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由于存在测量观测误差,故根据测得的矩形地物坐标数据绘制的地物图形不是严格的矩形,即地物轮廓的垂直、平行条件不能严格成立。为解决此问题,目前的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CASS7.0)提供了直角纠正功能,但它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直角化方法,而不是进行平差纠正。为此,研究以实际测量的矩形地物坐标为观测值,利用条件平差的方法来进行直角纠正,使绘制的地物图形为严格矩形。实验证明,在条件平差的基础上能够更方便合理地实现对矩形地物的直角纠正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地物特征点之间的几何条件建立条件方程,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地物点测量的精度,由于不同于传统的地物点高精评定方法(对已测完的地物,再架设仪器测量特征点,用两次结果的差值评定地物点精度),故称为地物点测量精度的自评定法。其特点:一是通过平差计算可得到地物特征点测定中误差、地物面积的中误差和面积相对中误差;二是使基础地理数据有很好的几何上的一致性;三是绘图和精度同步,即当用平差后坐标绘图的同时,便知道其点位精度和面积精度。通过全站仪对直角楼房测量实验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测量存在观测误差,故根据测得的矩形地物特征点坐标数据,绘制的地物图形都不能严格是矩形,即地物直角条件不能严格成立。虽然目前的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CASS 7.0)已提供了直角纠正功能,但它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直角化方法,而不是进行平差纠正。为此,研究了一种以实际测量的地物特征点坐标为观测值进行地物直角平差纠正的算法,并以C#语言实现了该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更方便、更合理地实现对地物的直角纠正处理。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三维数字地形图地物点状符号的表达方法。在表达手法上,利用制图综合对每种现实地物进行抽象表达,给出无高度的点状符号与带有高度的点状符号等地物表达规则,算法上也给出不同结构的设计。在三维数字地形图中,不仅要表达地物沿垂线投影到地表上的轮廓线的位置和形状,还要表达凸出地物顶部特征点的位置与高度,从而表达其立体形状。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疆PHANTOM 4 PRO无人机(自带一体化相机),通过五个方向来获取地面的倾斜影像,采用GPS-RTK按图根级精度测量像控点,然后使用ContextCapture Master软件按照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解算空三,进而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三维模型。用清华三维EPS软件加载数字三维模型,采集高程点数据,同时用南方CASS软件加载数字正射影像,采集地物要素数据,最终完成地形图的绘制,并检验地形图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生产大比例尺地形图,且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摄影测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并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平差的理论模型,导出了由摄影测量所得地物特征点(广义点)的位置误差模型和误差传播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观测值的质量特征(精度,可靠性,误差椭圆),通过以地物作为具体实例方案证明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自动识别地物对象,可提高数据的解译能力,成为快速、高效地形图测量、数字地籍、三维城市等数据获取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机载Li DAR数据和遥感数据,进行快速数据获取与制图研究,充分利用激光雷达获取数据质量高的优势,通过高密度、不规则点云分析,构建建筑物、树木、地表、电力线等地物的离散几何模型,从而提高点云数据的分类精度及制图自动化。根据描述地物使用线和面以及纹理、颜色的方面的约束条件,通过构建点云的离散几何模型,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达到高精度构建地物信息。应用法线估计法,计算邻域法线的各项异性的相似度,判断相邻网格是否属于一个平面,结合区域增长法构建规则地物的几何模型;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利用自由曲面描述地物,以长春师范大学校园为例,实现了Li DAR点云数据的地物几何信息提取与制图。  相似文献   

8.
在地形图数据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工序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某些环节仍严重依赖人工,不仅效率低,出现漏检、错检的可能性也很高。本文设计了基于AutoCAD平台的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查软件,能够进行等高线与地物几何关系检查、地物重叠性和交叉性检查、符号和图层及线型错误检查、地形和地物接边等检查,以及具有错误标注、查阅和修改等功能。实际生产应用表明,该质量检查软件能够提高地形图出图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测量、绘图和应用三方面探讨三维数字地形图,重点探讨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特殊地形和线状地物的方法,以及地形模型与地物模型的集成匹配技术.三维数字地形图突破了绘图空间的限制,将传统的二维数字地形图拓展为三维的地理窄间信息,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真实的客观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在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广泛的...  相似文献   

10.
谢祥仁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09-111,114,2
"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已经成为现代测绘的重点工作,LiDAR测量与数据处理就是其技术根本之一,为三维建模提供了便捷方式。三维建模的主要目标就是进行城市街区地物分类。根据LiDAR点云的不同几何特征讨论了对不同地物进行分类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等高线图信息定量度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的地图信息定量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测量等高线地形图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的定量度量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等高线的空间关系规则和渐进式图形简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详细讨论了等高线表达地形的规则和以此为基础自动建立等高线关系的方法,对地形特征点、线的提取改进了已有较成熟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等高线图形简化的渐进式方法,并对其特殊情况的处理提 出了具体的算法。这种方法把不同比例尺跨度的等高线图形综合融为一体,易于实现,等高线图形简化时的等高线相交可在综合过程中控制。  相似文献   

13.
News Items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 topographic map requires users to recognize and learn the cartographic symbols of the key (or legend) while interpreting the territory as depicted on the map at a given level of abstraction (the form and nature of features, their saliency and relationships).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user study that aims to identify and assess the main 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used by map users to recognize the design principles which constitute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style adopted by IGN (Institut National de l'Information Géographique et Forestière), Fr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91%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recognize an IGN-France topographic map amongst other topographic map products. We also determine which 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play a role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is cartographic style, either by visual memory or by visual perception, and identify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lief, including contour lines and shaded relief, as one of the major 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style of IGN-France. Moreover, the participants of our study consider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ouristic POI (points of interest), toponymy, typography, the main roads network, the individual buildings and the forests, to be essential for stylistic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线图中陡坡区域特征的自动识别问题,在应用Delaunay三角网与线性插值法生成等高线图的基础上,改进了基于最大角原则生成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算法,对等高线图进行了三角剖分,根据等高线之间约束三角形的几何参数,计算了等高线图坡面单元坡度,识别出坡度较高区域。进一步地,给出了一种扩张算法对相连陡坡单元进行划分形成陡坡区域,计算了各个陡坡区域中心坐标、面积与平均坡度。通过对12组有256个坐标高程值的数据构建约束D-TIN并生成三维地形图对识别结果进行了评价,识别正确率达0.903,平均识别时间为33ms。实验表明,对于不同数据生成的不同等级等高线图的识别结果均有较高的效率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DEM数据辅助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 ,指出充分利用数据中所含有的地形信息是正确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有效途径 ,那种试图仅依靠二维等高线形态分析的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依照该思想本文设计出了一种基于DEM数据辅助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等高线数据建立区域地形概略DEM ,然后借助三维地形分析的技术辅助进行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文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它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刘洪  黄军胜 《测绘通报》2017,(5):100-104
论述了数字地形图中产生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的可能原因,分析了高程点和等高线在地形图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及作为判断条件的数学关系,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判断规则,展示了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找出其错误的核心代码,此研究对于减轻质检人员在检查数字地形图的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时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geometric and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the derivation of skeleton lines in the fields of cartography,digital photogrammetry,and related areas.this paper proposes a stepwise approach that uses the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geometric analysis method in the subsequent stage.The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 analyses the terrain globally to obtain a rough set of skeleton lines for a terrain surface.The rough skeleton lines help to structure the ordering of feature points by the geometric ana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18.
The geometric and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the derivation of skeleton lines in the fields of cartography, digital photogrammetry, and related area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tepwise approach that uses the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geometric analysis method in the subsequent stage. The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 analyses the terrain globally to obtain a rough set of skeleton lines for a terrain surface. The rough skeleton lines help to structure the ordering of feature points by the geometric ana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站仪测量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全站仪在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获得三维地形图要素的底部特征点相当简单,关键是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利用全站仪是怎样获取的,本文通过几种方法和对应的实测数据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全站仪测量三维数字地形图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的背景,根据测区地物特征提出了补充西部测图要素的四种途径:要素选取指标调整;地形图原有要素类属性内容扩充;西部特色要素突出表示;地形图新生要素选取。进而,对补充的要素进行几何形状规定和属性表设计。最后针对补充要素的可视化进行了符号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