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广东沿海 Cu含量水平的时空变化趋势 ,1989~ 1997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对广东沿海 12个地点进行了连续监测。实测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广东沿海牡蛎体 Cu含量(湿重 )范围为 2 .70~ 352 mg· kg-1,平均值为 94 .1mg·kg-1,总超标率达 35.1% ;局部海区属重污染水平。牡蛎体 Cu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呈珠江口海区 >粤西海区 >粤东海区格局 ;Spearman顺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1989~ 1997年间 ,广东沿海牡蛎体 Cu含量年际间无明显的趋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1989-1997年间,为实施“南海贻贝观察”计划,对广东沿海12个地点近江特蛎体内的Ni含量水平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全部特蛎样品均检出Ni含量范围为0.17-2.37mg/kg(湿重),总平均值为0.58mg/kg。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广东沿海Ni含量总体上处于微污染-轻污染水平。特蛎体Ni平均含量呈珠江口海区>粤西海区>粤东海区的分布格局,其最高值出现在深圳湾、唐家变和湛江港。70年代后期至1991年,特蛎体的Ni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后Ni含量年际间虽有波动,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1989~1997年于广东沿海设12个牡砺采样点,研究广东沿海牡蛎体总铬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全部牡蛎样品的总铬含量均远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值,属正常本底水平或轻微污染水平。牡蛎体总铬含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珠江口海区≥粤西海区>粤东海区。1989~1991年间,牡蛎体总铬的平均含量呈下降趋势;1991~1994年间,牡蛎体总铬的平均含量年际间虽有波动,但没有显著变化;1994年以后,牡蛎体总铬的平均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东沿海牡蛎体总铬的含量水平与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7年广东沿海设12个牡励采样点,研究广东沿海牡蛎体总铬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全部牡蛎样品的总铬含量均远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值,属正常本底水平或轻微污染水平。牡蛎体总铬含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珠江口海区≥粤西海区〉粤东海区。1989-1991年间,牡蛎体总铬的平均含量呈下降趋势;1991-1994年间,牡蛎体总铬的平均含量年际间虽有波动,但没有显著变化;1994年以后,  相似文献   

5.
广东沿海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0~1997年间广东沿海17年采样点的牡蛎体的麻痹性素检测数据,阐述了广东沿海三个岸段牡蛎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季节差异以及麻痹性毒素在牡蛎体中的分布。为我国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0~1997 年间广东沿海17 个采样点的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检测数据,阐述了广东沿海三个岸段牡蛎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季节差异以及麻痹性毒素在牡蛎体中的分布。为我国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 ,统计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性腺成熟期的组成及分布、季节性变化和水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位于广东沿海水深 6 0~ 15 0m海区 ,尤其是珠江口外海区的群体更为密集 ;该生殖群体的产卵期较长 ,且分布范围大 ,未见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考洲洋底质中硫化物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999年 2月和 8月对考洲洋底质硫化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考洲洋底质中的硫化物含量在 1 3 7~ 2 2 8 7mg·kg- 1(干重 ,下同 )之间 ,平均值为 1 2 8 2mg·kg- 1。其含量呈养殖区 >河口入海区>近湾口区非均匀分布。丰水期间底质硫化物含量略高于枯水期的。底质硫化物含量与底质有机质含量和化学耗氧量的呈正相关关系。以全国海岸带污染调查关于底质硫化物含量标准 (3 0 0mg·kg- 1)比较 ,硫化物含量未出现超标现象 ;与其它海湾比较 ,其含量高于海南的安游湾而低于或远低于深圳湾、红海湾、衙前湾、南澳湾和雷州湾以及厦门西海域和大连湾  相似文献   

9.
根据 1996~ 1997年间深圳海域 (大亚湾和大鹏湾 ) 13种贝类 (华贵栉孔扇贝、马氏珍珠贝、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毛蚶、栉江瑶、联珠蚶、文蛤、棕带仙女蛤、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习见蛙螺和近江牡蛎 )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检测数据 ,阐述了贝类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年际变化、PSP中毒事件以及与其它海区贝类 PSP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研究0、300、600、900、1 200、1 500 mg/kg 6个L-肉碱添加水平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生化组成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 200 mg/kg的处理组牙鲆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L-肉碱含量的增加,肝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且在添加量为900~1 500 mg/kg时,各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L-肉碱显著降低各实验组脏体比(P<0.05),而对各处理组间存活率和肥满度均无影响(P<0.05);肌肉和肝脏中的脂肪含量与L-肉碱添加量呈负相关,当添加量为1 200~1 500 mg/kg时,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肌肉中的蛋白含量与L-肉碱添加量呈正相关,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L-肉碱降低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氮含量,且添加量1 200 mg/kg组各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的血糖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其中1 200 mg/kg组血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41.6%(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随着L-肉碱添加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却得以提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析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L-肉碱可促进牙鲆幼鱼生长,且降脂效果显著。建议L-肉碱最适添加量为1 200 mg/kg。  相似文献   

11.
模拟湛江港涉海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探讨底泥悬浮物对工程附近海区近江牡蛎养殖的影响,研究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大、小规格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悬浮物对大规格近江牡蛎(8.12±1.76 cm)的毒害影响不明显;对小规格近江牡蛎(2.33±0.78 cm),悬浮物浓度≤270 mg/L时死亡率低于30%,悬浮物浓度≥810 mg/L时死亡明显增加,死亡率达60%。通过概率单位法计算,小规格近江牡蛎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627.17 mg/L。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渔场表层沉积物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南海北部渔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用碘量法测定了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结果表明,全部28份样品中硫化物含量为3.3~42.2mg/kg(干重,下同),平均为12.1mg/kg,符合外海含量低的一般规律,明显低于沿岸海湾的含量,远低于日本渔业环境质量标准(200mg/kg)和安全下限值(400mg/kg).硫化物含量在测站间和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南北方向呈近岸(13.1mg/kg)略高于离岸(12.1mg/kg)、离岸略高于远岸(11.1mg/kg)的梯度分布,但梯度差异不显著(p>0.10);东西方向的分布特点是粤西海域(23.7mg/kg)>海南岛以东(15.3mg/kg)>台湾浅滩(9.4mg/kg)≈粤东海域(8.7mg/kg)≈珠江口外海域(8.6mg/kg).空间分布不太均匀主要是受沉积物类型的影响,与陆源硫化物输入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是完善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在收集2000 年以来有关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资料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分区评 价了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从地区来看,长江经济带的 As,Cr,Ni,Zn,Cd平均含量以中游地区最高,Cu,Pb,Hg平 均含量以上游地区最高.从元素来看,Cd,Hg是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元素,上游地区2种 元素的地累积指数 平 均 值 分 别 为 6.32 和 7.04;中 游 地 区 分 别 为 16.93,-14.19;下 游 地 区 分 别 为 -18.41 和 -105.23.从分布来看,w(Cd)均值大于1.5mg/kg的矿区均匀分布在长江经济带内,w(Hg)均值大于2mg/kg 的矿区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为今后长江经济带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预防和治理制定了健康风险评估、 开展农产品安全研究、合理调控开发总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牡蛎酶解产物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功效作用及其营养成分组成。【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牡蛎获得牡蛎酶解产物,测定其氨基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喂食高(3.0 g/kg)、中(1.5 g/kg)、低剂量(0.75 g/kg)的牡蛎酶解产物及药物吡拉西坦(1.6 g/kg)30 d的正常小鼠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牡蛎酶解产物无机元素含量丰富,谷氨酸占总氨基酸含量为15.7%,牛磺酸及锌质量分数分别为2.85 g/100g、175 mg/100g。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延长跳台消退实验小鼠的潜伏期;高、中、低三剂量牡蛎酶解产物均能降低避暗消退实验错误动物数,且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延长避暗消退实验小鼠的潜伏期(P 0.05);高、中、低三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实验小鼠上台前的路程及潜伏期(P 0.05),且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提高空间探索实验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P0.05)。【结论】牡蛎酶解产物具有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投喂增色剂对鱼类增色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分别用添加0、30、100、300、500、700、900 mg/kg虾青素的饲料饲喂血鹦鹉60 d,测定血鹦鹉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鱼体体色的三刺激值。结果显示,血鹦鹉皮肤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而三刺激值X、Y、Z则逐渐减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300~900 mg/kg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0、700和900 mg/kg组显著高于0、30、100 mg/kg组(P<0.05),而500、700和900 mg/kg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三刺激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32、-0.98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见,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明显提高血鹦鹉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改善血鹦鹉体色,血鹦鹉体色的三刺激值与皮肤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极高的相关性,可用测色色差计测定血鹦鹉的三刺激值,并以此来推算鱼体皮肤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定量评价血鹦鹉的体色。  相似文献   

16.
以黄河下游流域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地区为典型研究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共采集表层(0~20cm)土壤样品5222件,计算土壤硒地球化学参数,系统分析了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硒元素影响因素及土壤-作物系统硒元素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冠县地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变幅为0.08~0.31mg/kg,平均含量0.195mg/kg,属于足硒状态,占整个调查研究区的77.91%。不同土壤类型和地质单元硒含量有一定差异,在土壤剖面中硒含量随深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总体呈现表聚性。研究区农作物不同部位硒含量富集能力不同,小麦籽实硒含量平均值为0.007mg/kg,呈低硒特征,建议通过农业土壤改良、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中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氨基酸螯合钴对凡纳滨对虾的营养效果,在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5、10、15 mg/kg的氯化钴和蛋氨酸钴。饲养8周,4周末(饲养中期)称重,8周末称重并采集对虾肝胰脏和肌肉,测定肝胰脏和肌肉中的钴含量。结果表明:钴的添加形式和钴水平不影响对虾0~4周增重率,15 mg/kg蛋氨酸钴显著提高了对虾0~8周增重率,且两种形式的钴之间差异显著(P<0.05)。51、0 mg/kg的蛋氨酸钴和5、101、5 mg/kg的氯化钴不影响8周末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钴的添加形式和钴水平不影响肌肉中的钴含量,15 mg/kg的氯化钴组肝胰脏中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蛋氨酸钴各组肝胰脏中钴含量无显著差异;钴的添加形式不影响肝胰脏中钴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促进生长方面,两种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氨酸钴的营养效果好于氯化钴。饲料中蛋氨酸钴的添加量为15 mg/kg时,对虾生长最快,5 mg/kg时,可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8.
深圳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6-1997年间深圳海域(大亚湾和大鹏湾)13种贝类(华贵栉孔扇贝、马氏珍珠贝、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毛蚶、栉江瑶、联珠蚶、文蛤、棕带仙女蛤、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习见蛙螺和近江牡蛎)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检测数据,阐述了贝类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年际变化、PSP中毒事件以及与其它海区贝类PSP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The background values of Cu, Zn and Ni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data of 21 main soil type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regions in China.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f many samples,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Cu is 23.4±10.2 mg/ kg (482 samples), Zn 77.9±2.39 mg/ kg (474 samples), Ni 30.0±12.8 mg/kg (482 samples).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渔场表层沉积物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南海北部渔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用碘量法测定了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结果表明,全部28份样品中硫化物含量为3.3-4.2mg/kg(干重,下同),平均为12.1mg/kg,符合外海含量低的一般规律,明显低于沿岸海湾的含量,远低于日本渔业环境质量标准(200mg/kg)和安全下限值(400mg/kg)。硫化物含量在测站间和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南北方和呈近岸(13.1mg/kg)略高于离岸(12.1mg/kg)、离岸略高于远岸(11.1mg/kg)的梯度分布,但梯度差异不显著(P>0.10);东西方向的分布特点是粤西海域(23.7mg/kg)>海南岛以东(125.3mg/kg)>台湾浅滩(9.4mg/kg)≈粤东海域(8.7mg/kg)≈珠江口外外海域(8.6mg/kg)。空间分布不太均匀主要是受沉积物类型的影响,与陆源硫化物输入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