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化石是地球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对于研究古地理、古环境 ,研究各种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辽宁化石,特别是辽西中生代化石,正处在生物进化的关键时期——恐龙还没有灭绝,鸟类和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类动物正在进行早期演化,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石化成化石。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 鸟类起源是古生物学界的四大难题之一。 1861年,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首次发现了始祖鸟化石, 100多年来,鸟类起…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怎样来的,又向何处去?这是人类研究自身的永恒主题.120多年前达尔文一本《物种起源》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至少对于"上帝创造了人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神创论"再不能主宰这个世界了.但在19世纪初的达尔文所处时代,随着地质学的兴起——寒武纪生物种类骤然增多这一现象的被发现,一向重视证据、治学严谨的这位伟人也不得不叹息:将来能怀疑生物进化的不是别的,而正是寒武纪的"生物种类骤增".  相似文献   

3.
渐变论 法国动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居维叶在研究化石时,发现不同地层中的化石不同,而且地层越老化石越简单。他认为不同地层中所以含有不同的化石是由于地球过去多次发生灾变所造成的。每次灾变使生物全遭灭绝,然后上帝又重新造出新的物种,由于上帝每次创造物种时忘记了过去物种的模式,因而新物种就与以前的物种不同了。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1830年发表的《地质学原理》一书中驳斥了居维叶的灾变论,阐述了地球渐进变化的思想。认为地球表面以及它上面的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在水成和火成这两种自然作用相互作用下逐渐变化的。这就把自我发展变化的思想引进了地质学,粉碎了“上帝创世说”。  相似文献   

4.
陨星撞击是太阳系各行星及卫星演化、地质历史中导致古气候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和新生的主要营力之一,在地球演化早期是一种较为普遍发生的事件。研究陨星撞击作用及其影响是探讨地球演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对于陨星撞击的地学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撞击事件与地球环境灾变、地球生命更替、板块构造动力学、富集成矿(藏)等关系方面。撞击构造是判识陨星撞击事件最明显和最直接的记录,其形态和规模、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和地球物理等特征是判识撞击构造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地球灾变事件是导致古生物大规模绝灭和沉积环境突变的根本原因。我们研究了峡东庙河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剖面,获得REE及其它微量元素异常和大量微球粒等灾变事件的证据,从而判定庙河生物群的大绝灭是由于陡山沱期末的一次地球灾变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江盆地在晚古生代沉积演化过程中,在各个时代、各层位均有白云岩形成,但不同层位白云岩发育的规模有明显差异。宏观上在剖面上产出的形态有层状、斑块状、透镜状、角砾状、裂缝状等;微观上白云石的形态可以分为:自形-半自形密集状、自形星散状、半自形-他形不规则状、自形-半自形缝合线状、他形生物腔充填状、自形-他形生物组织状和他形的脉状等。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包括有结构残余的白云岩、无结构残余的白云岩、强烈交代的白云岩和含(泥)硅质白云岩四大类,其中无结构残余的白云岩又包括粉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和粗晶白云岩三类。论述了白云岩产出的环境从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均有产出。正是由于沉积环境的关系,也导致白云岩产出的宏观产状特征从厚层块状大套(台地)→中厚层(台缘)→角砾状(斜坡)→薄层或夹层(台盆),进而建立了白云岩的成因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内白云岩的上述特征研究可以看出,区内白云岩为成岩交代的产物,但不同宏观特征的白云岩其成因机制和过程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深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岩,另一种为浅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岩。  相似文献   

7.
摘 要:火山活动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地质活动,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热能及丰富的地表罕见的化学物质,都可由于火山活动而释放出来。针对火山活动对烃源岩形成与演化影响的调查研究表明,火山活动不仅给水生生物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可以使水体含盐度增加,形成还原环境,为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提供有利条件;另外,火山活动带来的巨大热能量可以提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使生油门限变浅,加快烃源岩向油气转化;火山热液中携带的大量过渡族金属元素可以促进烃源岩早生烃,有利于低熟油的形成;火山矿物橄榄石、沸石、辉石及其蚀变矿物参与了烃源岩有机质的生烃演化过程,加速了其生排烃过程加大了其生排烃量。   相似文献   

8.
生物成矿研究由来已久 ,但生物及其有机质演化在成矿中的作用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章试图借鉴石油的成油理论 ,从生物及其有机质演化的角度对桂西右江盆地内部金矿的成矿作用作初步探讨。认为右江地区金矿的形成是生物 (特别是菌藻类生物 )的吸附和生物所产生的有机质热解、分异从而导致金的络合物形成 ,金元素活化、运移 ,在碳酸盐台地顶部超覆面 (不整合面 )上的细碎屑岩中因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沉淀的结果。碳酸盐台地边缘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
生物周围所有的因素均是其环境因子,如水、气,其中地球化学环境是最基本的因子.一方面地球化学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须的矿质元素;另一方面,生物或人类的活动亦改变和影响了地球化学环境. 地球化学指导实践源于19世纪 早在1910年,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与达尔文共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英国博物学家A.R.华莱士就指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更早于1870年,法国的J.Raulin首次发现了Zn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从此以后,人们陆续确认了生命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在对控制泥石流形成的内、外营力要素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秦岭北麓现代泥石流灾害活动周期的长期、短期及近期灰色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GM),并进行了灰色灾变预测。结果表明,影响本区泥石流活动的主要因素是雨量强度,其次为地震活动性。并预测出本世纪后半叶泥石流灾害出现的年份为:1962,1966,1982,1988,1994~1995,前四次已与泥石流实际活动年份相符。近期泥石流活动期的预测,对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NGE AND FLOOD CATASTROPHE IN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LAST 2000 YEARSYangDayuan(杨达源)(DepartmentofG...  相似文献   

12.
A low-frequency debris flow took place in the north coastal range of Venezuela on Dec. 16, 1999,and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paid attention to this catastrop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low-frequency debris hazard are discussed: long return period and extreme catastrophe, special rare triggering factors,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and a series of small hazards subsequent to the catastrophe. Different measures, such as preventing, forecast - warning,engineering, can be used for mitiga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atastroph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it is a key that large silt-trap dams are used to control rare large debris flow. A kind of low dam with cheap cost can be used to replace high da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planning for controlling debris flow hazard in Cerro Grande stream of Venezuela is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传统的突变模糊公式用于室内空气评价不能普适、通用的局限,适当设定指标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室内空气同级标准不同指标的规范值差异尽可能小,从而用规范值表示的各指标皆与某个规范指标等效。因此任意多项指标的室内空气质量的突变模型均可用若干个尖点突变和(或)燕尾突变两种突变模型组合表示。用突变模糊指数公式对2个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实况相符合,基于指标规范变换的室内空气质量突变模糊指数公式具有形式简洁、计算简单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煤矿区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研究中,存在年际尺度上对植被动态规律刻画不全面、月际尺度上因物候性周期波动导致变化趋势和周期振荡信号微弱难以提取、基于变换的变化检测物理意义不够明确的问题,本文以胜利露天矿区为例,在月际尺度,基于SSA-Mann Kendall重建草原露天矿区的采矿扰动区和伪不变特征区MODIS NDVI时间序列的趋势和周期振荡信号,从显著程度和突变时间2方面对趋势成分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结合各特征区周期振荡演变特征揭示采矿扰动下草原露天矿区植被生长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SSA-Mann Kendall能将NDVI时间序列的微弱信号充分放大,便于提取,并可对趋势成分进行定量化表达,结合周期振荡与趋势成分的演变特征有助于辅助识别矿区植被生长的动态特点;伪不变特征区植被无显著下降趋势,采矿扰动区下降趋势显著,且露天采场较排土场的趋势更为明显,草原露天矿区地表植被损伤具有突发性,突变点多发于矿井开工建设时;扰动形式差异导致部分矿井露天采场和排土场周期振荡演变特征存在差异,露天采场植被消失殆尽,排土场因植被恢复措施而具有更复杂的动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尖点突变模型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再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GM(1,1)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为基础,构建滑坡变形预测模型。以变电站滑坡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的突变特征值均大于0,即处于稳定状态;所得变形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外推预测,发现滑坡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6.
对遍及青海高原38个气象台站器测时期降水和气温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种不同变化类型的降水区域和3种气温区域,然后用MK突变分析方法和最优二级分割方法对各区域降水和气温气候序列进行均值和方差突变检测得出:青海高原大部分地区在60年代末出现了降水突变现象,80年代中后期普遍产生气温突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运动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断层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尖点突变理论及非趋势波动分析为基础,构建滑坡稳定性及变形趋势判断模型。首先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对滑坡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滑坡的分阶段稳定性特征;再利用非趋势波动分析判断滑坡累计序列和速率序列的整体及分阶段变形趋势,并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实例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分阶段研究中,等时段和递增时段的分析结果具有明显差异,说明阶段分解方式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且以递增时段分析结果的规律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突变理论及其在油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决策中的应用。在分析油田开发前后生态系统的非同构性后,探讨了用突变理论解决因子预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Delta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whose north, east, south and west adjacent places are Xingtongyang Canal, Huanghai Sea, East China Sea, Qiantang River, Hangzhou Bay and Nanjing, Zhenjiang respectively. These regions belong to Jiangsu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and Shanghai City i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being on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ed regions. Th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