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玲珑矿田含有两种类型金矿床,一是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石英脉型金矿床。该文重点研究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床分布在玲珑帚状构造之中,含金石英脉受"帚状构造"的断裂和节理控制,有300余条。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研究表明,玲珑石英脉型金矿新鲜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主要含有H2O包裹体,其次有少量H2O-CO2包裹体;(黄铁)绢英岩通常含较粗粒石英集合体,石英中有丰富的H2O,特别是H2O-CO2包裹体;金矿体(含金石英脉)含有明显数量的H2O-CO2包裹体;特别是存在较大的三相H2O-CO2包裹体。不同期次(世代)石英中H2O和H2O-CO2包裹体的大小、形态、相对含量和丰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侯格庄金矿位于胶东蓬莱栖霞金矿带的虎路线金矿田内,是矿田内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主要呈脉状与透镜状分布于中生代郭家岭花岗岩内部的断裂体系中。本文结合野外与岩相学观察、包裹体测温与拉曼光谱分析,将侯格庄金矿的热液阶段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Ⅰ)、金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将其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单相包裹体(Ⅰ型)、气液两相包裹体(Ⅱ型)、含CO2三相包裹体(Ⅲ型),其中单相包裹体又分为纯液相包裹体(Ⅰa型)和纯气相包裹体(Ⅰb型)。侯格庄金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1~332℃,集中在211~252℃,盐度为2.74%~8.81% NaCl eqv,集中在3.58%~4.51% NaCl eqv。成矿流体为中—低盐度和中—低温CO2H2ONaCl流体。结合蓬莱金矿带HO同位素研究,金矿初始和成矿期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3.
胶东栖霞山城金矿是产于太古宙基底变质岩系中的富含铜、铅、锌等有益组分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山城金矿包裹体多成群分布,形态规则,其类型以富液体包裹体为主,少部分为H2O-CO2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50~240℃之间,与钾交代关系密切的早期成矿温度为290~310℃,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成矿温度在130~290℃区间,代表了成矿期的温度区间,成矿温度较钾交代的温度明显偏低。盐度为0.35%~13.5%,主要集中在3.5%~7%之间,属低中盐度,但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具有更宽泛的盐度区间。压力介于272~438MPa,平均为337.1MPa,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流体压力值也存在明显差异,早期的钾交代型矿石的成矿流体压力相对较高,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石流体压力相对较低。山城金矿成矿流体具有早期相对高温、高压、高盐度的流体,晚期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盐度值都相对较低,说明成矿流体是连续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古利库金(银)矿床位于中生代大杨树火山断陷盆地北东缘与新元古代-早寒武世落马湖隆起的接壤部位。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龙江组火山岩及其与新元古界-下寒武统落马湖群变质岩接触带附近,严格受古火山机构及其外围的环形断裂控制。热液成矿阶段分为早期石英阶段、玉髓-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古利库矿床进行的系统岩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为136~367℃,从成矿早期至晚期分别为270~367,255~304,179~318,136~279℃。盐度w(NaCleqv)为1.4%~8.0%,成矿深度为1.0 km,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显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成矿特征。含矿石英脉中广泛发育冰长石和叶片状方解石-石英,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对广西灌阳县古怪冲锡矿床的岩石、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探索了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认为成矿流体源于花岗岩浆,含锡云英岩是残余岩浆期的产物,伟晶岩与含锡石英脉具岩浆期后热液属性。根据石英包裹体的各种数据,可确定成矿物质来源,划分成岩、成矿阶段,以及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农坪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形成机制,采集细脉浸染状金铜矿石中的石英-硫化物细脉,对石英颗粒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脉石英中主要发育Ⅰ型气液两相、Ⅱ型含CO2三相、Ⅲ型含子矿物多相、Ⅳ型纯气相和Ⅴ型纯液相等5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不同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37.8℃~399.4℃,主要集中于310℃~370℃,盐度w ( NaCl )变化范围于1.39%~12.3%和33.32%~42.03%两个区间。代表性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气相成分为H2 O、 CO2,并含有少量的CH4。综合研究后认为,农坪矿床成矿流体曾发生过沸腾作用,以至流体中的H2 O、 CO2等挥发组分大量逸出,引起金、铜等有用组分的沉淀富集。农坪金铜矿床与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在成矿条件及矿化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二者同为斑岩型金铜矿床,均属燕山晚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段,是一个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钼矿床。根据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Ⅰ)、石英-辉钼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体系,第Ⅰ、Ⅱ、Ⅲ阶段均可见水溶液包裹体(L+V型)、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和含CO2包裹体(C型);而第Ⅳ阶段仅发育水溶液包裹体(L+V型)和纯液相包裹体(L型)。成矿流体演化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330~430,320~360,280~340,180~240℃,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对应的盐度w(NaCleq)分别为5.86%~54.10%,4.07%~51.70%,3.23%~46.20%和0.70%~9.08%,也逐步降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最低捕获压力为17~58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约为1.7~5.8 km。成矿流体的δ18Ow值为-5.8‰~4.2‰,δDW值为-139.8‰~-127.2‰,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流体。主成矿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CO2大量逸出,导致流体还原性增强,造成大量MoS2的沉淀而形成钼矿床。   相似文献   

8.
侯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栖(霞)-蓬(莱)金成矿带大柳行金矿田东南部。该文采用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对金矿石中石英矿物内残留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总结了金矿石石英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并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石英矿物中流体包裹体以纯液包裹体为主,次为H_2O-CO_2气液两相包裹体及H_2O-CO_2三相包裹体,未见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9~396℃,盐度在2.9~22.44wt%NaCl,密度在0.64~1.06g/cm~3之间,估算成矿压力为128~340MPa,成矿深度约4.4~11.6km。该矿床至少经历了2个矿化期次,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流体来源于天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产物,属中低温、中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部。到目前为止,马达加斯加Maevatanana地区还没有进行工业化开采金矿床,主要靠手工采
集砂金矿,估计马达加斯加每年的金产量3~4t。Maevatanana地区金矿床是典型的绿岩带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脉严格
受断层控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低盐度水溶液流体和CO2 流体,并含有微量的CH4、H2S、N2,成矿流体的均一温
度为250℃,压力约为130MPa。根据钻孔岩心化验结果可知,本地区的矿化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其次为含金长英质脉。后期
的含金石英脉切穿了早期的含金长英质脉,说明该地区具有2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洒西钨铍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钨锡多金属成矿区。确定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的流体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 并对其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进行约束, 可以有效探讨洒西钨铍矿床成矿机制, 为老君山矿集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思考。洒西钨铍矿床脉状矿体的形成经历了硅酸盐阶段、氧化物-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萤石阶段, 白钨矿和绿柱石主要形成于前两阶段。对洒西钨铍矿床脉状矿体不同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研究, 并对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矿石中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该矿床内脉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主, 含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2H2等, 液相成分也以H2O为主。从硅酸盐阶段到碳酸盐-萤石阶段,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NaCleq)峰值范围分别为240~360℃、2.35%~13.81%;220~310℃、4.03%~9.86%和190~270℃、2.41%~6.88%。从硅酸盐阶段到碳酸盐-萤石阶段, 成矿流体的温度呈现降低趋势, 盐度也呈降低趋势。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中-高温度、低盐度、贫CO2、含部分还原性气体的NaCl-H2O流体体系。早期似层状矿体石英样品δDV-SMOW值变化范围小, 为-102.8‰~-99.0‰, δ18OV-SMOW值为11.7‰~13.0‰, δ18OH2O值为3.16‰~6.46‰; 晚期脉状矿体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石英样品δDV-SMOW值变化范围较大, 为-99.6‰~-69.5‰, δ18OV-SMOW值为11.2‰~14.1‰, δ18OH2O值为3.08‰~6.73‰。综合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 混合有少量大气降水或有机水, 流体可能发生了沸腾作用, 加之温度的降低, 导致晚期脉状矿体氧化物-硫化物阶段主要成矿物质的沉淀。洒西钨铍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威海罗家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潼关金矿田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的主要特征,指出该矿田含金石英脉的蚀变围岩可分为两个带,即绢云母石英片岩带(或千枚岩带)和蚀变片麻岩带,认为整个蚀变带具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特征;在围岩热液蚀变过程中,Au、SiO_2、K_2O、CO_2和H_2O是带入组份,而Mg、Ti、Na_2O、Fe_2O_6、FeO和CaO是带出组份,Au未表现出明显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胶东阎家疃金矿地处胶东牟乳成矿带北段,矿体受金牛山主断裂西侧的次级断裂控制,赋存于玉林店单元岩体中。通过对矿区内矿化蚀变带和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区内矿石类型以含金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蚀变岩为主,局部夹少量黄铁矿化石英脉,并划分出成矿阶段。类比邻区金矿蚀变岩形成时代,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该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床。该矿床的研究,对牟乳成矿带内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查干此老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境内,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该文系统阐述了查干此老金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详细介绍了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查干此老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的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纪斜长花岗岩及志留纪蚀变闪长岩中的石英脉、碎裂岩带及糜棱岩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带控制,未受后期构造影响。该文对查干此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区的金矿成矿预测,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大清河金矿床类型属于变质-热液型中低温矿床,产出于太古代乌拉山群,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石。本次工作总结了矿体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相关元素测试分析及相邻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元素的物源区主要为太古代乌拉山群,其次为岩浆岩;矿床整体形成于古生代末期至二叠纪中晚期,早期成岩成矿作用形成原始矿床或初始矿源层,晚期受二叠纪中晚期多期次热液流体影响,萃取、活化、迁移金元素形成含金热液流体,并在有利成矿部位充填沉淀,成矿严格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中NE向及NEE向压扭性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具有隐伏再现和雁列式侧伏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胶东下潘格庄金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其形成与朱吴断裂的次级断裂——下夼断裂、下潘格庄断裂、上潘格断裂3条断裂带关系密切。下夼断裂带为区内主要断裂带,双山屯、棉花州、韩家夼等中小型矿床均赋存于该断裂带内。断裂围岩为二长花岗岩,蚀变带下盘见有钾化,蚀变带内见有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断裂面上见有灰色、深灰色断层泥,工程揭露断裂面沿走向较连续。下潘格庄金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简单,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磁铁矿,并含有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矿物含量大于7.00%,属高硫化物型;脉石矿物含量大于90%,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次为长石、方解石、绿泥石;其中黄铁矿和石英为主要载金矿物。金矿物为银金矿,以包体金和裂隙金为主赋存于其他矿物中,金颗粒以细粒金为主。矿石伴生矿物组合主要为银和硫,矿石属于易碎易选矿石。  相似文献   

17.
淅川—西峡地区构造复杂 ,断裂发育 ,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 ,为金矿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金矿化关系的探讨及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总结 ,认为陡岭群是本区的矿源层 ,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区内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受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受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与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侵入 (爆破 )花岗斑岩关系密切。据此 ,提出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胶西北焦家式和玲珑式金矿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胶西北地区,中生代郭家岭超单元岩浆期后成矿热液,形成了广泛发育的焦家式(蚀变岩型)和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床,并且具有相同的成矿热液,之所以产生两类有较大差异的上述不同类型的金矿床,在于热液房与外界的沟通条件有很多的不同。蚀变岩型金矿的热液房与外界沟通相对开放,成矿热液的压力迅速降低,促其汽化,增强了活动,有利于广泛交代作用的产生,导致了蚀变岩型矿床的形成;石英脉型的矿床热液房与外界沟通条件差,当温度下降后,才与外界沟通,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而形成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北秦岭西段金矿床(点)划分为断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分别从矿石组构、矿物组合、金银矿物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成矿作用、矿物的生成顺序等方面论述它们的特征。并提出本区的斑点板岩、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次级断裂及韧性剪切带、煌斑岩脉、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为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