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3年7月台风发生期间工厂化虾池生态系中的实测数据,重点分析了不同养成密度虾池生态系中COD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风气候对虾池生态系中COD的影响较大,台风发生时COD含量相对较高,台风前后相对较低;台风气候对COD周日变化的影响以养成密度大的养殖池较为显著,养成密度小的养殖池则影响较小;COD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异也较大,台风前,养成密度大的养殖池与NO2-呈显著正相关(r=0.668),与T和Chl.a呈负相关关系(r=-0.608或r=-0.633);台风后与PO4-P、NH4+和Chl.a之间则表现的显著正相关(r=0.907、0.832、0.846)。而养成密度低的养殖池,台风前COD与pH呈显著负相关(r=-0.732),台风后与PO4-P和N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20)和良好正相关(r=0.591)。但在台风发生时,二池均无此类相关性出现。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藻三级扩大培养技术,将在对虾养殖池选育的波吉卵囊藻Oocysits borgei引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养殖池,并检测养殖环境中微藻群落结构、水质因子、对虾抗病力相关因子、对虾生长情况,研究了以微藻生态调控为主的对虾防病技术。结果表明:养殖前、中、后期,波吉卵囊藻平均生物量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分别为98.02%、78.89%和45.12%,成为虾池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优势种的持续时间长达77d。波吉卵囊藻为主的微藻群落控制的水质较稳定,实验池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较对照池低。对虾的血细胞数、溶菌(LSZ)活力、抗菌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均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血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池对虾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可见,通过微藻的定向培育方法来优化虾池微藻群落结构,可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珠海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及其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43种.优势种主要有林氏藻、螺旋鱼腥藻、小颤藻、微囊藻和点状平裂藻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24~2.77之间.优势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4;而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7.养殖后期优势度不高。浮游植物的密度及化学因子的浓度到后期都有所上升.藻类密度的剧烈变化会引起氨氮和硫化氢含量的变化;藻类密度的波动滞后于无机氮的波动。群落演替具有突发性、时间短、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用质量指数法评价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的环境质量。将对照池海水平均质量指数与微生物调控的试验池比较,硫化物、DO、磷酸盐、COD分别高71%、43%、24%、8.3%,但非离子氨、无机氮分别低229%、122%。综合来看,试验池的水质优于对照池,对照池水质有轻微污染,污染因子是磷酸盐、COD、BOD;底质环境未受有机物和硫化物的污染,对照池有机物含量高于试验池,对照池硫化物含量低于试验池。  相似文献   

5.
对珠海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及其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43种,优势种主要有林氏藻、螺旋鱼腥藻、小颤藻、微囊藻和点状平裂藻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24~2.77之间,优势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4;而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7,养殖后期优势度不高,浮游植物的密度及化学因子的浓度到后期都有所上升,藻类密度的剧烈变化会引起氨氮和硫化氢含量的变化;藻类密度的波动滞后于无机氮的波动,群落演替具有突发性、时间短、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设k∈N,f(z)为复平面上的超越亚纯函数,φ(z)、ak-1(z),…,a0(z)为f(z)的小函数,且φ(z)≠0.置P(f)(z)=f^(k)(z)+ak-1(z),f^(k-1)(z)+…+a1(z)f(z)+a0,(z),且P(f)(z)不恒为常数.当k≤4时,满足Nr)(r,1/f)=S(r,f);k≥5,满足N4)(r,1/f)=S(r,f),则T(r,f)〈20N^-(r,1/φfP-1)+s(r,f).  相似文献   

7.
平阴县浅层地下水调查采样密度为1点/16km^2,分析测试27项指标的含量变化规律后,认为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除K,Mn,NO2^-等指标含量变化较大,局部富集外,其他指标含量变化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较均匀。选择As,Ba,Be,Cd,Co,Cu,Fe,Hg,Mn,Mo,Ni,Pb,Se,Zn,F^-,Cl^-,Cr^6+,NO2^-,COD,pH等20项指标,按《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单因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较好级以上者达88.4%,而较差级仅占11.6%,无极差级分布,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将采集自湛江海区的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人工培植于天然海水、室外对虾集约化养殖池水、室内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水中(培植过程中除培植水源不同之外其余培植条件均保持一致).研究不同培植水源对其根、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植水源对海马齿根、茎的生长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其中海马齿根的生长速率为:室外对虾集约化养殖池水〉室内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水〉天然海水。茎的则为天然海水〉室外对虾集约化养殖池水〉室内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水;在相同的生长时间内海马齿根的生长明显优于茎的生长;以三次函数的形式表达海马齿根、茎的前期生长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9.
粗鱼油通过精炼可以除去非甘油三酯杂质成分,研究表明黄鳍金枪鱼鱼油精炼的工艺参数为:800g,L的H3PO4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体积分数);300g/L的Na0H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体积分数);活性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10%(质量分数);85℃下减压蒸馏脱臭15min。经过精炼,鱼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有淡鱼腥昧,理化指标达到鱼油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精制鱼油中PUFA的总含量(w)达37.06%,DHA和EPA含量(w)分别为25.10%和4.45%。  相似文献   

10.
升降式深水网箱控制平台的尺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平台的宽度l与网箱主构架半径r正相关,设计时必须满足网箱框架外侧与平台的距离七大于零,其中:k=1-2+√2/2r-√h4^2+1/4l^2+1/2r^2-√2/2rl,h4为控制平台高度,其受放置区水深h的制约,高度与水深的关系:h=h1+h2+h3+2h4+1/2H,h1为网衣缩结高度,h2为网衣底部重力装置高度,h3为重力装置到水底的距离,H为网箱放置区台风期预计最大波高。以“HDPE升降式圆形双浮管深水网箱”为应用实例,h=24m,H=7m,r=7.15m,h1=7.0m,h2=1.0m,l=25m,h4=5.0m,在浪高5m,风力10级的情况下,网箱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汉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特征,利用网格法分3层在余姐河小流域采集土样,共采集207个样点。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Kriging插值法,结合坡向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丰缺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逐渐降低;经方差检验,仅0~10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林地0~10、20~40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坡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草地0~10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0~20、20~40cm土层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该流域0~10cm土壤有效锌储量为45.42kg,土壤有效锌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农地、草地;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平均密度综合评价指数,该流域土壤有效锌处于丰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重力与水准资料计算研究了华北地区的背景单层密度变化和1985-1992年单层密度时变图像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区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在承德至北京附近呈向西舌形结构,地壳物质总体具有向西不均匀运移趋势;(2)地壳密度时变主要显示三河至唐山存在相对高值异常,与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差异明显;(3)研究地区地壳密度时变与活动断裂带明显相关,地震活动与地壳密度变化的高梯度和等值线拐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郑洛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前期、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为时间序列,对研究区域的流域盆地面积与相应的遗址点数量的关系、流域盆地面积与相应的遗址点增长速率的关系,以及各个流域盆地中遗址点分布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相关方法分析,以数字化的形式表明了流域盆地面积与分布的遗址点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相关程度与其他3个文化时期相比较小;(2)对各流域盆地内遗址点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流域盆地面积与分布的遗址点变化趋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解释了流域盆地黄河流域(B)、伊洛河流域(C)的变化趋势最快的缘由;(3)对各流域盆地内遗址点的分布密度进行分级可发现,在裴李岗文化时期,东部地区遗址点的分布密度大于西部地区,而其他3个文化时期是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不同量微生物植酸酶(0,500,1000,2000U/k),观察虾的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虾体和虾壳成分,研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8周后,饲料中添加500-2000U/kg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存活率和饲料利用元显著影响(P〉0.05);植酸酶添加各组与对照组虾体的水分、粗蛋白、脂肪、灰分、总钙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虾壳中粗灰分和钙含量在500和1000U/k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0U/kg组(P〈0.05),虾壳磷含量在各饲料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磷浓度在对照组和2000U/kg组显著高于500U/kg组(P〈0.05),血清钙浓度在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500和1000U/kg组。结果说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虾壳和血清成分有显著影响(P〈0.05),对幼虾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孵化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卵黄囊期仔鱼为材料,对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8~32℃条件下,军曹鱼仔鱼3日龄开始摄食,6日龄时卵黄完全耗尽,6~7日龄饥饿仔鱼进入不可逆点(PNR)期;混合营养期3~4d。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快要耗尽时达高峰(50%),以后又下降。内营养期,仔鱼日平均生长率为0.86mm/d;PNR前的摄食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增长率为0.068mm/d,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64mm/d;PNR后至死亡前,饥饿仔鱼体长呈负增长,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1.04mm/d。摄食仔鱼在孵化后8d内的全长和日龄呈指数关系;前10d的口径与全长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5~2017年台湾地区“苏迪罗”、“鲇鱼”、“海棠”等3次台风事件,利用地基GPS数据反演得到大气可降雨量(PWV),初步分析台风期间PWV与降雨量的关系,并利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进一步分析PWV与降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台风发生期间,PWV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波动性剧烈;降雨发生时,PWV一定发生剧烈变化;在研究时域内,PWV与降雨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PWV超前降雨量变化,PWV变化后的0~3 h发生强降雨。研究PWV与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短时降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 1998年的现场调查资料 ,分析考洲洋海水无机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平面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二者的关系很密切 :浮游植物量在枯水期 (2月 )与无机氮、无机磷、硅酸盐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79、0 94 6和 0 876 (n =12 ) ;在丰水期 (8月 )与无机氮和硅酸盐负相关、与磷酸盐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6 5 5、- 0 84 5和 0 5 84 (n =11)。从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一般需要量和N、P、Si的原子比分析 ,2月N、P显得紧缺 ,8月N、P、Si均过量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有效钼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钼是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只有Mo^6+是对植物有效的。土壤中的钼可分为四部分:水溶性的(含量极少,不易测量);交换性的(被土壤粘粒矿物或铁锰的氧化物吸附的MoO^2- 4离子,对植物有效);难溶性的(对植物无效)和有机结合态(与土壤有机质结合的钼,随着有机质矿化,可以被释放出来为植物所吸收利用)。能被植物吸收的钼,可用草酸——草酸铵溶液浸提,其含量一般为0.05~0.5(10^-6),催化极谱的检出限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贺兰山小松山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基性岩的Mg^#为0.71~0.76,接近原生岩浆的值,超基性岩的Mg^#为0.80~0.89,具有岩浆早期堆晶的特征,稀土总量∑REE为(13.03~82.66)×10^-6;δ(Eu)为1.08~1.61,具弱正异常;(La/Yb)N为2.49~5.24,(Ce/Yb)N为3.01~4.97,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图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证明,该岩体产于板内拉张环境,岩体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后期发生了同化混染,岩体具有寻找铬-铜-镍型岩浆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沙湾海水增养殖区溶解氧的动态变化及有机污染状况。【方法】利用2014年三沙湾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调查区表层溶解氧变化特征,以及与水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分别对调查区溶解氧和有机污染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调查区内共布设9个水质监测站位,于2014年1、5、8、9、10月分别采集调查区的表层水样。调查区溶解氧质量浓度在4.44~8.60 mg/L之间,平均值为6.29 mg/L,除8月有2站次和9月有5站次的测值处于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余均处于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水平;溶解氧季节变化明显呈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平面分布总体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变化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分析长期变化趋势,溶解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2000年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这跟三沙湾沿岸带的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有关;溶解氧与水温之间呈现极为显著(r=-0.9464)的负相关关系,与无机氮和硝酸盐氮之间均呈现极为显著(r=0.827 5,r=0.821 3)的正相关关系,与活性磷酸盐之间呈现显著(r=0.5413)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水温是影响溶解氧变化的首要因子,无机氮和硝酸盐氮以及活性磷酸盐也是影响溶解氧变化的重要因子;从单因子指数来看,在整个调查期间溶解氧污染指数大于1.0的达到15.6%,说明该站点水质已受该因子污染;从有机污染指数来看,调查区水质状况处在开始受到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