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地层出露完整,中寒武统张夏组底部和顶部发育两期生物丘地层。通过野外观察及薄片鉴
定发现,张夏组底部发育的生物丘为凝块石生物丘,顶部发育的为叠层石生物丘,两期生物丘的造丘生物主要为藻类。凝块石生
物丘生长在低能的潮下带环境,而叠层石生物丘则形成于海水能量较高的潮间带或潮下带上部。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了两期生
物丘内部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造丘生物的排列方式上。根据该剖面两期生物丘的特征,总结了生物丘的发育模式,并对其地
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疆若羌县阿热力一带位于东昆仑西段北坡、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层区划隶属于秦祁昆地层区、东昆仑-中秦岭地层分区,该区冰沟群分布广泛。对该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对冰沟群的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中,采用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实验测试等方法对冰沟群的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古生物特征以及形成时代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狼牙山组和丘吉东沟组。把该区冰沟群与区域上都兰县冰沟群层型剖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研究,认为该区的冰沟群与都兰县冰沟群层型剖面具明显可对比性。依据岩性特征、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等,对冰沟群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狼牙山组沉积环境属于潮下较深水陆棚相低能环境;丘吉东沟组属于浅海陆棚相带内缘斜坡沉积环境。并对冰沟群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即第一层序(B-1)和第二层序(B-2)。  相似文献   

3.
辽宁西部早寒武世老庄户期沉积了大量的海相碳酸盐岩,其沉积环境为一半封闭的海湾(陆表海),可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高能带及潮下低能带。潮上带岩石组合以白云岩为主,其环境为弱酸性的氧化环境;潮间带岩石组合以白云质灰岩—灰岩为主,环境为中性—弱碱性氧化环境; 潮下带则以灰岩为主,环境为碱性的弱还原环境。岩石化学成分严格受古地理环境控制。潮上带MgO、Fe_2O_3、SiO_2的含量最大,CaO 的含量则最小;潮下带 CaO 含量最大,MgO、Fe_2O_3、SiO_2含量最小。因此,优质石灰岩主要与潮下带沉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浙江江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叠层石发育,宏观形态类型多样,且保存完好,是研究江山地区晚震旦世沉积环境较为理想的沉积构造。叠层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在地层剖面纵向上表现为水平纹层状→波纹状→丘状→锥状→柱状演变,其中柱状叠层石构成叠层石礁。通过对叠层石的宏观沉积特征及微观特征分析,初步认为该区的水平纹层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上带,波纹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发育在潮间带,锥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下带。根据浙江江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叠层石的沉积环境指示,认为灯影晚期研究区处于浅海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经历了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水体加深过程,可能主要受控于该时期扬子地块东南缘拉张沉降构造影响。  相似文献   

5.
核形石灰岩作为微生物岩的一种重要类型,长期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核形石灰岩分类、沉积环境等的探讨再次成为沉积学研究的热点。通过野外观察描述与室内镜下分析相结合,对山东莱芜九龙山寒武纪张夏组产出的核形石灰岩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核形石灰岩的宏观特征、共生组分及其含量等特征,将该地区产出的含核形石的灰岩分为:生屑质核形石灰岩、含生屑核形石灰岩、含核形石生屑灰岩与含核形石鲕粒灰岩4类,同时对4种含核形石灰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主要为潮下低能带与潮下高能带,并简要分析了该地区核形石灰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棋盘山仲官屯组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广泛发育有干裂、双向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B—C层序、波痕、层纹石等特征的潮坪沉积标志,其形成条件应属潮坪环境。此潮坪环境进一步划分为潮上、潮间、潮下等环境。仲官屯组发育有多层风暴流沉积——风暴岩。风暴岩风暴沉积标志清楚,见有冲刷面、粒序层理、丘状层理、倒小字型构造等。依据风暴沉积所处的沉积环境和风暴沉积标志组合特征,将棋盘山风暴岩划分为潮间原地风暴沉积、潮下高能近源异地风暴沉积和潮下泻湖近源异地风暴沉积三种类型。依据风暴岩在潮坪环境中形成和保存条件,提出潮坪环境中的潮坪风暴沉积的探索性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南鲁山县下寒武统辛集组含磷层段中发现了典型的丘状交错层理。其主要类型有两种:包括复合型(削顶式、生物扰动式)和叠加型。它的发现,说明辛集组含磷层段为非正常沉积,而属于风暴事件的产物,剖面序列特征表明此风暴沉积物应属远源风暴沉积。根据丘状交错层理的类型和特点,否定了前人对辛集组含磷层段沉积环境为沙坝-障壁滩的认识,重新确认其沉积环境为受风暴作用明显的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8.
出露于大汶口盆地的临沂组为一套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上部以土黄色、灰黄色含砂质粉砂、粉砂质粘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是大汶口盆地内河流演化过程中的沉积响应和物质记录。通过对临沂组进行研究,可以反演大汶口盆地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区水动力环境、物质运移方式和沉积环境。该文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粒度分析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和沉积物宏观特征,对临沂组的沉积相、沉积环境和沉积韵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汶口地区临沂组下部为河床亚相边滩沉积微相,上部为河漫亚相河漫滩沉积微相,经历了由简单高能→复杂中能-中低能→简单中低能→复杂中低能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变化。另外依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明显的沉积韵律和1个不明显的沉积韵律组。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性、沉积构造和痕迹化石的组成和产状特征 ,该文简要论述了豫西济源中生代盆地晚三叠世河流环境中五种沉积类型和痕迹组构特征 ,划分了五大发展阶段 ,并由此说明了该河流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 ,同时还指出了温暖潮湿和干旱这两种气候条件下河流沉积环境中痕迹化石在组成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下蜀黄土记录了东亚季风环境演变的重要信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南京仙林(XL)剖面下蜀黄土地球化学元素、风化指标和磁化率指标的综合分析,讨论了南京下蜀黄土的化学风化程度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南京下蜀黄土的常量元素与上陆壳化学组分接近,显示其物质来源比较稳定,在堆积以前经历了充分的混合。XL地区的沉积环境比洛川黄土沉积环境要湿润,与洛川古土壤、镇江下蜀黄土的沉积环境接近,处于较为湿润条件下形成的中等风化阶段。在250~100 ka期间,XL剖面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冷干-暖湿-冷湿-暖湿的变化特征。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期间具有风化成壤作用逐渐增强、气候逐渐暖湿、东亚夏季风逐渐增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省地调院承担的"豫西南黑色岩系含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近期在区域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矿床成因、岩系含矿特征及远景找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该项目是2013年河南省两权价款科研项目。项目组通过对黑色岩系基础地质、典型矿床进行地质调查、剖面测量、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对其沉积环境、古气候环境和物源有了较系统的认识,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打下了  相似文献   

12.
汝州阳坡一带的洛峪口组,归属于上元古界洛峪群。洛峪口组自下而上可划分出四个岩性段,其中一、二段相当于汝阳洛峪口村附近建组剖面上的洛峪口组,三、四段则为汝州地区新发现的地层,它们之间均呈整合接触关系,时代归属晚元古代青白口纪。洛峪口组四个段,在岩性组合上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反映出潮下、潮间、潮上的沉积环境交替出现。海平面振荡频繁,发育三个Ⅱ类层序,除Ⅱ3顶部为Ⅰ型层序界面外,其他层序的顶底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界面。三个层序均具有共同的沉积特征,海侵体系域不发育,饥饿段出现的层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岩性、岩相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大同云岗龙化石剖面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其沉积环境为干旱—半干旱的条件下的扇三角洲沉积,并详细讨论了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各岩相的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恢复了云岗龙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黔东麻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台地东南缘,下寒武统(相当于2008年国际地层年表中的寒武纪第二统)清虚洞组发育浅海
碳酸盐岩沉积。露头观察、微相分析和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得出,麻江地区清虚洞组可划分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浅滩、潮间带4种
沉积环境。由下向上,构成了5个向上变浅的旋回(C1-C5)。C1-C3旋回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潮间带序列,以细晶白云岩为主,
局部见鲕粒或灰泥的交代残余;C4-C5旋回为台缘浅滩-潮间带序列,浅滩特征明显。麻江地区沉积环境的纵向演化和邻区沉积
环境的对比表明,湘西黔东地区清虚洞组经历了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过渡转化。   相似文献   

15.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的沉积学、地层学及大地构造演化等研究一直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选取豫西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典型剖面,在野外踏勘和剖面实测基础上,运用镜下薄片观察和粒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兵马沟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沉积环境恢复。 研究结果表明,济源兵马沟组岩性以紫红色砾岩为主,其次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等,从下往上砾石粒径逐渐减小,磨圆变好;砂岩的粒度参数特征及概率累计曲线特征表明兵马沟组为重力流沉积,概率累计曲线的变化说明其沉积时水动力条件整体上逐渐减弱。综合各方面特征分析,兵马沟组沉积时期水体动荡,有多期洪流出现,为间歇性的灾变洪流;沉积环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相,从中可识别出泥石流沉积微相、碎屑流沉积微相、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及漫流沉积微相,其中以泥石流和碎屑流沉积为主。该研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地层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野外调查中发现的2处出露较好的古沅江沉积砾石层剖面,即河袱山剖面和黄土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所出露
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并建立了沉积序列。结果表明,古沅江砾石层在地貌上表现为古冲积扇,但该古冲积扇并不是一期
冲积扇。依据2个剖面的岩性特征与沉积特征,以岩性层作为对比标志层,将剖面划分为3期冲积扇。河袱山剖面第2层与黄土
山剖面第2层构成第Ⅰ期冲积扇,表现为扇顶-扇中相;河袱山剖面第3、4层与黄土山剖面第3~6层构成第Ⅱ期冲积扇,该期冲
积扇较完整,表现为完整的扇顶-扇中相以及部分扇缘相;河袱山剖面第5层与黄土山剖面第7~9层构成第Ⅲ期冲积扇,表现为
以扇顶相为主的扇顶-扇中相。该古冲积扇的成因类型表明冲积扇形成时的气候较为湿润;以砾质为主的沉积物则说明当时洞
庭盆地周缘的地形较现在陡峻,古沅江也具有更强的搬运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华北地台区寒武系下统自下而上划分为辛集组含磷陆源碎屑岩,朱砂洞组蒸发岩—镁质碳酸盐岩和馒头组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夹不稳定蒸发岩。早寒武世古地理环境为华北陆表海,划分为三个相区七个亚相区;有朱砂洞早期和馒头早中期两个成盐亚期,均属海相化学岩型硫酸盐岩和镁质碳酸盐岩互层的剖面结构类型;有潮上膏盐湖和潮上盐滩两种成盐环境,浅盆浅水和潮上萨勃哈两种成盐模式。经过对成盐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综合分析,石膏成矿远景较大,石盐有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性,钾盐有成矿的某些基本地质前提。  相似文献   

18.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主要发育于陆棚沉积环境,研究瓮安永和剖面,将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划分为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结合连井剖面、黑色页岩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分析黔北地区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下覆为震旦系灰色白云岩,牛蹄塘组底部沉积一套黑色硅质岩,向上为黑色泥岩,上部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总体呈...  相似文献   

19.
内蒙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地层发育良好,岩性相对稳定,变质、变形程度较低,是研究区范围内早二叠世地层层序研究的理想地区。该课题逐层实测了寿山沟组剖面,从剖面的岩性地层入手,着重分析了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性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旋回特征;同时根据古生物化石类型和组合,推断该区域形成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寿山沟组剖面厚度为9598.98m,根据岩性和粒度的大小,可分3个岩段:一段为滨浅海浅海陆棚沉积;二段、三段为一套浊流沉积岩系,发育特征性浊流沉积构造,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20.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鉴定及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演化序列、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发育大套的石英粉-细砂岩,沉积构造以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为主,碎屑颗粒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上段砂岩以双次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较少,纵向剖面自下而上显示为浅水陆棚→临滨→前滨→后滨演化序列,呈典型的陆棚相向滨岸相变化。综上所述,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的沉积相为滨岸相。黔北镇远地区明心寺组滨岸相沉积的出现,指示了黔北地区区域上重新认识明心寺组沉积相的必要性,将直接影响对黔北地区乃至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