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敏 《测绘科学》2012,37(5):53-54,102
本文从古代地图的收集整理方面论述了古地图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古代地图起源及古代地图制图理论的萌芽期;从绘图方法、地图质基、地图图例符号的使用、地图方向和维度等4个方面探讨了古代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并指出虽然我国古地图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已有的文本记载和现存地图的研究,对史前地图即岩画的研究还很少,这是以后要加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地图图例位置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例是人们阅读地图的重要工具,是地图使用者认知地图内容的钥匙。针对目前地图图例设计尚未标准化的问题,分析现阶段地图图例位置的设计情况,总结了地图图例位置的设计缺陷,并通过地图使用者对地图上不同位置图例的眼动测试,获取地图使用者读图时的视觉信息,提出地图图例位置的放置原则。  相似文献   

3.
《地图》1989,(1)
我们知道,地理事物分布的范围很广,难于直接观察。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经常、广泛、充分地运用地图进行教学,这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新的地理知识,还能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识图用图呢?我们认为应培养他们具有“三会”和“四能”的基本功。一、“三会” 1.会看懂地图上的图例:每一张地图都有图例,说明图例是识图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图例,使学生看懂图例中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从而了解图上各种事物的位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有图例生成方法依靠人工编辑生成静态图例,无法根据地图视口内容的变化而动态改变,给图层丰富、样式复杂的地图交互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图制图脚本的交互式动态图例生成方法,通过解析脚本,筛选内容、生成图例等步骤,根据地图视口内容自动生成图例。  相似文献   

5.
制图者进行图例设计时已形成一种"设计图示符号,按顺序摆放"的固化思维方式,然而用图者期望:图例能够传达更多信息,帮助理解地图内容,图例要素间的关系能够直观表达,图例美观、易于理解。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图例设计的新模式,即利用可视化方法对图例进行表达及为图例添加动态交互功能。图例可视化能够利用读图者眼睛的感知能力加强对图例要素的认知理解,提高读图效率。而交互图例能够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文中针对图例的特征提出图例可视化策略和3种交互图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地图历史悠久并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作为中国古代权力支配一切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影响较大。本文以明清时期地图绘制为例,得出中国古代地图对政治具有强依附性的特点,并指出该特点促进了中国地图测绘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地图测绘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选已经落下帷幕,我们在各地、各个单位申报的优秀地图集中甄选出最优秀的6个作品,颁发了金奖。"裴秀奖"的设置初衷是要传承中国古代地图文化的精髓,即裴秀善于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善于"敢为人先",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在当今信息科学的引领下,  相似文献   

8.
从几个典型的中国古地图的数学基础出发,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空间维度认知方面走过的历程.认为,当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到以"计里画方"进行地图绘制时,已经实现了3维地理空间的科学认知.这也是"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可以持续1 000多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围绕《湖北省历代地图成果概览》图集文字编撰工作,从文字编撰方案、解读地图特色、典型图例分析3个方面,说明了古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文字编撰的差异及特点,阐述了图与文有机结合、"以图解史、以文释图"之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果清  右舷 《地图》2005,(4):58-59
中国传统地图的绘制和发展富有自己的特色,古籍中的地图学史料亦十分丰富.然而,得以流传下来的古代地图数量却极其有限.为保存古文物,传播古文化,使幸存下来的珍贵古地图汇集成编,早在198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即邀集有关庋藏研究单位,组成了<中国古代地图集>编委会.在全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支持协作下,经过对我国现存古代地图的普查和缜密的遴选整理,<中国古代地图集>已于20世纪末公开出版发行了3卷.其中,第一卷选收战国至元代绘制的地图60种205幅,第二卷选收明代绘制的地图68种248幅,第三卷选收清代绘制的地图84种212幅,分别于1990年、1995年、199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探访 什刹海景区 实时标注距离,地图会"猜"游客心思 顺着"板桥头条"的指示牌进去,在细窄的胡同中走上不到200米,便到了什刹海景区的北端——西海.除了要在德胜门内大街过一个小小的马路,西海与什刹海、后海、前海可一走到底,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什刹海景区立在路边的地图是典型的"细节局部地图",覆盖的区域仅为北起德胜门东大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西起新街口北大街,东至钟楼、鼓楼.因此一米见方的地图上,每一条胡同、每一个景点都得以清晰标注.不少景点旁边,还附有古色古香的图画,看起来生动醒目的同时,更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2.
地图的历史十分久远,但当我们翻阅史书时,经常明明可以嗅到地图的"味道"、看到地图的"影子",却没有对地图的明确记载,以至于常常令人产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式的遗憾和惆怅.绘制和使用地图是基础性的工作,所以尽管地图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用途广泛,不可或缺,但在史书中却基本上"不显山不露水",只会"偶尔露峥嵘".  相似文献   

13.
互动     
《地图》2010,(1):6-7
<正>第一次看到《地图》杂志,我就在想,这地图还有必要编成杂志吗?那还不得枯燥无味呀。不过,还是试着翻了一下。这一翻,发现自己错了,此"地图"非彼"地图",我的理解狭义了。它不止是标记山川,交通与行政区划,而且还描绘了诸多风土人情、语言习俗和自然风光等;它不  相似文献   

14.
成一农 《地图》2014,(1):68-75
“马王堆地图”、《禹跻图》、《华夷图》和《广舆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图,而“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也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绘图方法。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存在这些看上去绘制准确的地图以及这两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绘图方法,因此我们往往在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和评论中,津津乐道于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图例板是MAPGIS相对于其它GIS采集软件的重大区别,用户用好图例板,可以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操作,极大地提高矢量化的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矢量化过程中的错误,利用图例板进行数据修改和地图制作亦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6.
试谈中国舆图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果清 《地图》1997,(4):34-37
中国舆图(中国古代地图的旧称)发展史,源远流长。近年来研究中国古代舆图的文章不断出现,而研究舆图发展的学者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中国舆图的起源发展问题,一直受着已故地图学家王庸[1]“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地图了”之说的影响,以至后来学者对此概念并没有进一步探讨,乃至任其流传,几乎均在传说:“地图起源很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地图了。”[2]笔者认为类似这种说法不够严谨,特此试谈见解。其次,目前有许多人对“舆图”一词还很陌生,应该了解它,利用它,使其在历史、地理等学科研究中发挥作用。一、中国原始地图的起源与形…  相似文献   

17.
从几个典型的中国古地图的数学基础出发,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空间维度认知方面走过的历程。认为,当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到以"计里画方"进行地图绘制时,已经实现了3维地理空间的科学认知。这也是"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可以持续1 000多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打开"我秀九寨沟",珍珠滩瀑布飞流直下,仿佛让人置身于美丽的九寨怀抱,炎炎夏日,丝丝凉意袭心头,堪称大自然的中央空调.殊不知,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高清照片",而是可以360度环顾、上下90度俯仰的"三维实景",真正实现了"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伴随着国内覆盖城市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地图平台——我秀中国(www.ishowchina.com)正式上线并在天地图上同步发布,三维实景地图走入了百姓的生活,无论是远隔千山万水的陌生城市还是近在咫尺的熟悉街巷,尽在鼠标掌握之中,彻底解决了以往平面电子地图存在的"知其地点"而"摸不着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地图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色彩、符号(线划与个体符号)与注记,后两者又与色彩相连,并构成本身特征之一,可见色彩在地图上不仅起到图例作用,且是符号、注记构成的重要因素。色彩还可以用来美化图面,使之悦目清晰。在自然地图中,色彩整饰亦为重要,不仅用色较之一般普通地图繁多,且色彩不失为反映地理景观的一个极重要的手段,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20.
“左图右史”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史”包括“经”和“志”,它们又常是地名和历史地理文献。一方面图不能无名;另一方面历朝历代、政权的更迭、建制的兴废、地名的改易等又必须借助各种地图,才能更好地了解既往、探究原委。可见中国地图测绘与地名研究是相辅相成,有其密不可分的源流。我国地图测绘,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又可分为二个阶段:(一)从远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