物安全等进行分析,并且评价了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发展能力、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由于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水体污染等比较严重,因此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促使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著居民一般不会破坏他们赖以为生的环境,因此他们对森林的消耗不超过自然恢复的能力。然而现代工业和森林的商业性砍伐则完全不同,经济发展往往以生态破坏为代价,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图为滇西北藏族山寨。  相似文献   

6.
溢油污染对湛江生态和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湛江市的海洋产业结构及港口概况,对湛江港溢油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溢油污染给湛江的生态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湛江溢油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云清 《南方国土资源》2006,(4):F0004-F0004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紧紧抓住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该县按照富裕生态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旧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改造。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建设关系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对土地造成破坏,如何避免这种破坏并采取一定的修复措施是当前摆在经济发展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中,作者分析了城镇化道路建设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以及表现形式,选择生态修复方法对土地进行修复,同时论述了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列举了常用的生态修复措施以及进行土地生态修复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土地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来,山东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覆盖全省陆域和部分近岸海域,面积161370km2。该文介绍了山东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基本情况和方法技术,并以获取的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区域农业、城市、主要名特优产区、主要地方病流行区等地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评价;建立鲁西北覆盖区多层次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MA模型的广元市中区经济增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元市市中区1978年到2004年GDP数据,构建了广元市市中区时间序列趋势的ARMA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广元市市中区2006年到2010年未来5年内的GDP进行了预测,并针对该区"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广元市市中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位于茅口组顶部王坡层黏土岩之上,其成因可能对认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朝天剖面吴家坪组2个凝灰岩样品进行全岩矿物含量、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凝灰岩的成因,进而讨论其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时限的启示。结果表明: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锆石U-Pb年龄为(260.1±2.8)Ma,并具有较高的Al2O3/TiO2值(分别为37.90和31.49)、明显的Eu负异常(Eu/Eu*值分别为0.13和0.06)及缺失Nb、Ta负异常;凝灰岩样品中,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7.8~11.4)和较低的Th/Nb值(5.4~14.9),与宾川剖面峨眉山火山序列酸性熔结凝灰岩及上寺剖面上二叠统下部凝灰岩基本一致,而明显不同于清音阁王坡层黏土岩锆石εHf(t)值和Th/Nb值。综上所述,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酸性火山活动有关,且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时限可能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后,沿龙门山断裂带系列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断裂带东北段(茂县-绵竹连线东北侧)北川、平武及广元等地浅表层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区域应力场相比发生了25°~69°不等的偏转,亦称地应力解耦。初步分析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右旋走滑活动直接导致了区域内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解耦,且最大主应力方位向偏转角度与断裂右旋走滑活动量正相关。为合理解释这一现象,探讨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地应力解耦的机理,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汶川MS8.0地震断裂(龙门山中央断裂)上的同震右旋走滑位移作为边界条件,首先模拟了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右旋走滑活动产生的扰动应力特征,之后结合断裂带附近典型钻孔地应力测量结果,叠加该扰动应力作用,从力学机理上深入剖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产生的扰动应力对区域应力场(或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并对其附近不同构造部位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现象进行定量解释。初步结果表明:1) 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地应力解耦主要是通过断裂滑动产生的扰动应力对区域应力场的附加影响实现的;2) 在固定的断裂活动长度和摩擦强度情况下,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角度基本与活动断裂走滑位移量呈正比;3) 受汶川MS8.0地震影响,龙门山断裂带大致以茂县-绵竹为界,西南侧的宝兴-映秀-汶川一带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角度很小,基本与区域应力场一致,而东北侧的北川-平武-广元一带则发生角度不等的偏转,3个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平均偏转角度分别为65°、56°和29°,该角度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同震右旋走滑位移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温湿度测试、石窟造像渗水实验、石窟造像吸水的红外成像、岩石特征分析等手段,对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表面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及对石窟造像岩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深较大的窟室内外存在2℃~4℃的温差,岩石0~40 mm深度范围内温度与外界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石窟造像岩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及黏土矿物,...  相似文献   

15.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ertain stage and is objectively exhibited as the evolution of settlement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at is, the turning from spot-distribution to area-distribution of the settlement in developed areas, while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from spet-distribution to linear distributi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ettlement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hich is restricted by factors affe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modern transportation orientation, modern market orientation, modern industrial orientation and modern population orientation are important motive force, and influence the basic pattern of the settlement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which plays a speeding or delaying rol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THEEVOLUTIONOFSETTLEMENTLOCATIONANDDISTRIBUTIONINURBANRURALINTEGRATIONLiaoRonghua(廖荣华)ChenXiangman(陈湘满)DepartmentofGeography...  相似文献   

17.
土地作为开发建设的载体,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提供经济发展支撑,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中不可替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瓶颈"效应日益显现。东营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外延扩展,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探索了一条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瓶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当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是影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相关概念进行研究,设计出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模型。以2011~2015年测绘资质单位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相关分析、熵权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得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在此过程中得到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2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山东省5个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持续升高、持续升高后平稳发展等变化类型;5个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表现为某时点之前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发展状态,之后为土地利用变化滞后型发展状态,2种状态过度时处于同步型发展状态;5个典型地区的协调发展度整体位次排序比较清晰,胶州市莱城区东营区禹城市成武县,且胶州市和东营区属于土地利用变化滞后型,禹城市和成武县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莱城区属于相对同步型。  相似文献   

20.
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聚集产业及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统筹集约利用好土地是目前开发区发展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滨州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