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正一、充分肯定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一是交出了一份能力提升的高分报表,初步建立了"六个一"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有效提升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二是交出了一份全国试点的高分报表,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新机制,并率先出台了《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手册(临安版)》,对全国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贡献了临安标准和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遂昌县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县域97%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2017年以来,该县按照全省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及浙江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以"从快、从严、从高"为标准,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大搬、快治、  相似文献   

3.
正长兴县面积143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40.5%,其中重点防治区5个隐患点19处,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长兴县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建立群测群防三级网络机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不断提高科技防灾水平,以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搬迁。多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先后被国土  相似文献   

4.
正长兴县是浙江省48个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曾先后获得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和"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称号。近年来,该县立足于源头防范、全域防范和群众防范三个关键点,纵深推进工程防、技术防、群众防,2017年完成治理1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前两年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不稳定斜坡  相似文献   

5.
正5月3日下午至4日上午,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在泰顺县召开。会议总结2017年全省"除险安居"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主持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地质勘查局局长林天宁出席会议。省农办、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泰顺县、嵊州市、浦江县7家单位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6.
正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乐清市继高质量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后,于2020年启动了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从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管理转变。一是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排查,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组织开展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仙溪镇、龙西乡、智仁乡、岭底乡等8个重点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丽水市按照全省"除险安居"三年行动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行动,按照"主动减灾、积极防灾、全力避灾"的工作思路,有力推进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预报、避让搬迁等各项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防护、应急、保障"三张网",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撑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伞"。目前,全市完成避让搬迁项目340个,解危群众6365户、20492人;交工  相似文献   

8.
市州县传真     
正西宁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5月底以来,西宁市对全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其中,大通县排查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0个,涉及威胁群众1779户;湟源县排查61处,涉及群众849户、4696人,并与61处隐患点所在乡(镇)、村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900余份;湟中县设立地灾隐患点"监测人"和"预警信号发布人"417名,速报员20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1650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7月10~11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三门峡市召开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现场会,传达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要再次认真组织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切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人数在10人以上的.要在7月底以前组织一次应急避险演练。杨士海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士海在讲话中指出,各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今  相似文献   

10.
一是制定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委托专业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危害程度,确定其危害类型;对有变化趋势的隐患点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然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召开2019年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与寺庙道观地质灾害隐患排(调)查工作部署会议,提出努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上还就机构改革后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和2019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相关培训学习和讲解。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7月10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培训会在三门峡举行,培训期间在陕县张湾乡张赵村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演练。这次演练从预判、预警、转移群众到安置,组织严密,行动迅速,配合默契,所有程序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地市的一致好评。其实,地灾演练只是陕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小部分。近年来,为确保群众安全度汛,陕县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  相似文献   

13.
正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丘陵山区,下辖14个乡镇街道、183个行政村,人口40余万人,山地丘陵多,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占到全县面积的近90%,是地质灾害高发、多发、易发地区。截至2015年底,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43处,作为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桐庐县国土资源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地质灾害的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汝州市地矿局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预防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周密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汝州市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条件,汝州市地质灾害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为主,次为矿区堆积的废渣废石及废弃采坑引发泥石流等。通过汛前排查和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全市共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85处(滑坡42处、崩塌7处、泥石流11处、地面塌陷18处、不稳定斜坡3处、尾矿库1处、矿坑3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48  相似文献   

15.
《浙江国土资源》2020,(全省汛)
正一、充分肯定"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和去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内容略)二、清醒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一,地质灾害从隐患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省委、省政府针对去年"利奇马"超强台风防御工作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切实纠正和克服灾害防御"四种错误思想",切实加强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预报预警、风险管控和应急指挥,努力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浙江省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消除已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目标。2020年,随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进,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已初步实现从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转变。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地灾防治的严峻形势,4月30日之前,对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核查和排查。河北厅提出汛期地灾防治四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隐患点核查、排查,重点是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汾阳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隐患的介绍,采用定性分析与信息系统空间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汾阳市政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技术依据,为今后汾阳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国土整治规划及全省地质灾害区划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坡度在25°以上的山地占该县总面积91.72%,97.5%的区域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省26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截至目前,景宁县被列入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43处,受威胁人员6837人,其中,威胁人数达3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51个,威胁人数4819人,分别占全省5%和5.1%。今年以来,景宁县迅速落实全省打  相似文献   

20.
正临海市按照全省"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要求,以"三年行动、一年完成"为目标,化压力为动力,全面启动地质灾害快搬优治除隐患专项行动,打出系列防治"组合拳",全力推进地质灾害"快搬、优治、强防",确保连续16年实现地灾"零伤亡"。2013年以来,临海市坚持"发现一处、治理一处、不留死角",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155万,完成27处隐患点工程治理,约1190余名群众脱离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