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汉湖  杨武年  夏涛 《测绘科学》2007,32(5):111-113
本文对高精度卫星遥感图像(QucikBird)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正射校正,并基于12∶000地形图上构建了DEM。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实现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同时,针对岩溶地区工程初勘需要,应用ArcGIS实现了工程量计算、机场净空分析、岩溶漏斗信息自动提取、漏斗形态显示、地下溶洞网分析等,这为机场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可为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重庆经济增长和交通建设的日益发展,隧道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塌陷灾害已经成为中梁山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以2017年高分二号卫星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提取源,在建立塌陷灾害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中梁山地区的塌陷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和野外验证,共解译岩溶塌陷点120处。研究表明,中梁山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隧道两侧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大冶组地层,人为因素(修建隧道)是塌陷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平面遥感通过阴影体现立体感,其立体效果一般较差;卫星三维遥感通过DEM体现立体感,有较好的立体效果,但由于卫星平台太高,难以体现较小的地形起伏,而且陡坎处影像容易出现拉伸变形;无人机三维遥感立体效果最好,由于获取影像的平台较低,细微的地形起伏均可以较好地反映.本文针对传统方法在构造解译上的不足,利用无人机获取岩溶隧址区遥感数据建立三维遥感影像模型,进行岩溶构造解译,并与传统构造解译方法做了对比.结果 表明,无人机三维遥感解译可以大大提高隧址区岩溶构造解译的精度和可信度,可为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提供准确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已成为快速、客观、准确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在土地调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也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技术手段.文章通过第二次土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及矢量化实际应用,阐述了遥感影像在二调中的应用,论证了遥感影像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应用中的方法,得出了在土地调查工作中遥感影像的应用具有十...  相似文献   

5.
西南岩溶山区,植被茂密,地形陡峻,传统地面岩溶调查手段效率低且危险性高。本文采用机载LiDAR技术,获取四川某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激光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结合室内解译和野外复核,开展区域岩溶识别工作。查明了库区内岩溶发育分布情况,根据岩溶形态划分为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及落水洞3类。基于已有资料和LiDAR数据成果提取库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岩性及汇水区因子,并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无人机机载LiDAR技术可精准快速识别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岩溶分布特征,为水电站前期勘察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恩口煤矿区茅口灰岩岩溶发育程度的遥感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宏观综合、高度概括的遥感影像信息,结合恩口煤矿区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该地影响地表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与岩溶地貌的影像特征,进而提出了岩溶发育程度的综合解译标志,并指出这种定性解译可作为岩溶发育程度定量调查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提供遥感影像数据的主要网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出网站所提供影像的主要数据特点及数据使用方法。为广大遥感影像用户获取网络遥感影像资源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遥感影像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源。为辅助不动产登记发证,需要将遥感影像的坐标系统一,这涉及遥感影像坐标转换问题。如果针对遥感影像本身进行坐标变换,不仅计算时间慢且需要额外存储空间,需要寻找一种方便快速且占用存储空间较小的遥感影像坐标转换方法。通过对遥感影像坐标信息World文件的分析,使用二维平面坐标转换模型中的仿射变换模型推导出基于World文件的遥感影像坐标转换计算公式,实现了遥感影像的坐标转换,并将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转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中,较好支撑了不动产权籍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调查中ETM+与SPOT 5 Pan影像融合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杰  戴福初  许领  李维朝  姚鑫 《国土资源遥感》2008,(1):43-45,54,I0001
在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针对研究区范围广、高差大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选用ETM 与SPOT 5 Pan融合影像,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分别采用Brovey变换、IHS变换和PCA 变换融合方法对这2种影像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方法和地质灾害解译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CA变换是一种适合于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后的影像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特征明显,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要求.  相似文献   

10.
面向对象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岩溶湿地植被遥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以无人机航摄影像为数据源,综合利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随机森林算法、阈值分类方法和Boruta全相关特征变量选择算法进行岩溶湿地植被的遥感识别。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特征变量对岩溶湿地遥感识别的贡献率而言,光谱特征(DOM > DSM) > 纹理特征(DOM > DSM) > 几何特征 > 上下文变量;两个航摄影像数据集的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Kappa系数也高于0.85。本文研究结果对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岩溶湿地植被遥感识别在特征变量选择、分割参数选择及方法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宝鸡至天水铁路工程地质环境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鸡至天水铁路是亚欧大陆桥的卡脖子地段, 该段“铁路盲肠”的疏通是提高大陆桥运能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应用遥感技术对该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进行判释调查, 并通过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强度的统计, 进而对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该地区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宝天铁路第二条线路建设及铁路病害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的作战样式催生地质环境下工程构筑选址这一全新的命题。本文探究了地质要素对工程构筑选址的影响,将工程分成三大类,总结三类工程的地质影响要素;通过分析土体、岩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对工事的作用,总结陆域水体对岩体和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作用,梳理主要的构造、地质灾害和资源类型对工程的影响,明确了六大类地质要素在工程构筑选址中的影响特性,为下一步确定各要素在工程构筑选址中的权重以及构建工程构筑选址信息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区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本文从绿地/水面覆盖情况、道路通行能力、公园服务能力、居住适宜性分析等方面,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对兰州新区建成区内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地质大数据是智慧地矿工程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形成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有效地将地质大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并加以应用,已成为智慧地矿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分别对地质大数据集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大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及项目应用等方面展开阐述。构建了多维动态可视化平台,在Web页面绘制了虚拟仿真地理场景并叠加了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对多维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采用B/S架构实现了无插件、轻量级的Web可视化页面展示,并实现了场景展示、地理数据处理、三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市从1980年设立特区以来,目前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库、危险性区划、划分预警片区、获取气象和水文临界判据、预警结果制图输出和发布6个步骤;然后给出了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模型;最后设计了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描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说明了系统运行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已基本结束,文章通过韶关市浈江区农村土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实例探讨了农村土地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并依据数据库汇总分析了浈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特点,对比研究了二调前后的土地利用状况,同时指出了浈江区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该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利用TM 图像进行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比例尺航空像片,对新疆和硕-库尔勒段高速公路正线及比较线进行路线工程地质调查,并结合钻探、触探,探地雷达测试,对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互联网+地质工作”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地矿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地矿工程建设。地质大数据已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地矿业务系统的开发、全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提供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地矿信息共享,亟须构建基于地质大数据的智慧地矿业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ArcGIS和3dsMax的3维地质场景建立与可视化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首先利用ArcMap矢量化水平地质构造剖面边界;其次,利用3dsMax及其嵌的脚本语言分别生成水平地质剖面和钻孔数据的3维立体模型;然后,利用Max脚本绘制了3维地质剖面,建立了3维地质场景并实现其可视化。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直观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于地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