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安东北230公里的黄河之畔,有一座千年古城——韩城.相传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历史上以“龙门”为韩城一带的代称.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称“韩国”,城东北的黄土塬因古“韩国”之故称为“韩塬”.秦朝置此地为夏阳县,其城在今城南的西少梁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设韩城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九州大地社会激荡、思想迸发、文化沉浮,其壮丽诡秘之场景在华夏文明史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而又难解之谜,其中有三大千古文化之谜,它们分别是无价文化之宝周室图书档案典籍失踪之谜,《道德经》作者老子辞官隐世之谜,千古奇书《山海经》作者或编辑者之谜。种种迹象表明,这三大文化之谜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从《山海经》谈起吧。《山海经》是一部介绍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录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相传它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大禹是治水的功臣,伯益是当时…  相似文献   

3.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述中国古代长度(尺度)标准的建立与发展。历史典籍记载与尺度实物证明,4000多年前的大禹曾以“身为度”,现存商代象牙尺长15.8厘米,是“身为度”的体现。西汉兼用排黍(谷物的籽粒)法与固定音频的黄钟律管(乐器)确定尺度,西汉一尺之长为23厘米。清代康熙年间,规定以子午线弧长的0.01秒作为营造尺的标准长度,合32厘米。中国古代长度(尺度)标准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显示出中华文明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潜质。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喀左县水电局测量队“三八”测图组,是由县“五·七”农大长期班毕业的十名女大学生组成。这支妇女测量组,继续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打进攻战。她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朝气蓬勃地战斗在高山峻岭,火热的战斗生活锤炼着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0,(2)
在昆明召开的第三届<山海经>研讨会认为:<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信史,是一部不可替代的上古百科全书.其成书应不晚于唐尧、虞舜时代,作者有大禹和伯益.从大禹到周朝初年,历代帝王都曾派员调查了解世界情况,使其内容不断有所增减,或产生重叠.因年代久远,沧桑变化以及民族的兴衰、迁徙等,使书中文字变得难解难读,以至在研究中形成不同的流派见解.  相似文献   

7.
尚尔广 《地图》2003,(5):8-15
当你打开中国的地形图,可以看到在我国的西南部,是一大片橙色的青藏高原,其间散落着点点“白花”,它代表着银白色的雪山和冰川;而在我国西部的边境线上,横卧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沿着西部边境线向下看,依次是帕米高原、喀喇昆仑山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由它们构成“世界屋脊”的南缘和脊梁,就在这条巨大而又漫长的脊梁上,巍然屹立着数十座6000米、7000米、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些高峰如同地球上的齐天巨人,举手蓝天齐,俯首白云低,气宇昂轩、威武雄壮地守护着这片极端险峻、神秘莫测、景象万千、荒凉广袤的雪山冰川和大地原野。  相似文献   

8.
《中国测绘》2005,(5):184-185
在海拔8800米以上的珠峰顶,常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铠甲”,它的厚度到底是多少,由于测量技术手段的局限,在珠峰测量史上始终是一个谜团。而“冰雪铠甲”厚度的测定,又是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西冶金204队”创造的“多色一次套印”已为地质勘探提交设计报告图件广泛使用,它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使色采均匀程度也大大提高一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抓着主要矛盾,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印色工作提高了一步。现将我们改进的几个方面,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出云 《地图》2009,(3):38-43
每到秋季,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院里的银杏都会一树树变得金黄,映衬着墨绿色的“大屋顶”,为这座庄重的建筑群点缀上些许华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轰鸣的巨型机器旁藏着一间间画室.锈迹斑斑的锅炉上站着一位摩登女郎.着一袭黑袍的神秘客在眼前飘然而过,操着各种语言的老外、留着长胡子长头发的艺术家以及身着工作服的工人,在厂区的各个角落忙碌着……798.数年前就是这样带着几分神秘的“搞怪”色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刘杭  洪钧 《地图》2005,(3):10-15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怡情     
赖特 《地图》2009,(3):1-1
未知的土地:这些字眼激发了想像。多年来,人们被海上女妖塞壬的歌声诱惑,来到许多未知的地域。当我们今日在现代地图上,看到标示为“未经探索”的地方,由断续线条所表示的河流,标示着“存在可疑”的岛屿时,塞壬歌声的回响,便在我们耳边激荡。  相似文献   

14.
海淀往事     
张子良  张红京 《地图》2009,(1):31-31
我在北京生活已经60多年了,长期住在海淀区,对那里环境的建设和变化有着许多切身的体会。上世纪60年代时我住在魏公村,那时候的魏公村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村”,周围荒芜一片,都是田野,现今口腔医院的所在地当时正是一片洋溢着新鲜粪味的白菜地。趴在我家朝西的窗户向外望去,一片空旷寂寥的尽头,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西山紫色的身影。白颐路当时可没有现在这样宽阔,特别窄,在路的中间还堆着几座长满树木的小土山,孩子们最爱去“山”上捉迷藏或是捕知了,并亲切地称它们为“第一小树林”、“第二小树林”和“第三小树林”。  相似文献   

15.
史载四五千年前 ,大禹治服洪水 ,划分九州之后 ,率众大臣和科技人员考察山川大地 ,记录物产风情 ,撰写“国土资源白皮书” ,绘制“国土资源分布图”。可惜古图久已失传 ,所幸考察内容被记录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中 ,并流传至今。《五藏山经》具有实测基础 ,其地理方位基本可寻 ,实乃中华文明与文化第一历史宝典 ,亦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文化遗产。画面内容 《帝禹山河图》把《五藏山经》记述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的 447座山、河流 2 5 8处、地望 348处、矿物 6 73处、植物 5 2 5处、动物 473处、人神 95处等内容全部绘出。可谓 :功成…  相似文献   

16.
测绘成果成图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一些科研部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作为基础资料,首要的问题必须高精度、高质量。测绘成果成图的一点一线一个数码,都有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资料整理上的严格规定,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将给国家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测绘成果成图不允许有“次品”或“等外品”,出了“次品”或“等外品”不能“低价处理”,也不能“将就着用”,只有推倒重来。在朝着四个现代化全面进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测绘成果成图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努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久闻琦龙化山庄大名,难得慕名一访。笔驱车沿石闫国道飞驰一小时后转入乡间小路,又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缘了半个多小时,驶入一个山坳。这里地势平坦,群山环绕,蓝天白云,树木繁茂。在一片翠竹丛中掩映着一排延安窑洞式建筑,院中栽植着奇花异木,四周是篱笆墙,中间是篱笆门,门两侧矗立着黑底蓝字“琦龙化山庄”“西柏坡学艺术创作中心”两个木牌。笔脑子一闪,这不就是诸葛亮当年的卧龙岗吗?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区面积在不断扩大。我市根据规划建设的需要,由原《余姚市总体修编规划》中划定的57.5Km^2扩大确定到93Km^2。测绘在工程规划设计各阶段中起着“先锋”和“纽带”的作用。作为规划基础的测绘工作供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加强测绘工作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左弦 《地图》2009,(5):66-71
说来有趣,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仿佛精心准备着两套语言系统,经常是正说着流利纯正的普通话,转身接个电话间就又聊起“鸟语花香”的老家方言来。置旁人于云里雾中。此情此景,见多不怪,而一口地道方言打破人际关系的坚冰,也是时有发生的都市小插曲。正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附于每个人身心上的印记,古今无异。而方言一出口,又必将听者带入了它所独有的特定语境和地域文化:吴侬软语的背影是小桥流水的江南,朴实秦腔的身后是黄土苍凉的西北,更有学者形容四川方言天生的能力是“不用我们费力,就能把我们领进锣鼓喧天、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沸腾生活,那是茶馆与火锅代表着的人间事件……鲜活、生动、充满野性的一幕”。方言的力量实是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0.
《地图》2009,(1):11-11
神秘的罗布泊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探险家的好奇。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过:“这里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然而,这片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水域在20世纪完全消失,罗布泊的环境在几十年间迅速恶化,成为“死亡之海”,上世纪80年代两位著名的探险家彭加木和余纯顺就接连在罗布泊遇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